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最大的羈絆是家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尋夢環游記》這部電影最深情的解讀,肯定藏在每個觀影人的心中。

近日,電影《尋夢環游記》在中國大陸一上映,便口碑炸棚,掀起了影迷的熱議狂潮。甚至有人說,隨著影片的緩緩落幕,電影院里響起的不是嘈雜的腳步聲,而是了眼淚落地的聲音。

12歲的小男孩米格出身鞋匠世家,他有一個音樂夢,無奈音樂被家族列為禁忌。癡迷音樂的米格為了證明自己,決定參加音樂節比賽,但是珍藏多年的吉他卻被氣急敗壞的家人砸碎了。

倔強的米格并不甘心就這樣放棄堅持多年的音樂之夢,于是決定借(偷)用(走)偶像(已過世的歌神德拉克魯茲)的吉他,去參加音樂節比賽。就在吉他到手的那一刻,米格陰差陽錯地闖入了光怪離陸、繽紛華麗的亡靈世界。

在亡靈之地,米格邂逅了自己已逝的親人,歷經了生死探險,最終在親人的幫助下,帶著“無條件的愛”重返人間。

從這部電影里,有人看到了夢想與堅持,

有人看到了親情與家庭,

人看到了原諒與救贖,

有人看到了生與死

......

就像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對《尋夢環游記》這部電影最深情的解讀,肯定藏著每個觀影人的心中。

一生中最大的羈絆是家人

可能是受到皮克斯另外一部精彩影片《飛屋環游記》的影響,電影《Coco》在中國大陸上映時,譯名為《尋夢環游記》。在中國臺灣和中國香港被翻譯為《可可夜總會》和《玩轉極樂團》。

無論對這部影片的翻譯是怎么樣的,作為米格的曾祖母——“可可”——就是貫穿電影始終的隱形主線,是過去與未來,亡靈界與人間,回憶與現實之間最重要的連接點,她是故事與沖突的緣起,更是愛與圓滿的緣起。

可可是家族族規的推行者

在電影的設定里,一個人逝去的時候是什么樣子,他在亡靈世界也將會保留去世時大致的樣子,這也是為什么米格的高祖母——伊梅爾達會比自己的女兒可可年輕的原因了。

埃克托為音樂之夢拋棄伊梅爾達和年幼的女兒可可,伊梅爾達因此心生痛恨,故而放棄自己心愛的音樂,并規定家人不得接觸音樂的。可是,伊梅爾達未曾得及衰老便去世了,提出規定的是伊梅爾達,將這一規定結結實實地執行并貫徹下來的則是伊梅爾達的女兒——可可。

可可是父愛缺失的受害者

從心理學上講,愛是人類情緒體驗中最強烈的一種,愛是對一個人心理能量的最大調動,當被調動起來的能量突然失去了釋放的對象,就會產生強烈的空虛、絕望、痛苦、憤怒、悲傷之感,在這種心理感受的支配下,易產生失控行為,這就是所謂的愛恨同源。

電影中,兒時的可可與父親的互動的畫面是如此的溫馨、暖人。那時的可可是愛自己父親的,也是被父親寵愛的,更是是快樂的。然而父愛的缺失給可可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失去父愛的可可痛恨父親,更痛恨帶走父親的音樂。加上母親的強硬性格的影響,可可在父親離家出走之后,便把對父親的愛轉化成對父親的恨,繼而將這種恨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即阻止后代對音樂的喜愛和追求。

可可讓死亡變得有意義

電影定義了三種死亡。終止心跳,停止呼吸,這是生物層面的死亡;舉行葬禮,宣告死亡,這是社會意義上的死亡;被世人遺忘,從亡靈界消失,這是終極死亡。

老態龍鐘的可可坐在輪椅上,心里忘不掉的仍是她思念一輩子、痛恨一輩子的父親。父親的離去留給可可的不僅僅是傷害,還有無盡的思念。

在亡靈世界流浪的埃克托因為在世間無人供奉,加上唯一記住他的女兒可可即將忘記他的名字,所以埃克托面臨著終極死亡的宣判。正如可可一生的羈絆是埃克托一樣,埃克托一生的羈絆也是可可。

