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師升職記

? 看完這本書,我更改了一個習慣和一種思維:手畫思維圖;不會去想放松警惕來獲取自由。

以上幾張邏輯圖主要是在給自己“填滿需要知道的事實”,理清各章節及整本書的空間線索和關系,偏于L型思維方式。而在平時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地思考,浸泡自己的思想讓其發酵,得到了這篇由多草稿所形成的意識寫下來的文章。這篇文章主要結合了本書的主要內容,近一個月的實習經歷以及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所寫成的。我采用了大量的專業術語,來自己(也希望你一起)消化所學的內容。因為寫文檔的過程比文檔本身更重要~>_<~因此讀起來可能會略顯拗口。當然,主要還是因為我在新手掙扎水平~

? 中藥調劑員,根據醫師處方要求和病家需要,按照中醫用藥特點,從事中藥飲片調配、中成藥配方、臨方制劑、非處方藥銷售和用藥指導的人員。

中藥房人員組成:

實習生——新手(需要老師指令)

剛從業者——高級新手(多數人)

從業多年,有藥師職稱——勝任者(適合做老師)

主任——應屬精通者和專家級別


現在,我是一個新手,來到中藥房。

我聽從老師的安排,學會稱藥分藥包裝以及發給病人。

這個過程,老師讓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做到哪個份上都要咨詢老師。如果指令復雜時,我會默讀,因為語音復述是工作記憶中語音存儲的一部分。完成時很容易產生自豪感。但遇到老師沒有交代過的或是發生意外,容易慌亂,而且嚴重存在二階不勝任、元認知能力差的問題,進而發生各種錯誤。還好,老師的指導,給我提供了安全的探索環境,能夠正確對面對和改正錯誤。

類似于艾斯沃斯通過“陌生情境”法,根據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應,提出的“安全型依戀”,擁有安全性基地,就會對四周的環境進行積極地探索。

因為已有知識水平有限,和所需能力間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只能采用先適應它的方式,包容各種不確定性。甚至知道了該怎么做(如怎樣將藥分得均勻,怎樣裝訂)但并不能立馬達到要求,我只有知道即可,在腦中想該怎樣正確地做。在配方的初期計算藥量時,我會寫在一張紙上,讓大腦之外的思維支持工具成為我的思維頭腦中的一部分。

注意分配的認知資源理論:注意是一種有限的認知資源對刺激的加工需要占用認知資源,刺激越復雜或加工越復雜,占用的認知資源就越多。輸入刺激本生不自動地占用認知資源,在認知系統內,有一個機制負責資源的分配。人對資源的分配是靈活的,人可以根據情境把認知資源分配到重要的新異刺激上。
分布式認知:認知分布于個體內、個體間、媒介、環境、文化和時間等介質之中。故心算難于筆算。

后來,我就慢慢地都記住了這些計算值,并且偶爾分心的時候也不會產生差錯,已經行成了一種自動化的行為。但是對于一個調劑師來說,是很恐怖的,你得確保你的行為是受意識控制的。

注意分配的認知加工理論:謝林夫認為:人類的認知加工有兩類,自動化加工和受意識控制的加工。自動化加工不受認知資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動化進行的,在習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過程比較難改變;受意識控制的加工受認知資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參與,可以隨環境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受意識控制的加工在經過大量練習后,有可能轉變成自動化加工。

當然,在工作初,我是不能利用休閑時間來思考問題或者是閱讀有難度的書籍,因為我需要約20min鐘來切換情境。所以一般選擇閑聊,或是發呆。

在實習過程中,有老師指導,雖然優點很多,但是產生容易轉移責任的小心思~

在工作完了以后一般創造思維比較活躍。因為長時間的L型思維,邀請出了R型思維。

在思考問題時,R型思維一直在后臺運作,偶爾想出點子驚現。


寫了這么多,腦子已經不夠用了o_O

? ? ? ?


? ? ? ? ? ? ? ?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