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主要就讀了《不必讀書目》一本書,前面都是一些比較熟悉的著作,比如《山海經》、《徐霞客游記》啥的。看著可爽,真的就如不知誰的書評一般,看完就知道了一本書在講著什么。盡管帶有很強個人色彩。
因為過年嘛,走訪親友便是尋常。讀書的空子,對于我這個不是特別忠于閱讀的人,很難尋覓。再加上我不喜歡讀到一半,咔嚓中斷了。心中猶如一萬頭草泥馬在馳騁,空中黑壓壓一片烏鴉迎頭飛過。所以,我就一直把這書給落下了。
再有就是什么呢,我同時在讀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初讀覺著她的作品很好,見地獨特,語言犀利。可是慢慢的,看著看著就失去了興趣,當然其中不乏我對她的欽佩之情。失去興趣為何?主要是,我覺得她的文章寫的都是一些日常,就像我們農村里的婦女坐在人家門口聚在一起拉家常,平淡無奇。而《觀念的水位》就沒有那么乏味了,反倒是讓我覺的自己實在是無知。欽佩也是欽佩如此,畢竟《送你一顆子彈》這本書不算是我理解意義上拉家常啊!
回歸主線,我看刀爾登的這本書呢。他有個缺點,稱之為缺點主要是我的一口之言。為啥呢?有點自負。當然啦,他自己在開篇就已經說明,冠之以不必讀,有點大了。我在這里再次點明顯然就有點小氣了。然而他在書中說古人是多妻制,我在這里挑他的小毛病,哈哈,也是小肚雞腸的表現呀。但是我覺得他可能就是筆誤吧,畢竟他的文學造詣在那里擺著。
還有就是什么呢,前面我也說過。雖然他這本書前面署著“不必讀”,然而我們卻不必當真。有這么一句話來著“認真,你就輸了”。起初我就是真的抱著“呦,不必讀?肯定是現在的一些言情小說,以及介紹一些如何閱讀之類的書”,前面我就已經在博客中寫過這個,在這里我也不贅述了。
讀這本書呢,讀到后面全是一些不熟悉的書:茶經,內經等。亂七八糟一堆,全是古文。這其實也是怪我自己當初沒能認真學習文言文,以至于現在看到文言文,一個腦袋兩個大。因此到了后面就是一種煎熬啊,就像我躺在床上好好的,突然一個人就在那邊撓癢癢。可不痛快。于是我就只能草草了事,囫圇吞棗了。
也正因此我才寫了下來,聊以慰藉。抒發一下自己的情感:哎呀呀,這TM終于看完了。(爆粗口并無他意,僅僅情感的一種抒發,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