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當看到有感而發的場面,腦海里總是會浮現一個小人兒,不停的嘮叨著把我想說的話說給自己聽,然后覺得自己說得真好呀,有時間一定要整理出來,好好寫寫。
然后,興奮了一段時間,就有些淡忘了,當畫面再度出現在眼前時,又想起去爬格子,如此反覆幾次,終于還是想寫,才去真的提筆。
拖延是難免的,有時寫作也需要一鼓作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心中的東西寫出來,清空了再說。然后存了草稿,等隔些日子再回看一次,沒什么大問題,配個圖才敢發。
整體講,文章還是需要脈絡清晰,結構明了的才好讀一些,不然思緒混亂,讀者也會云里霧里。雖然清晰的格式類似,內容卻可不斷調整。
只哀嘆我寫的東西,寫來寫去都可能變成議論文,寫兩個自己的對立觀點,誰也說服不了誰。雖然知道肯定的語氣和論調可能更能引起共鳴,但自己生怕不夠客觀,誤導了讀者,所以寫的東西就模糊起來,變得很難抓住別人的眼球。
不雞湯,不狗血,一碗溫吞的白開水,恰似陳俊生的慫,既不好看,又活得茍且,文如其人,而我也在今天的茍且與明天的茍且中繼續前行。
今天就胡言亂語到這兒吧,晚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喜歡胡言亂語的記得給我留言哈,留言的人多,明兒就專門寫這種,我腦中的奇奇怪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