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告訴我們:同學們,你們都在一條起跑線上。同學們,我們人人都是平等的。現在想一想,這些話的三觀歪了十萬八千里。
亦舒說:人生從來都是接力賽,我們卻天真的當成了百米沖刺。
所以我們總能聽老人家會講的一句話就是: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講的道理就是財富是一代代積累起來。如果你出生在最低層,你這輩子基本是爬不到最高層
《史記.陳涉世家》中有這么一句話:王候將相,寧有種乎?其實這是為造反找理由,我們現在去理解其含義則是:從古至今多數人的抗爭無非為的就是改變自己的貧窮,改變自己的階級地位,讓自己過的體面。
貧窮這個詞是刺目且扎心的,在中國,農民階層兒女和城市平民階層則占了中國青年絕大多數,我們一出生,就決定了我們所在的階層,這個社會也會給我們貼上各種標簽,比如:屌絲,窮逼。當我們一旦和窮字掛鉤,這個社會則會給你展示出它最真實的一面。
當你貧窮的時候,就意味著你的生活將充滿著無奈。
焦躁的人群裝飾著浮躁的生活,我來買一雙人字拖。老板一直吹噓人字拖怎么牢固讓我用力扯,我愉快地試了一下確實扯不斷。老板得意地拿過我手中的人字拖,說:"吶!小伙子你不用力怎么行!我扯給你看,吶,要這樣。"于是啪的一聲人字拖斷了。當時風很大,吹亂了老板凌亂的頭發。他說,生活很困難的。
這句話是我無意翻看網易云音樂熱評時看到的,也許大家只是當個段子一笑而過,但在我看來,這句話映射出來的則是現實的無奈與心酸。
生活不是我們所盼望的那么簡單,其實生活中充滿了無奈,太多的無奈充滿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而貧窮則是無奈中透著的一絲絕望。
貧窮到底有多無奈,或許只有窮過,正在貧窮中掙扎的人能明白。
一個月前,奶奶生病住院,小細胞癌,六十四歲。我和父親去醫生辦公室詢問奶奶病情的時候。
醫生說:現在呢有兩個治療方案。
1:做放療,這樣可以延續一年半壽命。費用是幾千一次到幾萬一次不等。
2:保守治療,這樣的話,病人最多八個月時間。如果保守治療的話,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這兩個方案僅供你們參考,我的建議是做放療,具體你們商量,看采取哪種治療方案。
待我和父親從醫生辦公室出來的時候,狹小的過道,父親站在過道良久后說:過幾天,出院吧。
回到病房后,奶奶拔掉氧氣,坐在床上,我問奶奶,怎么不吸氧了,奶奶眼巴巴地看著我說:“這一瓶挺貴的吧,能省一點是一點。”
你看,貧窮最悲哀的地方,是總覺得什么事情,只能拿命擋,在貧窮面前,命比紙還輕薄。
奶奶最后還是出院了,奶奶一遍遍確認著自己是否可以出院,我能明白奶奶對生的強烈渴望,但是,醫院不是慈善機構,這里充滿著死亡,金錢,生與死的味道。
而窮人是經不起任何風雨的,身處底層的我們,平常的時候,看起來溫飽安康,但如果突如其來一場大病或者意外,就會讓我們萬劫不復。因為貧窮,我們根本沒得選擇,能選擇的只是搖一搖頭或者嘆一嘆氣。
貧窮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無奈,但貧窮并非只有無奈。
貧窮也將意味著你將失去選擇愛情的權利。
我在讀《平凡的世界》的時候,孫少安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跟潤葉的事情,我不怪福堂叔阻止,你說我一個農民要娶村支書的女兒,要娶一個人民教師,我這就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有時候我也想別人愛咋說就咋說,我就帶著你結婚,和你過光景,可今天吃一頓飯我就明白了,我一個農民是給不了我心愛人的幸福的......”
孫少安十三歲的時候,就扛起了家里的爛包光景,家里有生病的奶奶,還有念書的弟弟妹妹,孫少安能看到的是無止境的貧窮,他拿什么來給潤葉幸福?而貧窮帶給孫少安的則是面對愛情的無力感。
某一期的《非誠勿擾》中馬諾的一句“寧愿坐在寶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后座上笑。”因此一夜成名,被稱之為“拜金女”。不管是出于真心話,還是炒作自己。但我總覺得沒什么不對。
在動物界,雌性只選擇強者,只有強者才有交配權,人和動物在本質上并無區別,自古以來,都是強者為王,弱者為寇,女人也只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有一個強而有力的依靠,很顯然,弱者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談什么保護身邊的女人呢?雖然錢財不是判斷強者的唯一標準,但的確是很直面的一個標準,而貧窮也將意味著你將失去選擇愛情的權利。
窮是什么?《說文解字》中對窮是這樣解析的。
窮的繁體字結構:上“穴”下“躬”。
穴:表示洞,躬:表示弓身曲體、不自由。
穴+躬,表示人在穴中,無法站直。
一個站不直低著頭走路的人,他是自卑的。
小的時候,對窮和富沒有什么概念。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愈發的覺得貧窮真的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
貧窮帶來的你我差距導致的心理落差,常常讓我感到無所適從。
大年初五,我和姐姐走親戚,一路上我都在問我姐一個問題:你看我鞋臟不臟。因為親戚家很豪華,我生怕自己的鞋踩著親戚家的地板。
前段時間在微信群閑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大學生活費這個問題上,我清楚的記得有一個同學說我很窮呀,當我問到他每月生活費多錢時,他答三千,我一瞬間不知作何回答,他可以把窮說的如此輕松,但是我不行,我是真窮。
有一同學問我見過海沒,我答沒有,他繼續說道:見不到海沒口福,吃不到海產食品。
我說:我不喜歡吃海鮮。我沒吃過海鮮,何談不喜歡。
貧窮,真的能讓人感到自卑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在貧窮這種情況下保持不自卑,而貧窮帶來的自卑感是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
在階層固化的今天,經濟學中著名的馬太效應“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則揭示了這個世界中真實而殘酷的一面。如果你出生在最底層,你這輩子基本跳不出馬太效應這個怪圈。
貧窮意味著我們很多想做的事做不了,但因為貧窮我們就不奮斗了嗎?
路遙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有了這樣的認識,你就會珍重生活,而不會玩世不恭;同時,也會給人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