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很久以前看了婚內出軌的鼻祖電影《廊橋遺夢》;
其次是日劇《晝顏》,講兩個婚內出軌的女性,一個完成了新生,擺脫了原來無性無趣的婚姻;另外一個遇到了soulmate畫家,最后依舊做富貴主婦,畫家因她而斷手,自毀前程。再次是奇葩說的討論:“遇到今生摯愛,要不要離婚?”中,其中蔡康永的話:
婚姻不是保存愛情的容器,就像是你把新鮮的蔬果放進冰箱后,它就開始改變了,很多的婚姻到了后來,是冰箱是罐頭,它在我們饑餓的時候,還是能夠養活我們,讓我們賴以生存下去;可是那個冰箱,那個罐頭里放的那個水果,不是當初長在那個樹上的新鮮的水果,所以請不要這么天真的把愛情跟婚姻畫上等號。
你們為什么遇上今生摯愛要離婚,無非是希望下一次的婚姻,能夠保住這個愛情。你勢必要幻滅,你搞錯了方向,婚姻不是拿來保存愛情。婚姻一進入愛情,就會轉變為其它的東西,它會轉變為家庭,它會轉變為親情,它會轉變為信任與依賴。它就是不會一直是當初的那個愛情。
《廊橋遺夢》為什么感動我們這么多人?因為它沒有變成下一個婚姻。如果她跟著那個攝影師走了,那個今生摯愛,會變成一個丑陋的尷尬的,冰箱里的罐頭的故事。所以我建議,好好的珍惜你的今生摯愛,也好好的珍惜你的婚姻,他們各自在你人生當中,擔任不同的支撐的力量。
不明覺厲,想了很久,有了領悟。
愛情是什么?就像蔡康永提到樹上的果實,未到手里之前,沒有任何契約保證這個果實屬于你。你要比別人爬的更高,跑的更快,表現的更好,你才有可能摘到它。
愛情之所以美妙,最大來源就是在這種不確定的緊張感。它引誘你飛蛾撲火;讓你有所忌憚,有所敬畏。為了得到這個誘人的果實,你要展現你最好的一面,隱藏克制不美好的一面。
婚姻是什么?它具有法律約束力和保障,是定心丸。在婚姻存續過程中,你是我的,我是你的。我們都不可以再找其他人,這是義務。
半夜你肚子餓了,你知道冰箱里有吃的,它那里等著你享用,它不會飛。除非時間太久你不吃,它會爛掉,你只能餓一頓。你得了安穩,就要放棄掉一片森林,閹割掉自己的自由,守好你身邊的這個冰箱,吃你或者伴侶放在里面的食物。
而為什么我們對路人甲那么客氣,對身邊的親人那么兇狠,苛刻?因為我們有恃無恐,我們知道他們不會因你的惡言惡語而拋棄你,離開你。
婚姻還有一個副產品——共同撫養孩子的義務。孩子是婚姻的潤滑劑。我們可能厭煩,鄙視伴侶,對孩子,卻是無條件愛。很多家庭之所以能勉強維持,是因為孩子。
然而,孩子也是雙刃劍,如果無孩,很多現存的婚姻都不會茍延殘喘。孩子會成為不適合在一起的兩個人獲得新生的絆腳石。很多婚姻,都名存實亡,只靠著孩子維系著表面的婚姻關系。
為什么40多歲的人會有一個離婚高峰期?因為此時孩子上了大學,父母有些也相繼過世,離婚不會對再對第三人造成重大傷害,他們就得以心安理得離婚,再也不用面對那副想起來就令人作嘔的嘴臉了。
所以,婚姻和愛情最大的區別是,愛情是開放的,婚姻是封閉的。愛情是原野里一棵果樹上的果實。吃哪一個,哪一棵樹上的,是你的自由,只要你能get到它。
擁有這種選擇自由的代價就是:婚姻里的人可以從冰箱里隨時拿到實物,即使不新鮮,不是可心的實物;而在林子里摘果實的人,即使風里來雨里去,不辭勞苦,依舊吃了上頓沒下頓。
相對于婚姻的封閉性,人有一個特征,就是不斷在成長。所以,愛情更適合人的這種本性。
愛情里,你是自由身,你有選擇任何果實的權利,千辛萬苦吃到嘴的果實,不如外表看起來那么好吃,不是你需要的那個口味,你可以隨時扔了重新再找,無非辛苦些。
但婚姻卻是一攬子工程。一張紙,決定你下半輩子的命運—這不就是賭博么?
