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陽媽
自從辭職以來,白天基本帶娃。真正屬于我的時間一般在晚上10點半以后,我想學習,還想寫文章,還想回答一些父母的問題。從此走上了熬夜之路,基本夜里2點多鐘才睡覺,一天睡4、5個小時。
一些父母問過我,睡覺那么少也不困嗎?我沒有覺得困。我也知道長期熬夜對身體不好。可是知道自己擁有的時間不多,格外珍惜半夜的時間。這樣持續了2年多,身體知道答案。我以前從來不感冒,現在娃感冒,我也會感冒。今年牙齦出血,有時會頭疼。
任何疾病的信號,我沒有排斥,而是感謝。提醒我要注意身體了,只有身體健康,才能更好的陪伴娃,不成為家人的負擔。
我最近不斷的反省,結婚之后,身體不再屬于我一個人,還屬于家人。倆娃需要我,就拿牙疼來說吧,一直陪伴娃,沒時間去看,還的等娃上幼兒園。我身體有問題,老公就不能安心在外邊打拼,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怎么辦?父母一天天年邁,父母怎么辦?
當我明白只有身體健康,才能給出高質量的愛。所以上周決定以后不再熬夜。
但是已經習慣了熬夜,娃一睡,我就想起來。
我設定了計劃一步步調整。原來每天晚睡,現在改成一周保證4天不熬夜。原來是2點鐘睡覺,我調整到12點之前睡。原來晚上寫文章,需要不斷思考的,現在晚上不寫,改成早上寫。
入睡困難,想要睡覺睡不著,我們大部分人認為是睡眠問題。實際上,大腦有很多事情要做,無意識的胡思亂想,根本沒放空,所以解決睡眠問題,首先把那些阻礙睡覺的事情處理掉。
我的工作都是在手機上進行,所以把手機關了,這樣就會控制自己。娃睡覺了,趕緊洗涑,不再拖拉。又做了一些配合練習。感覺挺有效果。
第一步:放松自己5分鐘。
以自己舒服的姿勢,平躺在床上,頭腦什么也不想,只是關注呼吸,將呼吸頻率降低到每分鐘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慢慢的呼氣,慢慢的吸氣。同時覺察身體哪兒不舒服,按摩哪兒,腳不舒服,換個姿勢,手緊張,握一下拳頭,再放松,肚子不舒服,按摩一下肚子。
第二步:只想睡覺這件事。
以前我媽媽經常失眠,用過各種方法,數數,切洋蔥,躺下放松,泡腳,但是效果都不太好。我告訴媽媽,睡不著是頭腦想的太多,你躺下,一想別的事情的時候,轉移到想睡覺,嘴里默念睡覺。媽媽睡眠改善了很多。我也用此方法,一會入睡了。
經過這周的逐漸調整,前兩天不適應,12點多才入睡。現在基本能在11點多入睡。天天熬夜對身體不好,不熬夜也是成長,一周有一兩次熬夜,問題應該不大。
有些人有晚睡習慣,家人勸說為什么不管用呢?因為勸說道理,人家都懂,知道睡眠充足,才能健康。晚睡背后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有人或許是出于壓力,有人或許是覺得時間太少,有人或許為了和父母對抗,有人或許就是精力旺盛 ,有人或許就是假裝努力。
所以,想要一個人改變熬夜,只有一條,主動意識到,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是對家庭最大的責任,才可能推動習慣的改變。
我現在想的很簡單,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多是為了家人。只有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照顧好家人;把娃照顧好,才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家里有娃,孩子一會要吃奶,一會要尿尿,忙完孩子自己睡不著了,不妨做上邊的兩點練習。看看能否讓自己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