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大把貓眼的控股權轉讓給了光線傳媒,后者在5月27日晚間已經正式發了公告。就目前出來的報道,不少財經媒體把關注點放在了貓眼的估值上:阿里影業旗下的淘票票(原淘寶電影)估值約120億元,微影時代(旗下微票兒擁有)估值約90億。貓眼的估值是83億。這么一比,好像貓眼有點兒相形見絀。
但是請等等,在這個階段,若僅以一時的估值高低立判優劣,不免過于短視。
1、微影時代C+輪融資拿到了30億元,淘票票宣布獲得A輪17億元融資。這一次交易后,預計光線控股將對貓眼進行持續的運營資金支持,新美大也承諾將繼續在流量和業務上全面支持貓眼的發展。
以光線掌門王長田向“互聯網+娛樂”轉向的決心,以及在線票務激戰正酣、不進則退的殘酷現實,光線完全有可能拿出相匹配的資金繼續推進貓眼去跟微影和淘票票打三強賽。況且,從貓眼內部傳出的消息顯示,在跟光線的交易完成后,貓眼將迅速啟動獨立融資,而資本市場對貓眼的估值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2、不管是微影的C+輪也好,淘票票的A輪也罷,叫哪一輪無所謂,其實質還是通過交易利用投資人的價值貢獻拉升估值。不過,國內外死在C輪D輪沙灘上的公司已不勝枚舉,之前就有知名投資人士估算稱,“90%的創業者難過C輪關”。即便是像諾基亞與黑莓這樣曾經的科技巨擎(市值曾分別高達2000億歐元和600億美元以上),其市值坍縮的速度也令人扼腕。
回過頭我們再來看電影在線票務,這個行業的競爭仍然異常激烈。票務補貼的競爭模式徹底轉變仍需時間,幾家公司都面臨著相當的經營風險。以目前三家公司120億、90億、83億這種差序的估值階梯,還不足以明顯拉開彼此之間的競爭距離。三雄爭霸,鹿死誰手還遠未有定數。體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估值也并不是越高越好,體量大有可能被持續不斷的補貼拖累,估值高可能引發投資人不合理的成長和回報預期。
王興和王長田,借著貓眼走到了一起,從短期來看,三家公司都能從中受益。
1、自貓眼成立至今,美團對它的投入前前后后一共大約是20億人民幣,而這次出讓給,不僅回收了成本,還獲得光線6%的股權。
一方面,在業務市場上,有了更充足的彈藥儲備跟阿里旗下的餓了么、口碑在O2O市場繼續楚漢爭霸的大戰;另一方面,在資本市場上,相信投資者也樂見新美大借此交易改善現金流、優化資產負債表。
2、貓眼在新美大基本完成了歷史使命。作為高頻入口,貓眼曾經也為美團拉新起到重要作用。貓眼對自己的官方描述是這樣的:國內領先的集在線購票服務、用戶互動社交、媒體內容營銷服務、電影衍生品銷售等于一體的互聯網電影娛樂媒體及互動社區平臺。盡管貓眼電影2015年實現交易總額(GMV)156億元,但尚未實現規模盈利。短期內,依靠一個電影票平臺贏得高額利潤并不現實,必須有基于完整產業鏈的布局。
換言之,除了錢,貓眼還需要更多的行業資源和項目,而這些恰恰是光線能夠給予的:和光線傳媒的戰略合作,貓眼電影將獲得影視IP、動漫、藝人經紀等產業資源和上游產業運作能力,向著打造一個綜合性電影娛樂平臺的方向演進。通過資本聯姻,新美大把貓眼和光線傳媒在文化娛樂的優勢與美團-大眾點評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大數據平臺緊緊捆綁;而光線也能通過對貓眼這個互聯網平臺級入口的把控,加強在影院排片、宣發購票一體化模式上的競爭力,進而在業內爭取到更多的優質電影項目。
O2O、在線購票和電影發行這三個領域,很快將有一波更大的變化傾然而至。且待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