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重拾好心情你這樣做
昨天寫了兩個多小時的文字不見了,在多次的嘗試之后,我終于明白了,我的破冰之旅就這樣結束了。你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我當時滿心歡喜、興高采烈的感覺瞬間崩潰,失望、絕望的心情油然而生,郁悶死了!早上起來還在想這件事。
難道,就這樣放棄了?不能!這才剛剛開始,我要重新寫,說不定會寫得更好!
我想到了歷史上的名人談遷。談遷從天啟元年27歲開始,歷時26年,“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始完成這部編年體明史,全書400萬言,取名《國榷》。清順治四年(1647年),手稿被竊,時談遷已53歲,他發憤重寫,經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順治十年(1653年),60歲的他,攜第二稿遠涉北京,歷時兩年半,搜集明朝遺聞及有關史實、走訪明朝遺臣、故舊,并對歷史遺跡進行實地考察,加以修訂、補充,最終,完成這部嘔心瀝血之巨作。《厄運打不垮的信念》,說的就是談遷重編《國榷》的故事,曾被列入小學語文課本。
還有英國史學家托馬斯.克萊爾。40歲的克萊爾傾盡前半生寫出了他的第一部書稿《法國革命史》,他迫不及待的交給他的好朋友穆勒做他的第一個讀者。穆勒花了整整4天時間,仔細看完這部讓他激動、震撼的巨作之后,把書稿放到桌子上,走出去透透氣,思考著怎樣才能讓這部書盡快出版并引起外界的關注。可是,一陣風吹來,將書稿吹落一地,被進來的女傭看到,以為是廢紙,便撿起來順手扔進了火爐。可以想見,克萊爾是何等的憤怒、震驚。最終,他平靜下來,對愧疚難當的好友說:“好了,你不必痛苦,我已經決定了,從現在起,我將重新寫這本書”。
克萊爾望著穆勒邁著沉重腳步的背影,對妻子說:“我不希望讓這件已經發生的事情,壓垮了穆勒和我,最好的辦法是,現在就開始重新寫這本書。”歷經巨大的精神煎熬,克萊爾以罕見的毅力,終于在數月后將書稿重新完成,這就是我們現在見到的《法國大革命史》。當時好友穆勒內心的喜悅超過任何人,他終于可以從痛苦和愧疚中解脫出來了。克萊爾對好友穆勒說:“我們沒有能力去阻止已經發生的事情,但我們卻有能力去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對我們現在生活的影響。”
他們比我慘得多啊,我這點算什么!我的心情好多了,重新寫,說不定會寫得更好!
是的,當問題發生了,抱怨并改變不了什么,想辦法去解決,才是正確的態度。這樣做,你也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