可能結婚時,就像山盟海誓的當時,人,話,決心,都是真的。可是,人會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漸變化,成長。兩人有可能漸行漸遠,無話可說;也有可能越走靈魂越近,加上長久以來陪伴養成的習慣,會最終達到靈魂伴侶的境界。
正因為婚姻里的兩個人,都是在不斷變化,成長。所以無論是本來就不同,還是慢慢出現不同,眼界終將會有差距,雞同鴨講,最后干脆無話可講,漸行漸遠。
這個時候,如果再無心欣賞對方的好,眼里全身對方的缺點。婚姻,就會慢慢由必然變淡的瑣碎,平常,轉化為鄙夷,互相折磨,最后你肯定會渴望作為代價犧牲掉的自由。
奇葩說里馬薇薇說:在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不是一個人孤獨終老,而是和一個令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變老。
所以,好的婚姻,除了提供心理,生理,經濟的歸屬感,安全感,能夠相濡以沫,一起扶持依偎著取暖之外,還具有靈魂出口的功能。
什么是靈魂出口?它是由靈魂伴侶(書籍,好的思想也會有這個功能)提供給你的,——共同的愛好,趣味,精神追求,相互提供精神支撐,不至于赤條條來,赤條條走,半路上也赤條條一個人,煢煢孓立,形影相吊;擁有被懂得,被理解的喜悅。
但這種好的婚姻,基本上和人們追求的真愛一樣,世間少有,大多數意淫層面的東西。很少有人能有運氣,有能力,遇到這樣一個為你天造地設的一個人,懂你所有的好;或者能夠經營成為這樣一種好的婚姻。所以世間多見的是癡男怨女,狗男女,飲食男女。缺少這種神仙眷侶。
我同意蔡康永對于婚姻的看法,婚姻不是必然存在的,也不會永遠存在。
婚姻是現階段人們唯一能夠想到的最妥帖的,能夠均衡人類各種精神物質需求的制度,有進步的空間。在未來,人類必然會想到更好的解決辦法,釋放人類天性,同時能很好生存下去。
所以,我并不迷信婚姻。就像奇葩說里范湉湉說的,男人們來了又走,只有閨蜜才會永遠陪著你。對于男性,婚姻也是一樣不靠譜的東西。
擁有這種徹悟,抽離,不要把婚姻看得那么神圣——我并不是鼓勵婚內出軌——它或許會給你提供安穩,或許會有靈魂出口的功能,但僅限于好的婚姻。
知道這些,你就能夠釋然。在卷入旋渦時候,不會因迷信它的神圣而折磨自己,看不清很多東西,覺得對不起這個,那個,唯獨辜負了你自己。
人會因嘗到一點性愛的滋潤,癢癢的想要天長地久享受所以結婚;
不戴套,為了爽那一下,有了孩子,又沒有適當的不結婚的理由而結婚;
為了愚蠢的處女膜(主要針對女生,男生也有因為處女膜為標準來選結婚對象),莫名其妙想守住貞操,給親人,朋友交代,不被別人背后指指點點而結婚;
這個人對我很好,錯過了好可惜;大家都談戀愛結婚了,我也沒理由拒絕這個人,干脆結婚吧;
為了不被剩下,迫于大城市生存壓力,找個人分擔房租,共同供房而結婚……
為了被拯救,脫離苦海;為了長期飯票,為了安穩的生活,為了安全感而結婚;
為了不被拋棄,不分手而結婚;為了好奇而結婚;
婚姻就像一個盛裝的妖姬,用安穩,刺激的性,好的生活品質來裝點自己,引誘著青澀的,盲目的,血氣方剛的,別有用心,心懷鬼胎的各路男女獵物,前赴后繼跳入圍城——火坑或許更貼切。
因為唯有浴火洗禮后,你才能知道它的真味,享受到真正意義上靈魂出口帶來的喜悅,慰藉。
而通常絕大多數人都只是被困在圍城/火坑里面,絕望地相互折磨,歇斯底里,只是麻木地活著,傳宗接代而已。
