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好像要完了,只剩最后一天了。
我好像又在這個不涼不燥的夏天丟失了睡眠。還沒來得及多吃一塊菠蘿,路邊的水果攤就全部擺滿了西瓜, 奶茶店的各式飲品開始加冰,蚊蟲開始叮咬起這個赤裸裸的夏季。因為一個晚上的胡思亂想,挑動失眠的齒輪,腦子里的話語轟隆隆,就再也無法在深夜熟睡清晨醒來。某樹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過''要活著,就必須想個不停,從明天的天氣想到浴室盆塞子的尺寸''而我把這句話的落腳點放在了''不停''。無論想得太遠或太近,都可以延伸出數不盡的擔憂和無法改變的后知后覺。在蚊子嗡嗡嗡嗡中不停翻身輾轉,在列表循環的歌單中四分五裂,卻又在清晨的鳥叫聲中睡意昏沉。
有些東西好像悄悄變了味道。其實好妹妹的實名制早就上了,不過也是在六月才聽了個遍,或許于我這種名字控而言,比起春生,西窗,實名制就已經得不到青睞了。說不清楚是哪里不好,也沒有哪里特別好,就是感覺有些許失望,還是失落?又或許他們的歌沒有變,電臺也依舊,只是我離自在如風的少年越來越遠了。
好像是他們愛情的旁觀者。春嬌救志明上映后張生和春嬌的愛情故事也算完整了。彭浩翔很厲害,從愛情最初的吸引講到掙扎,再講到愛著的人因此長大。他把愛情的樣子一層一層的撕給你看,看最美的樣子,看最無奈的樣子,看歇斯底里,看荒誕真實,看殘酷荒謬。他太懂得拿捏戀人間的小細節,每一條短信發送的神情,若無其事的等待又充滿期待小心翼翼收回的眼神,碰上柴米油鹽的斤斤計較……散漫毫不夸張的講述,卻偏偏戳心。第一部里窄巷里志明給春嬌點燃第一支煙,煙霧蒸騰出曖昧的情景最迷人。第二部,各自有了新戀情卻又戀戀不忘,又活成了對方的影子。第三部浪子開始回頭,感情玩家有了家的牽絆,冷漠的人有了軟肋。志明終于在愛情里''長大'',而春嬌又何嘗不想做個小孩子呢。我卻在這成長的幾年,做了他們愛情故事的旁觀者。
相聚的''賞味期限'',好像分開才發現。六月梔子花開,六月是畢業季。時間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可能每個事物,每個人都在某種維度上標好了期限,可我們好像從未在意,直到事物過期,直到人與人''分別''。社交軟件上最近都是各種樣的畢業照,就像高中時期的零診一樣在提醒我,下一屆就該輪到你們了。宿舍樓前貼起了歡送畢業生的橫幅,寢室門口隨時有人拖著自己四年的收獲離去。那天和書店胖友們在她們家里相聚,說說笑笑到晚上才回來,下地鐵的時候輕描淡寫的對畢業的她們說了再見,我回過頭,心里不經冒出那句話''這一別,這些人這輩子可能很難再見面了''。畢業生走了,103搬去了我隔壁隔壁的隔壁,她們不在那個我一開門就可以看見的地方,她們離我孤獨又燦爛的寢室生活又遠了好幾寸。沒有課很多同學都不在學校,下學期可能也如此,沒有畢業,可是離別的氣息早就步步逼近。就好像打開冰箱,會發現食物已經過了賞味期限,不得不丟掉一樣。機器會老舊,日歷會翻完,人終究會在平淡一生中明白,分別,不過是尋常。
你說人生艷麗我沒有異議
你說人生憂郁我不言語
只有默默的承受這一切
承受數不盡的春來冬去
好像在六月感觸,好像在七月繼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