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是我到新公司一個月零一周的時間
我之所以感覺不好的原因是“我覺得自己沒有用”
有人說“感覺自己很有用是獲得幸福的終極方案。
你積極的融入團體,找到歸屬感,作為共同體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就會感到幸福。”
到一個新的環境,一開始肯定會力不從心,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即使做了也是稀里糊涂,不明白其中的原理。然后慢慢的度過一個過渡期,熬過艱難的日子,你會發現陽光燦爛。
可是這段過渡期對一般來說異常辛苦,很多人就會一不小心就打了退堂鼓。
那么怎么從自身來做一些改變呢?
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變被動為主動,把“我做不了了改成我必須得做”;多想一想“我還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我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了”;把“我對什么不感興趣改為我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簡單來說就是“把我不行變成我能行,我可以。”
就如《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里一樣。把“經常說的“我可付不起”變成“我怎么樣才能付得起?”這兩句話,一句可能會讓你放棄,一句會促使你想辦法去解決問題;一句會讓你的電腦停止思考,一句會讓你的大腦動起來。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人通常會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習慣逃避,假裝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一切都是他自己應該有的樣子;而另一種則是積極的想辦法解決問題,以一種更好的方式叫給自己一份更滿意的答案。
這兩種方式最后呈現的效果當然會有所不同。
就像吵著要減肥的人一樣,一個經常去健身房鍛煉,吃健康的食物多運動,而另一個要減肥得人,每天吵吵嚷嚷,對著電腦上的減肥健身操吃著零食窩在沙發生一天;最后的結果當然可想而知。健身房鍛煉的人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到達自己想要的效果,而另一個可能不但不會減肥反而體重會增加。
換一種思考的方式,變被動為主動,變不行為可以。
很多時候,當你自己積極了,你會發現,周圍的人也會重視你了,你也能融入團體了,參與度和貢獻度上升了,你會感覺自己有用了,一天下來你得到了滿足,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這樣你以后的每一天都會過的很快,學的很多,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