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錄音,從2小時01分開始,重新聽何清老師在緩慢音樂里,如何把一段毫不相干的文字,變成一段美好世界的愛情故事,對這個世界的娓娓道來,我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我想流淚,我想哭,那是一只無形的手在抓舉著我,能夠體悟我的全部情感和所有感受,全滲透在血液里,多么美好的一個夜晚,我模糊著透過玻璃窗戶,看到窗外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世界,這城市太過紛擾,以至于都不能好好的聽久違的聲音,這樣的感覺真好,受情緒支配,聲音可以跟文字曖昧,妙不可言的關系。這一刻的我是脆弱的,模糊中有一種漸漸被侵蝕,自我消融的感覺,行云流水般的夜色,竟然分外的晴朗。
自從第一次參加提問力學院以來,我總能感到時間的每一秒鐘,從我生命中流失,像握在手中的細沙,你越我的越緊,越感覺到珍貴,可你越抓不住它。這是我第三次來到提問力學院了,每次感想都頗多,上次的筆記還沒來得及整理完,這次又是一堆趕腳的節奏。
關鍵詞:工匠精神
幾年前,從羅永浩演講那里得知的工匠精神,了解老羅的人都知道,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從最初創辦牛博網,到做英語培訓界,后來又開始做手機,在每一行業都做到之最,看過他的書《生命不止 折騰不息》很應景這個關鍵詞,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那種獨自一個人在暗夜里度過的無數黑夜,和陪你度過漫長歲月里,細數著自己的過往,認真的自我觀察反省,傾聽自己真實的發聲,你有多久沒做過這樣的事情?今天聽了何清老師對聲音的執著,在電臺之路慢慢一步一步摸索的成長,為自己真實的發聲,這一刻你做的事是為了你自己,而不是別人客觀上的評價,腳踏實地的做事,不就是最真實的自己嘛?為探求這一系列的過程,默默孤獨的背后,有多少經歷摧殘的往事,對自己的千刀萬剮,那是對藝術品德雕琢,盡善盡美的原則,不就是自我長成的工匠精神嗎?有多少人知道?有多少人做到?又有多少人在堅持?而我呢?
關鍵詞:耐煩
什么是耐煩?我覺得自己在摧殘自己,無法忍受的地步到極致就是不耐煩,反過來講,我可以平心靜下自己就算有再難的事情,無數次的反復練習,磨練自己的意志力。老師突然講到她自己親身經歷的一個例子,凡是做錄播的節目,翻錄的過程是痛苦的,哪怕是一個表情,一種情緒,一種語調不能傳達到位,那就要重新來,這個過程想想我也是夠了。記得自己大二的時候,閑來無事的時候練吉他,無意識的埋下了這樣一種根,后來把這種結果一直延綿到今天現在以至于將來,每次練琴的時候總會三心二意,不能反復的雕琢,總體來說看待音樂的這件事上不夠重視,我的同學在未畢業的時候水平已經能在學校稱霸了,而我永遠記得,每次拿起吉他的時候那種反復反復再反復的痛,是難以復加的,這一點我太有深有體會了。每當別人問起我你唱歌那么好,會不會彈吉他,我很漠然的看自己無數遍,默默的搖一搖頭,在人群里做個觀眾就好,我在想什么時候可以再次拿起吉他,我覺得可以給自己一個掌聲了,下一次,拿起了就不再會放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拿得出手的除了能簡單唱兩句之外,就已經黔驢技窮了~
關鍵詞:藝術都是極致的,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此言一出,我先敬仰老師三分,我也是對聲音很想駕馭的人,想想自己曾經的追求,我的內心活著一個想做歌手的自己,那個自己會每天對自己說,希望有一天能夠站在光彩絢麗的舞臺上,只有一束燈光照在我的身上,我的臺下千千萬萬的粉絲,揮舞著熒光棒,我站在我的最高點,竭盡所能的分享自己的光和熱,全部散發給他們,什么金錢?什么地位?一切的一切都顯得不重要,如果此生很榮幸的有這樣的舞臺,去追隨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我便死而無憾了。從小到大,我一直喜歡音樂,在數不清的過去,有多少次只有和音樂作伴,才可以表達真實的自我。那些默默付出的背后,刻著不為人知的孤獨。藝術都是極致的,那種極致對我而言,是不可雕琢的美,像輝夜如繁星落盡,極致到不能再極致的東西,那究竟是什么呢?我又有多少次這樣的經歷,才可以看到鏡子中的自己,為自己千刀萬剮,十年磨一劍,做好這場準備吧。我的生命還剩下多少?我總能夠聽到這樣的問話,你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那此刻的你會做什么呢?如果是我,恐怕是和最愛的人一起,在屋頂上看星星,從前到后,訴說著彼此完美期待的感情,描述著下輩子跟緣分有關的解釋,細數著繁華落盡,轉眼便塵埃。
你是什么樣的人就會遇見什么樣的人,一個人一個命,你是什么人又是什么命?無數次的捫心自問,一直在探索自我的路上,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感謝有你們,謝謝生命中路過所有的人,你們就像山澗清爽的風,如沒如愛,精心雕琢,跟你們一樣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