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同事最近定下一處精裝修的期房,2年后拿房,于是聊到房貸。
與同事的聊天中,我留意到有這么幾個情況。
1. 理財經驗比較少。
想要盡可能早還款,最大的原因是不知道有了錢后如何使用。
2. 過于依賴漲工資。
依靠工資收入來保證生活品質,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狀態。那么,下面兩個問題,是不是已經考慮過了呢?
(1)漲工資的比例跑的贏通貨膨脹率了嗎?
(2)如果因為疾病或意外,收入中斷了,怎么辦?
3. 由于對風險不了解,所以懼怕風險。
人因未知而恐懼。如果做好風險管理,讓風險的損失處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圍內,就不會太恐懼了吧?
02
那么,貸款期限到底是長點好,還是短點好呢。在做決定時,建議多從家庭財務規劃來考量。
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需要考慮的內容是不同的。30歲時我們可能會組建家庭、在事業上不斷攀登。60歲時我們會退休,開始屬于自己的晚年生活。除去日常開支,通常來說,一個成年人在20歲以后會有這么一些事情要支出較多的資金:
我們都知道,要準備好首付才能買房。同樣的,孩子的教育投入(特別是大學學費)、我們自己的養老金,也都需要提前準備。如果不提前規劃,萬一到了要用錢的時候才發現不夠用 ,那該怎么辦呢?家庭財務規劃就是幫助我們提早開始準備各階段所需要的資金,做到未雨綢繆。
在設計還款周期時,除了要計算當下的收入支出外,還要考慮以后的人生階段。比如,有孩子以后的開支是否計算進去了。
還款周期比較短,家庭前期的資金積累就會相對較少,抗風險能力也較弱。
舉個例子。
有兩個貸款人一個選擇10年期商業貸款50萬,另一個選擇20年期商業貸款50萬。
根據2016的基準利率,貸款10年和20年的利率都是4.9%。以等額本息的方式計算。
10年期? ? 月均還款:5278
20年期? ? 月均還款:3272
10年后,10年期的貸款人還完全部貸款。而20年期的貸款人,即使只將錢存在銀行不做其他投資,在第10年時也已經多存下了(5278-3272)*12*10 = 24萬!
雖然在第10年里,10年期的貸款人已經還完貸款,一身輕松。但他這10年的抗風險能力、資金流動能力是遠低于20年期貸款人的。
如果家庭的抗風險能力一般,那么建議申請較長周期的貸款,利用較長的還款期換取前期的本金積累、提高抵抗風險的能力。住房公積金貸款和銀行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已經是借貸渠道里的最低利率。(多少人想貸這么低的利率都貸不來)找到自己的配置組合,使收益率高于貸款利率,達到雙贏。
如果本身抗風險能力比較強,那么設置較短的還款周期也是可以的。不過通常來說還是會選擇長期還款,利用理財的杠桿,使收益跑過貸款利率。
設置較長的還款周期,讓我們可以有2個OPTION:正常還款或提前還款。如果因為資金周轉不靈,想要延長還款周期,幾乎是不可能的。
03
我和同事年齡相仿,目前都是晚婚未育家庭,以后也必然是晚婚晚育家庭。
晚婚晚育家庭有一個特別大的風險——容易忽視家庭財務規劃。因為夫妻倆二人工作時間比較長,雙方收入相對高峰,而此時還沒有贍養父母、養育下一代的責任,月光的情況很常見。
這樣的情況也建議選擇較長的還款周期,同時控制支出,為家庭保障資金、孩子的教育費用和自己的養老金,積累本金,再做投資。
房貸,建議選擇20年以上的還款周期。
找到自己的配置組合,使收益率高于貸款利率,達到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