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更新了,今天就來聊聊我這半年多的自由職業生活吧。
01
就像一個在跑道上奔跑了許多年的馬拉松運動員,突然有一天,想要停下來,走下跑道,去看看遠處的山……
六年前,我在經歷人生中第一場正式面試,面試官微笑問我:“你有沒有什么缺點或者不擅長的事情呢?”
想了想,我回答:“我好像不太喜歡重復性質的工作。”
那個時候,沒有太多面試技巧,換做今天,我大概會說:“我更享受不設限的工作狀態。”
六年后,我擦干凈格子間的每一角,告別曾經好看的和不好看的數據,和同事們說再見,很正式的,決心過一種更有掌控力也更自由的生活。
即使焦慮、不安、跌跌撞撞,甚至可能的拮據;
但也好奇、欣喜、樂在其中,擁有自覺的豐盛。
我開始自己繳納社保,自己制定工作計劃,成為一位自由職業者。
02
當我把80%的時間用來做真心熱愛的事情時,我開始沒那么害怕了。
在辭職前,我已經有一些相對穩定的副業。比如,我在為一家工作室做代運營,可以接到文案和書稿,也在做個人目標管理相關的咨詢工作。
但我還是有些害怕。
因為未知,因為不穩定,因為有所期。
辭職后的第一個月,便接到壞消息,長期合作的工作室要關門了。這家工作室的經營者是一個85后的小姐姐,大學畢業留在北京,如今決定回家了。
看過我之前的文章的朋友可能知道,去年11月到12月的那段時間,我是有些焦慮的,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在憑運氣做事,收入的下滑,也讓我變得不那么有安全感。
怎么說呢,就像自以為觸手可及的東西,開始變得遙不可及了。
算是一段小小的動蕩期吧。
2020年開始,情況有了一些好轉。我增加了一些收入渠道,又砍掉了一些收入渠道,刪刪減減,留下了自己相對擅長又熱愛的工作,并且預留了更多時間用來學習,用來輸入新的東西。
現在,我的主要工作只有兩件事:① 撰稿(自媒體稿件+書稿);② 咨詢(個人目標管理相關)。
慶幸的是,這兩件事都是我真正喜歡并且愿意深入探究的,而我目前收入的90%也是來源于這個部分,也算是以熱愛為生吧。以后,即便增加收入渠道,也不會偏離一個準則——熱愛+價值。
03
今年年初左右的那段時間,我陸續在一些平臺開設了自己的賬號,嘗試運營自媒體。后來,也收到一些朋友的詢問,問我是不是在做全職博主,做博主會不會有收入,等等。今天這篇文章,也算是一個小小的、但很坦誠的Q&A吧。
① 是全職博主嗎?
是自由職業,但不是全職博主。如果是靠自媒體這部分的收入,大概連社保也交不起啦。
② 做博主可以有收入嗎?
一些平臺會有廣告流量收入(比如頭條),寫一篇爆文,能有小幾百收入。
一些平臺可以接到恰飯廣告,但沒有那么輕松。大概在我小紅書3000多粉絲的時候,就收到過品牌方私信合作(不過當時沒有接)。所以,做博主,哪怕是小透明博主,也是的確可以收到品牌或PR的合作邀請,恰到飯的。
③ 做博主收入高嗎?
直接公布數據:我做自媒體的這幾個月以來,一共接到合作的次數是三次,加上一些平臺自帶的流量收入,平均到每個月的話,就是個零食錢吧……
目前,我每天可以收到1-2條合作郵件,但是大部分真的接不了。比如,三無產品肯定不會用;不了解的領域沒有辦法接;課程類的產品,目前沒有時間試用學習,也就沒有辦法了解具體的學習體驗,也沒有辦法接……
所以,不建議大家孤注一擲去做全職博主。不如作為愛好或副業,分享自己真心感興趣的內容,用心打磨內容,愛惜羽毛,慢慢的,就會被更多人看到,這一定是一個正向循環。
④ 關于自媒體的未來規劃
我更想把自媒體做成一份個人成長雜志,不僅記錄自己的生活,還有更多生活之外的發現,有意識進行新的嘗試;我希望它的內容是真誠的、有力量的;我想學習更多拍攝的技巧,發現生活中的有趣選題;我想通過持續的輸出,來讓自己保持持續的輸入;我想聽到更多聲音,也想被更多人聽到;我想有一天,它可以更有價值、更有分量,我希望自媒體也可以成為我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肯定,但無論如何,內容是我最看重的事情……
04
最近讀完《梵高手稿》,沒有讀到想象中的厭世,反而隱隱地感動。
竟然有人如此純粹地愛著這個世界,如此投入地生活,如此投入的畫畫。
如梵高所說:“我只不過是一個愛自然、愛學習、愛工作,特別是愛人類的人啊。”
能投入地做喜歡的事情,真美好。
希望我們都能以熱愛為生,并且得到好的回饋。
公眾號:銀河系有魚
關于我:手帳 | 閱讀 | 自由職業 | 目標管理咨詢
用喜歡的方式生活,是送給30歲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