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寒露節氣過后,天氣逐漸由涼轉寒,自然界萬物也隨著寒氣的增長而逐漸蕭落。在這個時節,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需順應自然界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達到養生保健、增強體質的目的。那么,小龍今天就從飲食、起居、運動等方面為大家詳細闡述寒露后的養生要點,趕緊記起來~
一、飲食養生
(一)滋陰潤肺
寒露時節,氣候干燥,肺為嬌臟,喜潤惡燥,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多食用一些具有潤肺作用的食物,如梨、銀耳、百合、蜂蜜等。梨具有清熱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生食、榨汁或燉煮食用。銀耳富含膠質,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可與百合、紅棗等搭配煮成銀耳羹。
(二)健脾益胃
脾胃為后天之本,寒露后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因此應注重健脾益胃??蛇m當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藥、芡實、薏米、南瓜等。山藥具有健脾益胃、補腎固精的作用,可清蒸、煲湯或煮粥食用。
(三)少辛增酸
在飲食上還應遵循“少辛增酸” 的原則。辛味食物具有發散、行氣的作用,過食辛味易導致人體出汗過多,耗傷陽氣。而酸味食物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能收斂肺氣,防止肺氣耗散太過。
(四)適時進補
寒露是進補的好時節,但進補需因人而異,不可盲目進補。對于體質虛弱、易疲勞、抵抗力差的人,可適當食用一些滋補品,如人參、黃芪、阿膠、冬蟲夏草等。但需注意的是,進補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避免過度進補導致上火或其他不良反應。同時,進補也應結合個人的體質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補方式和滋補品。
二、起居養生
(一)早睡早起
寒露后,晝短夜長,自然界的陽氣逐漸收斂,人體的陽氣也隨之向內收斂。因此,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早睡早起,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可使人體的陽氣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滋養,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有利于身體健康。
(二)注意保暖
寒露后,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增大,應注意及時添加衣物,做好保暖工作。特別是要注意頭部、頸部、腹部、腳部等部位的保暖。腳部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相對較差,且腳部穴位眾多,受涼后易影響全身的健康。因此,可以通過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刺激足部穴位,從而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散寒保暖、緩解疲勞等功效。
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艾葉、老姜、花椒等中藥材提取物制成的泡腳丸泡腳,小分子滲透吸收效果好,可以增強泡腳的養生效果。
不同的藥材功效都不一樣,艾葉具有溫經散寒、祛濕止癢的作用;老姜能解表散寒、溫中止嘔;花椒則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還有需要注意的是,飯后不宜立即泡腳,以免影響消化。
泡腳時,水溫以40 -43℃為宜,過高的水溫可能會燙傷皮膚,過低則難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泡腳時間一般控制在 40分鐘以內,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身體出汗過多,引起不適噢~
三、運動養生
(一)適度運動
寒露后,人體的陽氣逐漸收斂,運動也應適度,避免過度運動導致陽氣外泄??蛇x擇一些較為舒緩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散步是一種簡單易行的運動方式,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慢跑可提高機體的代謝能力,增強免疫力。
運動時間也應選擇適宜的時段。寒露后,早晚氣溫較低,不宜在此時進行戶外運動,以免受涼感冒??蛇x擇在上午9 - 11點或下午 3 - 5 點進行運動,此時陽光充足,氣溫相對較高,比較適合進行戶外運動。運動后應及時擦干汗水,換上干凈的衣服,避免著涼。
好啦~這期養生要點就到這里,寒露后養生應注重飲食、起居、運動這三方面的綜合調養。只有順應時節,遵循自然規律,科學合理地進行養生保健,才能達到滋養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讓我們在寒露這個節氣里,開啟一段健康養生之旅,為迎接冬季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