? ? ? ? ? ? ? ? ? ? 文/ 文之緣
我的作文被老師當優秀作文在全班讀的時候,我開始產生了幻覺:原來我也可以寫一手好文章(其實那次是抄寫了名人名言。)從此我有了虛榮心。為了虛榮心而讀書、寫作。再后來,我的作文又被老師贊揚,在全班讀的時候,大家哄堂大笑,有同學告訴老師,這家伙抄寫歌詞了,老師看著我一臉無奈,尷尬不已!還有一次,老師走到我跟前,疼愛地說,你高考作文能拿滿分,加油!我被老師的話驚訝到了,我沒敢想自己能于萬千學子中奪魁。不過此事也多少證明了我在老師心目中是全班作文寫得最好的幾個學生之一。
? 可是,我記得很清楚,有個要好的同學問我,人類到今天已經寫了許多文章,我們還有必要寫作嗎?(他的言下之意是,文章都讓別人寫完了,我們再寫還有意義嗎?此話乍一看沒毛病,但仔細一想,不對!每個人雖是宇宙里的一粒塵埃,可那是唯一的塵埃,無可替代的靈魂。自己對生命的體驗、對生活的感悟、對這片熱土的眷戀、對理想上下求索的勇氣是他人不能替代的,因此寫作永遠沒有過時,而且會越來越必要。寫作能夠拷問靈魂,安頓己心,猶如人生夜行路上的指路燈,有豁然開朗之感!
? 人世周旋,俯仰之間,我已三十有余,難道還要繼續迷惑下去嗎?難道還要繼續偷生茍且嗎?難道還要繼續日復一日的平庸與麻木下去嗎?我從去年開始,拷問自己,你內心真正喜歡的是什么?你活在人世的價值是什么?你能改變這世界那怕一點點嗎?于是,我在深夜給了自己一個答案:讀書與寫作。世俗給我千鈞,我以浩然力挺之!剛開始密集地寫作、投稿、又寫、又投稿、參加讀書會、作家作品分享會……在作家朋友的微信公眾號里發文,一些文章被發在上面,點贊的有之,打賞的有之,我受到了極大的鼓勵。于是,我的幻覺又出現了,我寫得不錯。我試著給出名的媒體投稿,結果一篇沒發表,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水平不過如此。
? 就這樣服輸嗎?不可能。我慢慢意識到,寫作是天長日久地累積,厚積薄發的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 當看到我文章的人總是那么點人閱讀的時候,我開始有點怚喪,后來我說服了自己,還是自己寫得不夠好,繼續努力,做出成績,證明自己。同時又告訴自己,寫作是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別人看不看不重要,自己體會到寫作時的樂趣就好。
? 寫作的靈感來自世事洞明與人情練達,更重要的是閱讀古今中外先賢的著名作品。集百家之長,補自己之短,舉一返三,融會貫通,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
今年在寫一部青春愛情小說,初步計劃寫成長篇,要不就是中篇,以此祭奠我們炙熱如火的青春。寫好后,修改,投小說雜志。還在構思家族斗爭小說,故土故鄉小說等等……現在正在研讀張愛玲系列小說,揣摩愛情小說的寫法,包括敘述結構、立意、技巧等。
? 現在寫文章發微信朋友圈的文字,我沒有炫耀才情的意思(本身自己還沒有才情,就算以后有了,也只是喜歡寫作而已,跟別人喜歡吃喝玩樂是一樣的道理)。
? 微友們一些說我寫得不錯,鼓勵我。我也收獲了一些陌生朋友(雖然他們不知在天之涯還是海之角),他們成了我
微信公眾號的關注者,這種關系特別奇妙,好享受。大家以文會友,有共同的愛好,真好!
? 我有個想法,就是希望自己能寫出百年之后還有人愿意讀的作品,而不是寫出大家讀了以后再也記不起來的文字。這是作家路遙的意思,也是我一直的愿望。不枉此生吧。
? 常聽身邊的人說,當下浮躁,一切向錢看,掙錢才是硬道理。我不否認這些話。但人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賺錢,還要睡覺、工作之余要不要有點癖好?畢竟人無癖,便無趣。人無癖,就活得百無聊賴。人有癖,功夫花在所癖之事上,物我兩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