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燈光》一課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文章通過回憶的形式,寫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一次圍殲戰(zhàn)就要打響的時候,郝副營長的憧憬陷入在一本書里的一個在電燈下讀書的孩子,并希望能用上電燈造福孩子;戰(zhàn)斗打響后,后續(xù)部隊遭到敵人炮火的襲擊,為后續(xù)部隊照亮前進的路郝副營長用火柴點燃了那本書,但火光卻暴露了自己,最后英勇犧牲了。
? ? 本篇文章我是這樣構想的,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關于文章內容的講解,第二部分是由文章的線索指導孩子的寫作。教學重點就放在了文章內容的理解,而難點落腳在孩子的寫作上。
? ? 具體的安排先用提問,“長夜漫漫,是什么在黑暗中帶來光明?”引出今天的課題—《燈光》。
? ? 接下來先學習生字詞,根據(jù)生字詞串聯(lián)成課文的主要內容,下面讓孩子們根據(jù)課前導讀語,總結今天的學習目標1.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2.“多好啊!”這句話在文中出現(xiàn)幾次?分別是誰說的?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說這句話的時候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 ? 第一個學習目標經(jīng)過之前的學習孩子們已經(jīng)掌握,第二個學習目標的學習我出示了一個學習表格,讓孩子們根據(jù)課文語句填寫表格,先自主學習再小組合作,在匯報時通過不斷地朗讀實現(xiàn)感情的一步步升華,以及體會郝副營長的勇于犧牲精神。
? ? 最后,通過朗讀讓孩子體會到這個年輕的戰(zhàn)士為著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他為了理想勇于獻身我們要向這位勇士學習。
? ? 課文學完后,向孩子提出問題,“多好啊!”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這樣的句子叫做——線索,我們平時在寫作中也可以通過一句話的反復出現(xiàn)來把文章串聯(lián)起來,讓孩子們先確定自己文中的線索接著由線索連成一篇文章。
? ? 在培訓課上,先以老師為學生進行試講,經(jīng)過老師們提出的建議,進行了一下修改。
? ? 一、導入縮短;二、生字詞減少;三、主要內容學習用選擇詞語天空的形式出現(xiàn);四、有感情地朗讀增加;五、課堂上寫作時間耗時太長進行了縮減。
? ? 接下來在班里進行了實踐,凸顯了一些思考。
? ? 一、感情滲透
? ? 這是一篇蘊含極高理想信念的文章,要深刻體會文章感情,這在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到,課堂上課時,我即時調整,讓孩子們通過一遍又一遍地朗讀實現(xiàn)感情的熏陶。
? ? 二、作文指導
? 課堂上寫作結合是我早就有的構想,想法很理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孩子們完成度并不是很高,課堂上存在難度,在之后要再做修改。
? ? 三、表格清晰
? ? 第二個學習目標,很長,問題很多,課堂上借助表格的形式,孩子們理解文章更加清晰,今后可以多用。
? ? 課堂是陣地又是思考的前沿,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我會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