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重塑理解

1、分清童年狀態和成人狀態:(1)我的狀態是遇到事情逃避,拖延,這是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是小孩子狀態,小孩子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能做,然后陷入情緒中。到最后沒辦法了需要解決才會不得不變成成人狀態。(2)成人狀態是務實,有目標有結果,那么就會有行動,而不是處在情緒中,我能不能,行不行?成人狀態就是需要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且付出行動。小孩狀態大概是無助,需要愛,糾結,擔心,不能承擔,沒有行動力,無力。

2、感覺是小時候的,而非現在的。我以為第二個是找到真正的問題。發現是小時候的感覺,那么就需要踏踏實實做事,在做事的時候靜心,修心,然后覺察自己的感受,感受自己的情緒和感覺。

3、創傷是真實發生的,所以產生了真實的情緒,所以一定要釋放情緒。(可以做到釋放情緒的步驟,但遇到真實的生活例子就不知道怎么上手,就只會引導情緒,不知道怎么回復對方的話語,感覺自己是沒有正知正念,不敢開口)。

4、明白只是過去的感覺,不是現在的感覺。對創傷的認知改變了,人就能變好,感覺這一步對我很有用,我在釋放創傷一步做的還不到位,要踏實,堅持。(感覺如果是學員之間鏈接很輕松,但對新人不知道怎么跟他說清楚那是過去的感覺,而不是現在的感覺。自己剛從這種感受出來,覺得別人對不起我,突然意識到自己想的多,做的少)

5、對小時候的自己說“我已經長大了,我可以愛你保護你,照顧你,陪著你”。這一步是去掉感覺,只有認知。(對現在來說,我確定)瞬間有壓力有動力了,要照顧身體,要做事,為自己,也為小時候的自己。

6、重復第7步,七天。重復釋放,產生細胞記憶,帶有正能量和好的感受慢慢融入生活中。

7發現記憶會篡改,我感覺第二步是找出真正的問題,但實際上是,感覺是小時候的,而不是現在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