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是含淚看完《岡仁波齊》的。我不想說什么信仰,朝圣是他們的日常,信仰也只是他們的日常。我想說的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感動: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值得我們?nèi)バ扌小?br>
? ? ? ? 影片一開始就是藏民家庭的日常,細(xì)碎而又溫暖。日落,在家吃飯;日出,在外勞作。沒有人會對此有意見。準(zhǔn)備朝圣的過程中,所有的東西都按步就班,買鞋的,一買是20雙,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團(tuán)隊(duì),團(tuán)隊(duì)意識強(qiáng)烈,準(zhǔn)備的是大伙的東西,而非自己個人,這里沒有自私。試想,我們也會有集體出游的時候,但基本上是各管各的。朝圣時,面對有人生孩子,有人傷了腿,車子被撞壞,水淹路,沒有錢,楊培老人去世這些意外,他們沒有半點(diǎn)怨言,沒有半點(diǎn)指責(zé),來什么就面對什么,不卑不亢。這樣的心態(tài)很好。反思一下現(xiàn)實(shí),在朝圣時,面對不斷加入的老弱病殘,年輕力壯的當(dāng)然知道,這一路朝圣是要照顧這些人的,可是,他們沒有半句“不”,聽的最多的是“好”,沒半句廢話,沒半句不滿。如果是我們,當(dāng)知道有老弱病殘和我們作伴,我們會不會滿腹牢騷?當(dāng)路上真出事了,會不會抱怨?指責(zé)?答案是肯定的:會!當(dāng)被人撞車,自己手也受傷,對方卻要走掉時,會不會大發(fā)雷霆?答案也是:會!來什么面對什么。有問題,不抱怨,簡單商量幾句,就集中力量解決,這是面對困難時,最好的處理方法。但我的身邊,不乏有人面對困難,要么抱怨,要么逃避,影片中的他們,確實(shí)給我們上了一課。生活總有精彩,也會有失敗和沉淪,如何面對,是我們每個人的修行。
? ? ? 人不能有惡語。影片中每個人的語言值得我們修行。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他們真的溫和以待。生孩子一慕時,我哭得稀里糊涂,這個母親太隱忍了,生孩子的痛,也只是忍著低低地悶聲地呻吟,面對被山石砸傷的腿,男人也只是低低地抱怨幾句,他們的話不多,但都有一種溫和的力量,讓我不禁含淚回想:在自己的人生中,面對失敗,沮喪何其少,可是溫和地在身邊給予支持和鼓勵的卻沒有多少人,自小,面對的就是斥責(zé),稍微有一點(diǎn)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斥責(zé),甚至是鞭打。日久,自己也成了挑剔的人,成了尖著嗓子說話的人。成為溫和的人,是我的修行。
? ? ? 朝圣路上,還發(fā)生著和陌生人的故事。沒走多遠(yuǎn),他們沒柴了,要向陌生人借柴,這個陌生人二話沒說就領(lǐng)著他回家拿柴,這是怎樣的不設(shè)防啊!繼續(xù)往前走,有一隊(duì)建筑工人,看到他們,邀請他們過來喝茶,聊天,作短暫的休息。再往前走,有一老人家過來主動教他們磕長頭的正確姿勢,并再三邀請他們到家里住。陌生人的參與,讓這部影片有了更多的溫度,給重復(fù)沉悶的朝圣之路注入了一些來自陌生人的溫暖。影片并沒有到此結(jié)束。而是又向我們描述了人心換人心的情節(jié)。面對老人的主動邀約,他們主動留下來幫老人春耕,第二天才走。他們休息時遇到了一夫婦正在朝圣,主動熱情邀請這對夫婦前來休息,還送了驢的食糧給他們。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要到陌生人的家里,也這樣教育著自己的下一代,根本沒問題,但是,在這里,我們的思想被顛覆了,陌生人可以很溫暖,是的,我們面對陌生人有太多的警剔,有太多的惡意的揣測,然后人心就這樣不古了。接受陌生人的好意并把這善意傳遞下去,是我們的修行。
? ? ?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岡仁波齊,在你,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