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在這步入夕陽殘生的階段里,
將自己再度化為一座小橋,
跨越在淺淺的溪流上,
但愿親愛的你,
接住我的真誠和擁抱
? ? ? ? ? ? ? ? ? ? ? ? ? ? ? ? ? ? --三毛
選取《親愛的三毛》這本書,實則無意,沒想到是意外的收獲。沒有想到這個專欄,作者和讀者的互動,竟也會寫成一本書,來告訴我們關于人生,關于愛情,關于友情,關于親情。正如三毛說的,希望讀者能接住她的真誠和擁抱。我想我們能做的便是懂得在浩瀚的星空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那顆星,并且能讓這顆星星明亮。
關于愛情,曾經有讀者問三毛是不是應該找到另一個荷西,三毛曾說:“世上沒有兩個相同的人,包括雙胞胎在內,都不可能相同,所以我并沒有在找另一個荷西,因為再沒有另一個了。”的確,即使是同一片樹葉,也不可能有相同的葉的脈絡。我們懷念那個人,但不意味著可以用另一個人來代替。因為回憶有時候比現實更美。
關于友情,很多讀者跟三毛反映,自己很孤獨落寞,有學生,也有普通的工作者,都覺得朋友少得,因而很難與他人分享心事。但是三毛說,你把事情和我說了,代表在你的心中我就是你的朋友。她也曾說:我總以為,朋友的相交,最可貴在于知心,最不可取,在于霸占和單方強求。西方有句諺語,說:"朋友的可貴,就在于自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的交友寧缺毋濫,才足以豐富自己的人生。
關于親情,三毛在給一個正在上高一的孩子說自己當初逃課,還幾次嘗試過自殺的念頭,給父母造成了很多的傷害。我想,如今她可以把這些事安然地說出來,代表她明白了親情的重要性,不想再讓自己的任性而給日漸脊背佝僂的父母增添負擔。她說:父母的年紀比較大了,要改變一個成年人的觀念總是困難的······在許多地方,便必須請青少年包涵父母,諒解父母,更重要的是,將來一旦本身完成學業,成家、之后,也有子女時,再不犯同樣的錯誤,做一個開明而得子女信賴的人。我們應該懂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道理,更何況父母給的恩情是和雨水一樣多呢!
我們談人生,可以借鑒三毛和讀者的互動提前了解人生的悲苦與喜樂。如若等到以后的日子里,再開始反省這一生怎樣地度過,若是有意義還不遲,正好應景了童年和老年一樣美好;若是不好,用無力的身軀來面對內心悔恨的河流,那豈不是空嘆人生!
人生路漫漫,需要我們不斷在提高能力中完成最后的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