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嘆時光匆匆,很多時候,我們連身邊人怎么走丟的都不知道。茍且于這個世界,你怎敢奢望光陰都是美好、歲月都是柔情。
別傻了,誰能逃開心中那座若有似無的孤島。
人們都會期待“走完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然而事實是半生未到,你已滿目瘡痍。
世間最強大的對手叫生活,而生活最擅長將世人隔成一座座鄰而無依的孤島。
曾有人說孤獨會上癮,那時不信。而關于孤獨,怎么能忘記那些曾在你生命留下過顏色的故事中的女子。
2
她叫菲菲,和我是鄰居,我們相差不到一歲,共同上的一年級。
她是個可愛的女子,活潑爽朗,心靈手巧,尤其愛給洋娃娃設計新裝,她設計出來的衣服非常漂亮,還會做很多精巧的手工,縫沙袋、折燈籠、挽花環,所有女孩子會的她都會,卻沒有女孩子做得比她好。那時每天上學我們都結伴同行,一路上蹦蹦跳跳,歡歌笑語。
她的父母人都很和藹,因為我們彼此的父母關系也不錯,那份情好像無形中也有傳承到了我們身上,我們是鄰居,也是家人,偶爾我們會睡在一起,然后聊很久很久,內容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什么今天某個女生的紅領巾很臟,那個打擾我們跳皮筋的男生有病,今天追逐的時候麗麗摔倒的樣子滑稽得要命,我們的話題不會枯竭,聊到一方撐不住睡著為止。
小時候聽說她的爸爸患有肺結核,那時不知道肺結核是什么概念,只是從我記事以來她的爸爸就是很瘦小的樣子,嘴唇常年都是青紫色,甚至有些發黑,年級輕輕三十不到,走到哪里都是杵著一根拐杖,即使是平坦無艮之地,也走兩步就喘得非常嚴重。
在農村的農活很繁重,因為患有肺結核的爸爸不能干重活,也不能太勞累,所以菲菲的媽媽辛苦異常。一家人的口糧,丈夫常年的藥費,菲菲和哥哥的書學費,每到耕種季的肥料錢,以及簡單的日常開銷,這樣的壓力全部需要一個女人承擔,那時只覺得日子還是一天天照常,如今,我想那該是一種令人窒息的溺水感吧!哭不出眼淚,喊不出聲音,看著廣闊的藍天,看著投射在水面的艷陽,身體卻在一寸寸下沉。
某天清晨,我照常去叫菲菲上學,到門口時我聽見了屋內傳來了菲菲媽媽叫喊聲。很明顯,她在發脾氣,而任憑她如何責罵,就是沒有人回應吱聲。這場責罵并沒有因為是一個人的獨場演繹而漸漸冷卻,那一刻的全家人的容忍更像是另一種形式的群體對抗,我想是她感受到了孤立無援,所以徹底爆發了,那一刻她歇斯底里,聲淚俱下。“你為什么不死?為什么要拖累我、為什么要不死不活的浪費我的錢?你為什么死不掉?”