可可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辭世之時,仍不能再見父親一面;埃克托也不害怕死亡,害怕的是終極死亡之前卻沒機會看一眼多年未見的女兒。當米克在神志不清的可可面前,唱起那首埃克托只為她寫的歌《remember me》時,可可清醒了。喚起她的是兒時的歌謠,更是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喚醒的是可可對埃克托的記憶,更是女兒對父親深深的思念。

被父親的愛喚醒的可可,恢復了對父親的記憶,亡靈世界的父親得以逃脫終極死亡,跨越萬壽菊之橋,見一面自己虧欠一生的女兒。唯有愛可以穿越時間,跨越生死。

埃克托

即使分開 家人的羈絆也是存在的

生離,心有牽掛。生前,埃克托拋棄妻子,夢想“仗劍走天涯”,還未看盡世間繁華,即想起家里可愛的女兒,果斷決定回到有愛有家的地方。

死別,心有懷念。被利益熏心的伙伴所陷害的埃克托,流浪在亡靈之地,孑然一身,更加懷念曾經沒有珍惜的親情,對女兒的思念也成了他唯一的信念。正如埃克托對德拉科魯茲說起的那樣,“這首歌不是寫給全世界的,是寫給我的女兒的”,對此時的埃克托來說,女兒比全世界重要。

伊梅爾達

對子女的愛似山高 對丈夫的愛如海深

電影里,伊梅爾達和她丈夫埃克托一樣,癡迷于音樂。家庭成員——女兒的到來,改變了她對夢想的看法。當埃克托一心想唱歌,想去更大的舞臺時,伊梅爾達的決定是“我想的是在生活里好好扎根,女兒是比音樂更重要的事”!

伊梅爾達因此放棄夢想,疲于生活,為女兒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幸運之神終究被她的堅韌和剛強所打動,伊梅爾達憑借自己的一雙手使自己的家族成為了當地聞名的鞋匠世家。同時,在伊梅爾達內心生根的除了對鞋子精益求精,還有對音樂的決絕和抵制。

然而,這在伊梅爾達內心積攢了幾十年的恨,終被家人和親情擊碎,所以在伊梅爾達知道埃克托是被德拉科魯茲陷害的時候,才惱羞成怒:你竟敢殺死我的畢生摯愛!并對埃克托大打出手。

電影中,伊梅爾達對小米格的祝福更是詮釋了家人愛的真諦。

第一重愛:永遠不許碰音樂。伊梅爾達深信音樂帶走了她的愛人,帶走了她家庭的幸福,所以要求家人不得觸碰音樂,以此護佑家人一世周全。伊梅爾達把自己從經歷中汲取的教訓強加給小米格,這是給小米格絕對的保護。可是,米格在回到世間后卻違背了承諾,折返亡靈之地,重新追尋音樂之夢。

第二重愛:你要記住我們有多愛你。伊梅爾達雖然解放對小米格追求音樂夢想的束縛,讓他回歸家庭,但是她對米格的愛仍然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記住我們有多愛你。我們會永遠愛你,但是你也要記住我們有多愛你。這一重愛是寬容的愛,也是占有的愛。

第三重愛:沒有任何條件的愛。最后一次,伊梅爾達拿起萬壽菊花瓣,把小米格送離亡靈世界之時,對小米格說:我們把祝福給你,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作為家人,我愛你,無私無悔,不求任何回報!

羈絆一生的是家人,穿越生死來探望你的也是家人。對家人而言,記住是一種愛,珍惜當下更是一種愛!愿所有的人都能記住過往,都能珍惜當下!


更多精彩,請掃描關注

花貓微信公眾號http://mp.weixin.qq.com/s/1kQLBiRorYRitL43TODrdg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