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分數&能力”還是“分數or能力”?
2017-02-27 QQ1424570017 選對你的志愿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論語》
【譯文】“不怕沒有職位,就怕沒有盡職的本領。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
自我探索的三大主要任務:
1、找到自己的志趣所在;
2、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專長;
3、充分了解自己的價值觀。
今天分享的是自我探索的第二大主要任務:如何進行能力探索,發現你的優勢,找到你的核心競爭力。用到的工具模型有:
?能力三核KST
?能力提升三階梯
?優勢管理四象限
?成就事件分析
?核心競爭力定位模型
?721法則
?SWOT分析
一、關于能力
能力是能順利、有效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心理條件,如記憶理解能力,體育運動、藝術表演、手工操作能力,溝通、協調、組織管理等社會交往能力等等。通常將職業能力分為以下幾種:
1、言語能力:指對詞及其含義的理解和使用能力,對詞、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能力,以及善于清楚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觀念和向別人介紹信息的能力。
2、數理能力:指迅速而準確地運算以及在準確的同時,能推理、解決應用問題的能力。
3、空間判斷能力:指對立體圖形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之間關系的理解能力,包括能看懂幾何圖形,對立體圖形的三個面的理解力,識別物體在空間運動中的聯系,解決幾何問題。
4、察覺細節能力:指對物體或圖形的有關細節具有正確的知覺能力,對于圖形的明暗、線的寬度和長度作出區別和比較,看出其細微的差異。
5、書寫能力:對詞、印刷物、帳目、表格等材料的細微部分具有正確知覺的能力,善于發現錯字和正確地校對數字的能力。
6、運動協調:指眼、手、腳、身體迅速準確隨活動的作出精確的動作和運動反應,手能跟隨眼所看到的東西迅速行動,進行正確控制的能力。
7、動手能力:指手、手指、手腕能迅速而準確地活動和操作小的物體,在拿取、放置、換、翻轉物體時手能作出精巧運動和腕的自由運動能力。
8、社會交往能力:指善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相互聯系,相互幫助,相互影響。從而協同工作或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9、組織管理能力:指擅長組織上和安排各種活動,以用協調參加活動中人的人際關系的能力。
KST--能力三核
能力有三個核心要素,并稱為能力三核:
知識--Knowledge
技能--Skill
才干--Talent
【K】
知識就是具體掌握的信息,比如公式,方程式,書上的知識點等,這是能力三核的第一核:知識。
知識就是我們懂得的東西,是很難遷移的,需要不斷學習才能得到,知識不一定僅僅來自學校,有更多的渠道可以得到知識:書籍、專業人士的分享、業余培訓等。
簡單的說,知識就是:懂,還是不懂;知道,還是不知道。
但他的重要性往往會被夸大,一遇到困難就去學習新知識來進行彌補,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你可以通過考試、測驗、認證、面試等方法找到它)
【S】
知識不是力量,只有能被使用的知識才是力量。所以不僅要學習知識,還需要鍛煉第二種能力核心:技能——技能的學習比知識的學習不一樣很多,知識的目標是知道正確答案,技能的目標則是熟練。
熟練不像知識一樣,只有知道不知道,熟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接受一開始的不熟練。所以聰明的備考老師的基本技能就是讓學生瘋狂的做題。他們最理解高考的邏輯——高考考的不是知識,而是知識+考試技能。
技能是可以被遷移的,你掌握了一項技能,可以應用在不同的事件上,它與知識進行組合,就會變成很強的職業能力。
技能是動詞,比如咨詢,溝通、聆聽,是分層級的,比如聽就分幾個層級;比如管理能力,在這個公司管理100人的團隊,到另一個公司也能管理100人的團隊;媽媽在家看孩子會時間管理,也能把這個時間管理的技能帶到工作中去。所以技能比知識更重要。
