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大神采銅的《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果不愧是學霸的杰出代表作,在關于如何度過大學生活中,采銅大神給的建議非常實用。看完之后有種要是上大學那會能遇到這樣一本書該有多好的感慨。
在書中最后一章《每一個成功者,都是唯一的創造成功,而不是復制成功》中講“‘學渣’與‘學霸’都不是好選擇:做一個主動探索的學習者”中提到大學教育的問題,簡明扼要地分析了當今的大學教育現狀并給出了幾點建議。
1.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書中分析了為什么需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一方面,大學的課程跟不上社會的節奏,可能剛剛上大學那會所讀的專業還是很稀缺,等讀完大學四年之后這個專業的人就已經飽和了。
另一方面,高校老師的授課理論缺乏實操經驗,許多高校老師的職稱評判標準都是根據論文的發表情況,而學生最后還是得走出校門,去做應用型的工作。
于是就有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
我們除了被動接受老師的主動性教學,還是要自己跨越老師的教學計劃去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與此同時,還是要用理論結合實際進行多方面的實操,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領悟能力。
同時在深入學習到一定程度的同時,我們還是要多去涉獵周邊的知識來鞏固深入專研的知識,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認知。
想想當年大學的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由于當年的專業是計算機。
對于剛剛接觸電腦的我來說,沿襲高中時候的學習模式,按部就班地跟著老師的步伐走,除了會提前預習,課后復習之外,并沒有去查看更多相關的資料,由于當時經濟所迫也沒有電腦,更不懂得用紙筆去抄寫代碼。
缺乏主動性,動手能力也極其差,是當時的我比較大的問題所在。
如果當年的自己懂得去涉獵更多的知識,也懂得需要更多的實操,更懂得理論結合實際去多做嘗試,現在的自己會是更好的自己吧。
我想,這種思想和理念也同樣適用于出來工作之后的我,從現在開始做起,沒有什么比從行動開始更有說服力了。
2.利用好本校的資源。
按照書中所說的我們要主動去探索知識。但我們要明白并不是讓自己完全脫離本校。
《精進》中還提到“恰恰好利用‘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本校,包括學校圖書館、口碑不錯的老師、以及優秀的同學、學長。”
是的,我們除了要主動探索新知識,還要多與學校口碑好的老師多多學習,學習他們的思維,學習他們對這個社會和當今時代的看法以及傾聽對自己提出的一些比較好的建議和意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我們同級的師兄師姐,同級同學里,肯定有一些特別厲害或者某一個方面特別牛逼的人,我們要積極主動與他們交流溝通,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潛移默化,自己總會有一些小變化,總會有一些小進步的。
3.不要隨意逃課。
在逃課這方面,《精進》里建議低年級的學生不要貿然逃課,除非到了大三上學期把課程基本上都學完了,再考慮有選擇的學習其他課程。
是的,不要貿然逃課。
《精進》一書中提到我們逃課可能的三個原因,一是看到別人逃課受影響自己也逃課;二是不喜歡講課的老師選擇逃課;三是覺得沒必要設立的課程不去上。
書中準確到位地分析了大學生可能逃課的種種原因。同時也大概分析了以上三種原因可能存在的問題,就不喜歡老師不去上課這一點,書中提到,每個老師的授課方式不同,越難的課越想要求老師以滑稽的形式講出來是非常有難度的,所以我們不能因為老師的講課方式就放棄上課。
想起自己當年的大學時光,要是你問我,大學有沒有逃過課,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整個大學時光,除了因為身體不舒服請過一次假,可以全是老師眼中全勤的好孩子。
看完書中的透徹的分析之后,感覺還是很值得借鑒的。因為當年我算是比較晚找工作的,看到別人在積極準備簡歷,我還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在上課。
站在大學的尾巴上其實準備找工作和畢業答辯是比較重要的事情,除了一些專業課之外,其他課程也變得不那么重要了,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有側重點,要分清輕重緩急,權衡利弊地去看問題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
4.利用好互聯網的優質教育資源
在正處于發展興盛的互聯網時代下,我們應該要利用好互聯網上一些優質的教育資源,《精進》中提到了幾個比較著名的學習網站包括世界三大在線課程學院Coursera、Udacity、edX以及MIT(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名校的課程,TED等講座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平臺。
現在的孩子是比較幸福的,處于移動互聯網、自媒體興盛的時代下,如果能夠有效地利用好互聯網,成長的速度是極其快的。
在這樣的時代,生活多了無限可能。就像現在全民寫作的年代,有很多簽約作者都是在校大學生。因為選擇多了,可能性就多了。
所以在大學的你,還是要有效利用互聯網,如果你有寫作夢就去寫,如果你有音樂夢就去追,只要你有能力,互聯網會給你更美好的未來。
5.主動試錯
《精進》一書中提到,大學是試錯成本最低的時期。
出來工作這么多年,想想其實也是如此。
學生時代的時間最多最自由,可以盡情地嘗試各種可能,出來社會之后首先是時間不夠用,每天早九晚九的上班,回到家已經十點多十一點了,根本就沒有什么時間去做其他事情了,周末就算是有空,也只是有限的時間,成本相對而言高了許多。
6.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精進》一書中在“如何解決現實的問題”中提到,不借助書本和搜索引擎,因為你面前的問題是獨一無二的、全新的。你可以大膽提出若干個假設性的求解方向,然后去嘗試,此時失敗是正常的,但你會從中得到意外的收獲。
不論是在進行大膽嘗試還是給自己設置障礙難度時,都要進行獨立思考,因為每次遇到的困難都不會是一模一樣的,需要自己去摸索,去思考,去嘗試,而不是照搬書本的知識,這樣很難形成自己的思維,也很難有較大的突破。
-The End-
很多東西似乎要經歷過才更深刻。
看完《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一書關于給大學生的建議一文,再結合自己出來社工作這幾年的感受,才發現這些建議是最實用不過的了,同時也希望對你有用。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