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翻閱舊作的時候,都會被自己過去的才華所震驚。
上課時,生物老師告訴我們:左腦是管右半身的,所以多鍛煉右手有助于左腦發育,左手反之亦然。
左腦管理慣性思維——說白了就是死記硬背。然而我們常用右手,所以左腦已經練得差不多了,該練右腦了。
右腦是干什么的呢?是用來玩創新的,管左半身,所以左撇子右腦好。
那么按照如今磚家的說法,21世紀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就是會創新的人,所以左撇子都牛逼。
大錯特錯——至少在學校中錯了。
學校要的是什么?是會死背詩詞古文英文單詞長篇短句的人。創新?關我什么事!
我認識幾位同學:梁曉迪、王雨辰、張藝。
梁曉迪是我小學同學,那時候教我畫畫的「師父」。他一直用左手寫字,吃飯也是。
王雨辰是我們班一位文靜的女生,她也一直用左手寫字吃飯。
張藝告訴我,她以前也是,后來被她姥爺改了。
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學習都不好。
于是,我們達成了共識:左撇子都搞藝術去了,學校要的,是右撇子。
還有一點,學校是養人才的地方。
矛盾?。?/p>
哦對了,還有個例外,就是我。
據我奶奶說,本人第一次握筆時用的是左手,后被她打成右手——好在我吃飯仍用左手,所以本人依然是左右開弓,一同發展。
有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我的成績雖算不上尖子,卻也位于優秀行列。
左腦真他媽管事。
有人可能會說,就是那群打人左手的家長斷送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云云,是嗎?
是的。
所以,抽人左手的家伙都是壞人,是嗎?
大錯特錯。
經過我奶奶的長期啟蒙教育,如今的我,已經具備了自我學習的能力,成績也不錯。
有人或許會說:「你學的都沒用!你被騙了!」
說這話的人才被騙了呢!
的確,數學什么的在您步入社會之后確實沒什么用,但它畢竟還是有用的。
什么用?
混飯吃。
家長并不希望我們成為愛迪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之類。他們只是希望我們可以平淡幸福地度過一生。
打左手,才是最大的愛。
它或許斷送了一位又一位藝術家、一部又一部優秀的動畫片、以及人們的句句喝彩,但它卻創造了一個快樂幸福的人。
混之道乃生存之道也。
抽左手乃極大之愛也。
2009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