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千洛
哈哈,今天來亂入一個典故。
聽說最近因為開會,地鐵安檢格外嚴(yán)格。
有不相熟的新同事,早上到了單位,大聲說自己的地鐵乘車遭遇,抱怨多花了一個多小時,排隊排了老長,最后還遲到了,要扣工資。
如此如此。
額,聲音過大,擾了我看書的清靜。
如果相熟,我會問她,你為什么愿意遭這份罪,也不去打車?
或許,問完之后,會得到一堆很中肯的客觀的不打車的理由。
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何必自擾。
這件事,令我想起另一件事。
記得好多年前,朋友給了我一張線下活動的票,記不清內(nèi)容了,貌似是講人際關(guān)系。
因為好奇,就跑去聽。
現(xiàn)場氣氛極度激動,咳,頗有些洗腦的架勢。
講了什么通通沒記住。
只記住一句話,那個老師說,現(xiàn)在我有上億資產(chǎn),是因為我在很窮的時候就會雇助理幫我干活。
越?jīng)]有錢,越要讓別人去幫你分擔(dān)雜事,幫你把時間省出來,去干更有價值的事。
這句話,我在當(dāng)時沒有理解,所以一直記著。
沒有錢怎么雇人干活呢?
盡管沒有理解,但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這位老師說,我最多時,同時雇了十多個助理幫分擔(dān)雜事。
很多年后,我才慢慢意識到。
如果你可以花150塊,請人打掃屋子,那就去請,因為別人花3個小時可以做到的,你或許要干上一整天,而且,你的一整天遠(yuǎn)比150元要值錢。
如果你可以花50塊,去打個車,可以省下來半小時,那就去打車,省下來的半小時,是結(jié)結(jié)實實省下的,你可以去產(chǎn)出大于50塊的價值。
如果國內(nèi)專柜有你喜歡的品牌,就直接去買,不要因為去買便宜幾十上百塊的,跑去官網(wǎng)旗艦店去淘便宜,然后等快遞查物流,省下來的時間,也可以去做很多更有價值的事情。
你說上班太辛苦,路上花了太多時間。
那打車可不可以節(jié)省時間?
如果打車與公共交通時間都一樣久,那可不可以考慮換個更近的房子?
如果覺得上班時間太堵,那是不是可以早點(diǎn)出發(fā),避開早高峰。
因為沒錢,就住在離公司很遠(yuǎn)的地方,大把的時間浪費(fèi)在交通上,并不能合理利用,讓你沒有時間學(xué)習(xí)提高,只能日復(fù)一日賺那么低的薪水,看比你花更多時間在精進(jìn)工作上的人升職加薪,你只能眼看著,然后抱怨說,要是我住得近一點(diǎn),要是我時間多一點(diǎn),要是我怎么怎么樣,我也可以。
不,你不可以。
很多結(jié)果與有沒有錢無關(guān),與價值觀有關(guān)。
如果有一天,你還是沒有賺到很多錢,沒有錢打車,沒有錢買房子或是租更好的房子,你可能要問問自己,我是不是應(yīng)該雇個人幫我干活?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我,你問,我窮到只能擠地鐵,要怎么辦?
我可能會無厘頭地回答,你為什么不去打車?!
哈哈,亂入的何不食肉糜的正解如下:
有一年發(fā)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觀音土,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
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聽完了大臣的奏報后,大為不解。
“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diǎn)事情,經(jīng)過冥思苦想后終于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
但我就是覺得這個問句很恰如其分,借來用用,何妨,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