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父親節,我內心百感交集,感慨萬千。作為三個孩子的父親,隨著他們的成長,我感到自己肩頭的責任日益重大。我還有一個特殊的孩子,那就是我一手創辦的公司——獵聘,前天(2017年6月16日)是它上線六周年的日子,我們公司為此舉辦了隆重的慶典,晚上還有公司內部的同道歌會,平時那些自稱屌絲的程序員一登上舞臺就光芒四射,歌喉婉轉曼妙,讓人刮目相看。
這番景象在2011年獵聘上線的時候是難以想象的。那時,招聘市場已經形成了幾家獨大的局面,很多人覺得我斷無分一杯羹的可能。我們當初也沒多少人,沒幾條槍,有時候公司能有幾天續命的資金周轉就很不錯了,當時誰都沒想到,獵聘能活到今天,從當年招聘行業的一只小蝦米成為今天國內招聘領域的一員大將。見證這個“孩子”的成長,是我最大的喜悅。這個“孩子”也是我最好的名片,讓我臉上有光,心懷感恩。
這份榮光不只屬于我一個人,還屬于我們3500萬個人用戶、50萬企業用戶、以及25萬獵頭用戶。是他們對我們不斷的支持,才讓獵聘有了今天,有了可以暢想的美好未來。他們中不少人是看著獵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有不少用戶和獵頭自獵聘上線六年來,一直都在使用獵聘的產品,這是對我們最長情的信任。
2.
獵聘是做獵頭起家的,我也親自做過獵頭,見證了過去十年國內獵頭行業的發展。以前獵頭對于大多數職場人而言是一個潛伏著的獵手角色,像個隱形人,人們覺得獵頭很貴,接觸的都是高精尖人才,也離自己很遠。很長一段時期內,獵頭被企業視為挖墻角的人,企業對他們的防范大于肯定和欣賞,因而獵頭的整體地位也不夠高。
獵聘從上線的那一天起,就有獵頭的基因。當時的招聘平臺都是B(企業)+C(求職者)的雙邊模式,我們在獵聘的平臺上引入了獵頭的角色,形成B(企業)+H(獵頭)+C(求職者)的多邊模式,從一開始就打破傳統,做出了具有明顯差異化的特色。
我們不但要與眾不同,還要從根本上改變獵頭的狀況。我們將自己定位為中高端人才職業發展平臺,有著跟獵頭類似的目標,即我們的目標人群都是每個層次的上游。這部分人越往上走,求職行為越被動,越難被傳統招聘網站做廣告的方式所打動。
他們需要的是你主動出擊、提供精準服務,這就是我們所提倡的獵頭式的招聘模式。通過不斷的嘗試,我們終于于2015年在國內招聘領域率先打通招聘閉環,研發出一系列獵頭式的招聘產品,將獵頭服務平民化,提升了招聘的效率和體驗,增加了獵頭收入,不僅讓一些小的獵頭公司起死回生,還助力整個獵頭群體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了解和認可。
3.
今天,我們已經培育出一個豐富的招聘生態系統,囊括了企業、求職者、獵頭、老板等諸多與招聘息息相關的角色。在這個系統內,每個角色之間都能相互聯動,還可以自動造血,建設好自己的小生態。
在獵聘自身的生態圈,給我們造血的是每一位員工,我們互相稱為同道人。獵聘的每一次進步、升級,都離不開同道人的付出和使命感。他們為了完善每一個細節,總是死磕自己,追求極致。即便是我們內部同道歌會的一個賽制程序,我們的程序員都要通宵達旦設計、測試,從無半點馬虎。
正是由于他們的努力,獵聘現已能做到每年給HR推薦超過1200萬份簡歷,每年給候選人推薦高達5億次以上的職位機會,每天產生超過1億條行為數據。這些積累讓大規模的機器學習和智能人崗匹配成為可能,可將招聘效果和體驗推進到更高的段位。
2017年對我和獵聘而言都是一個承上啟下之年。上一個五年,我們完成了整個招聘閉環鏈條的構建;下一個五年,我們要立足大數據開展行業分析和產品布局,為人力資源領域帶來更多變革性、創新性的成果,讓我們每一位業務伙伴和同道人天天都有唱歌的心情,常常有慶功的喜宴。
雖然36歲的我已是小鮮肉眼里的大叔,對于未來要做的事,我仍然激情滿懷、動力十足。最近流行一句致青春的詩句: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也愿借此致敬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父親節。▲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戴科彬彬有理(ID: daikebin),轉載授權事宜請發郵件至langjw@liep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