并不是每個人適齡都要戀愛,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異性戀,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結婚。并不是每個進入婚姻的人,都會選擇生孩子。一旦你明白,其實,你有很多選擇的權利,就不會死抓著一個稻草去逼迫自己成為和別人一樣的人。
我們只是被時代,被世俗,被身邊各種人,各種想法裹挾,盲從著,慌忙跳進一個又一個坑而已。待你體會到其中味道,為時已晚,脫身乏術。世人的眼光,評價,養育后代的義務——這些都是婚姻這個妖姬,保持其穩定性的手段,而已。
韓寒說過一句話,我認為針砭時弊: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好好學習,不能談戀愛。大部分人也照做。結果到畢業了,卻又被父母,親戚,朋友問;“你老大不小了,該找個人結婚了。”可,憑什么我就能立馬給你變個活人愿意娶/嫁我啊?
我們對愛情看得那么神圣,選戀愛對象門檻那么高,那么錙銖必較,結婚卻那么隨便。
美劇《老友記》里面,六個人,沒有一個人是談一次戀愛就結婚的。包括《欲望都市》里面四個女生,每一個人情史都豐富多彩。在中國,這種事情可以想象嗎?無論男女,像他們那樣情史豐富,會被別人戳脊梁骨,罵私生活不檢點吧?
這涉及到一個觀念的不同。什么是約會?外國人叫dating,意思就是約著見見,先了解了解,看性格合適否,相處下看看。而我們則認為,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很多人曲解了這話的意思。它并非說談戀愛就得結婚,不管合適不合適。
上文也提到,婚姻是一攬子工程,像童話一樣,王子和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是理所當然的,唯一的結局。然而,現實生活里,結婚了,一起生活,往往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有一萬種故事發展的可能性。
我們大部分人談一次戀愛,就急急忙忙地跳進婚姻,缺少了國外這種歷練。在你不知道你適合什么樣的人,需要什么樣的人,在婚姻里追求什么樣的靈魂出口?
甚至你對自己都缺乏了解的時候(比如,高更一幅畫《我從哪里來?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所代表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到底對什么感興趣?自己的天賦在哪里?對伴侶的性格,想法有什么期待),你的婚姻,注定只是逃避各種問題,饑不擇食,茍且偷安的窩而已。
為什么我會老關注精神等虛無縹緲的東西?古人曰:人都是溫飽思淫欲,其實人吃飽了,安穩了以后,想的絕不只限于淫欲,你會想到很多原來疲于奔命時無暇顧及的精神追求。假以時日,你能夠養活自己,想要生活品質,必然會考慮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所以,我有很多建議,說給未婚的人,以及已婚的人聽,包括我自己。
1.婚前sex,不要真空上陣。安全期不靠譜,我見過太多安全期中招的人。如果你同意我對婚姻是個火坑的看法(就像生孩子是極其危險的事情一樣,你看到大部分人沒事,大部分人過的相安無事,甚至還挺如膠似漆,不代表你也會這樣,更不代表你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是真的),