那天我沒有等菲菲,悄悄走了。她來到學校時早讀課過了,我看見她紅紅地眼眶,見到我時,她還是給了我一個微笑,笑中帶淚。
有天中午放學回家吃飯,我看見爸爸在低著頭嘆氣,后來聽到他和伯父的談話:“哎!可憐啊,身子患病無法賺錢,竟被媳婦打了蹲在煤坑里哭。”
忘記大概在幾年級的時候,菲菲的爸爸去世了。那天我怕飛奔著跑去菲菲家時,她家庭院里已經站滿了幫忙處理下葬事宜的人,他們有人在剝蔥,有人在洗碗,有人在搬從別家借來的桌椅,還有隔老遠就能聽見的哀樂在空氣中回蕩著。人們在竊竊私語,好像在說“這下有人終于如意了!”那天菲菲穿著一套很素的衣服,頭上裹著白布,看見我時,她還是給了我一個微笑。
葬禮過后幾天我特意去找菲菲,那天晚上我和她睡在一起,我在想她一定會跟我講什么,或者會哭泣,我早已在腦海中準備過如何去安慰她了。 我們洗了腳,爬上了床,她一言不發,安靜得像那時窗戶中照進來的月光般,隱隱發涼,那晚我們都只聽見彼此的呼吸聲。
后來我們很少睡在一起了,也不在聊生活中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最后,我們都只能對彼此報以微笑,因為我懂,菲菲的火熱的心,跟著她的爸爸去了另一個時空,那個地方,沒有疾病,卻也滿是孤獨。
菲菲在我心中,最終成為了一抹蒼涼的白色。
3
今天早上收到了一個快遞。盒子很輕,我拿起來搖晃基本可以斷定里面是信件類。我知道,是唐小北來信了。
唐小北和我是初中同學,那時的她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
我那個時候總會覺得她有些精神分裂。她留著一頭天然的及腰長發,從未經過染燙,穿著也和一般女生無異,但是她拒絕和我們手挽手走路,無論何時你總會看見她右手拿著兩本書,左手插在褲兜里,低著頭穿梭在校園的每個角落。
她學習成績優異,尤其文科,我們經常有幸能在語文課上聽老師念她的作文,寫得確實很美。
她多數時間都在發呆,上課時總會看見她側著頭呆呆看著窗外,一看看很久,那時我總在想她是不是在想校門口那家搬走的炸土豆什么時候回來。
有一次我們去她家玩,她可愛的妹妹對她的稱呼是“二哥”,我問她為何如此,她說她喜歡這個稱呼。
初中過后,我們都各奔東西,再次得到她的消息時,那時她已是一位幼師,位于重慶。后來我知道,她愛上一個人,她告訴我,她愛她,后來她的那個她終究沒有頂住社會的壓力,結婚了。
她到現在還是孤身一人,和那個女孩分手后,她離開了重慶,奔赴了另一個距離重慶很遠的地方。她鐘愛白雪。每年的冬季,她總會一個人跑去呼和浩特,她說那里的風景很美,空氣很冷,有著烈日也驅不散的嚴寒。
有個男孩一直很愛她,也一直在默默守候,我曾經對她說也許被愛會輕松一點,為何就不能給那個男孩一個機會,她淡淡地說:“如果可以,我何嘗不想,我的愛情,何止是愛而不得,還伴隨著無數歧視的眼光,我想光明正大的愛一個人,竟也成為了奢侈。”
今早收到她的來信我很開心,我們彼此約定過要不定期給對方寫信。她說她喜歡鉛筆在紙上寫字時發出的沙沙聲,只有那樣她才感覺到自己還活著。我曾告訴她我喜歡筆尖在紙上跳躍的感覺,喜歡用心投入寫字的那不染世事的幾分鐘。
她在信中告訴我那邊多雨的天氣,為我推薦她讀到的好書,也提醒我如果《傲慢與偏見》看完了記得再去看看電影版的,還說幾天以前她一個人在陽臺上淋了一場雨。三封信的落筆時間都是凌晨時段,看來她多年的失眠還是在一直伴隨著她。
關于愛情,她說:“你相信嗎?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愛人,被她愛過一場,會讓你喪失愛情的能力。就像品過最濃烈的酒,往后形形色色的美酒佳釀,都不過是滑過舌尖的寡淡白水,再也嘗不出其中繾綣滋味,因為關于愛情的所有想象,在她這里,全部得到過了,我想你一定懂。”你的那個她究竟要有多好,你方才如此。
小北的炙熱情感,最后化為一抹紫,神望卻也憂傷。
4
小北說她很喜歡村上春樹的《旅》,“在一無所有的歲月里,有生活、有愛情、有彼此、有一切擦身而過的陌生人,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現世嗎?”這樣的現世當然很美,可是我們有生活,卻沒有彼此。
我們都知道,長到一定的年紀,我們都需要獨自對抗生活,直面它偶爾的不懷好意。也明白了求而無用,愛而不得。我們帶著面具行走于人世,或是披荊斬棘,或是險象叢生,一路上跌跌撞撞,淚灑花田,最后練就一顆對世事無動于衷的心,然后慢慢,變成一座孤島。
也曾想過甩開孤獨,踏入喧囂,然而理智告訴你,與孤獨為伴也未嘗不可,相比紛雜的塵世,你更習慣一個人的清簡。
生活沒有梨花似雪,沒有鮮衣怒馬,走散的人也不會在林下重逢。
世間最可怕的不是生活最后都會把我們變成了孤島,而是我們知道自己變成了孤島,最后還上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