千萬不要沒有想好,僅僅是因為奉子而婚。只有這樣,你才不會被孩子(可以換成金錢,安穩,絕望,窮苦)逼迫而結婚,理性從容的選擇進入婚姻,才是最好的狀態。
而且,萬一你發現你的婚姻不幸是個火坑,if無孩,你又是個經濟獨立,人格獨立的人,你可以風也似地逃離火坑,奔向美麗新世界。
2.多談幾次戀愛,多接觸些異性。如果你sex經驗無或者稀少,滾床單前想清楚,因為這意味著你潛意識里已經打算跟這個人結婚。為毛?因為張愛玲說過:“進入女人心的最有效方式是通過vagina”。
建議你多看影像,書籍資料,多見見世面,搞清楚sex倒是毛,對你意味著什么?提高自己的sex滿足閾值。不要少見多怪,為了單純的sex放棄對精神吸引,性格,愛好等方面的追求。因為就像溫飽思淫欲一樣,人的追求是分階段的。一旦sex得到滿足后,你一定會進一步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早晚都會。
3.做父母的,在孩子青春期里,多跟孩子強調這兩點,對孩子,百利而無害。告訴他事情的利弊,常識,讓他自己去抉擇。比讓他兩眼一抹黑,自己去摸索少付很多代價。因為人生沒有彩排,無法重來。
4.要努力培養自己的不可替代性,無論工作,還是在婚姻愛情內。經濟,人格獨立,你在考量婚姻的時候,會更純粹,更理性。把改變命運的希望寄托到別人身上,不如靠自己來得容易,心安理得。
更何況,萬一將來有了孩子要離婚,尤其是女性,一個月5萬塊的工資,跟一月5000塊工資(限于北京),你的境界和選擇絕對不同。
5.婚內無娃的,如果天天早上起來考慮這婚要不要離,當然離!難道等到有孩子再離?
婚內有娃的苦逼人士,要么,你多掙錢,保證離了婚你帶著孩子也能高枕無憂。這時候離婚就不是個事兒了;要么,你就學聰明點,既然離不了婚,只能改變自己。
最后一條,通用所有人。
想從冰箱里吃到想吃的食物,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想要什么樣的精神伴侶,先拿這個標準要求自己。
你做到了,對方自然會見賢思齊,這是人的本能。萬一對方死不悔改,你至少盡力了。
馬薇薇說:婚姻,不是一起慢慢變老,而是一起慢慢變好。
馬云說:婚姻不是相互磨合,是相互培訓。
你只有用這種發展的,策略的眼光來對待婚姻。只有自己先進步,帶動兩個人共同進步,才會得到你想要的體貼,理解,寵愛,靈魂伴侶。
即使在婚姻里,也別覺得自己安全了,就安于現狀,放棄所有的上進,有趣等精神追求;認為對方就是你鍋里的魚,哪里也去不了,只能任你折磨,跟你一起綁著,過著將就,互相指責,鄙夷的苦逼日子。這樣,只能把婚姻搞成一個圍城,火坑,你自己也只能在里面苦熬。
工作,婚姻之于你,是枷鎖,還是自我價值的體現?是火坑,還是靈魂的出口?完全在于你的能力,在于你怎么對待它。你所有的一切,包括事業,婚姻上很多的運,很多時候,也是由你自己決定的。
你獨立,你有能力,你能讓自己過上好的生活,有底氣說不的時候,很多東西,根本束縛不了你。
何潔的事情,也凸顯了現在一些婚姻現實,結了婚,跟個寡婦沒啥區別,自己帶娃,自己掙錢,自己睡覺,自己跟自己說話。有個毛意思?遇到這樣的,你敢離婚,能保證你跟娃以后繼續安穩,幸福的生活,不因為離婚影響你娃的一生,才是正經婚前要考慮清楚的。
別問我,結婚前你干啥去了。人都不傻,沒有幾個人,會覺得這個人是人渣還要跟他結婚的。相信我。
更何況,組織正在解體,人活到120歲的壽命,你還打算不幸的婚姻忍近100年么?那時候可能婚姻都不存在了,都是5年合同制了。指望結婚改變命運的姐妹們,還是早點自力更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