簡單的說,技能就是:熟練,必須不斷反復練習,直到熟能生巧。
(你可以通過績效評估、各種技能量表、實戰演練等方法找到它)
【T】
第三種能力的核心就是才干。才干有來自先天的氣質,也有來自后天的苦練。因為后天要形成才干需要多年的重復練習,所以最好的才干策略應該像根雕一樣——先找到自己先天的才干,然后在之上做細微的后天調整和添加,形成自己獨特的才干。
簡單的說,才干就是:你與生俱來的天賦,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培養出來的,比如幽默感、充滿自信的、慎重的。
才干常常被用來形容人的個性、品質、特征,它可以應用在在生活的所有領域,而且往往都是無意識地使用。
才干的挖掘需要深度的自我探索,它對于職業的最終優秀有很大的貢獻,但單一的才干無法被識別,需要與知識技能相組合。
(你可以通過“成就事件梳理”、“求求你夸夸我吧”等方法找到它)
一起來看一個例子,比如說做菜:
1.知識--菜譜知識,食物搭配知識;
2.技能--刀工技能
3.才干--耐心的
根據美國“全國大學與雇主協會”的調查,美國雇主們看重的能力排序如下:1、溝通能力;2、積極主動性;3、團隊合作精神;4、領導能力;5、學習成績;6、人際交往能力;7、適應能力;8、專業技術;9、誠實正直;10、工作道德;11、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上述能力進行分類:
一、知識類:5,8
二、技能類:2,3,9,10
三、才干品格類:1,4,6,7,11
由此可見,我們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更需要重視培養自我管理技能和才干品格的修行。
二、能力提升策略
能力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STEP1--學習知識,從“無知無能”到“有知無能”,從對某一領域的知識好不了解的情況下,通過學習獲得這個專業領域的知識。
STEP2--固化技能,從“有知無能”到“有知有能”,在獲得相關領域的知識后,通過練習可以固化次領域的技能。
STEP3--內化才干,從“有知有能”到“無知有能”,在掌握此領域的技能后,通過長期反復地實踐可以將此領域的技能內化為才干。
總之,能力的修煉可以用九個字來表述:“學知識,用技能,攢才干。”
【安琪有話說】
721法則
要讓自己的能力快速提升,需要遵循“721法則”,即:70%的能力提升來自于實踐,20%來自于導師的幫助,10%來自于理論學習。
四個能力提升策略:
能力提升清單:
要看的三本書
要做的三件事
要混的三個圈子
三、現在,發現你的優勢
利用技能表能找到自己的技能和才干,但操作性較差,有時很難找,聯系也不緊密。
一個更有效的方法是進行成就事件分析。
01
成就事件是從小到大,在你的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可以是人生中任意時期的事情,但是最好是你工作當中的。所謂的有成就感,并不意味著你一定獲得了社會承認的成就。這個事情可以很大,可以很小;可以有人認同,可以沒人認同;可以能力很高,也可以能力很低。關鍵在于,這件事情是你覺得當時自己拿到成就感就可以了。寫下來之后,很關鍵的一步是,具體地分析每一個事件中體現出來的能力與優勢,最后再做歸納總結。在這些成就事件中,出現的次數最多的能力詞匯,就是你的優勢體現啦。
現在,每人找一位搭檔,兩人一組進行練習。
我們學完能力三核,大家都很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天賦到底有哪些,那今天我們就通過一個練習,來發現我們的能力和天賦,以及如何在我們的生涯中更好地利用他們。
回憶一下自己取得的成就事件,也就是那些自己做過的自認為比較成功或是感覺很不錯的事情。你的成就事件不一定是學習上的,也可以是家庭生活、社會實踐中發生的;也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也可以是一次“悄無聲息的勝利”。成就事件一般應符合以下兩條標準:
1.你喜歡做這件事時體驗到的感受。
2.你因為完成它而感到自豪。
例如:考試成績提升,賣報紙賣花掙零花錢,修理自行車,設計一套服裝,策劃一個生日晚會,募集捐款,英語演講比賽獲獎,獨自一人去旅行,舉辦自己的小型鋼琴演奏會,學會拉丁舞,客服一個壞習慣,獲得校長的表揚,等等。
STAR法則編寫四個成就事件,每個成就事件至少包括:
S(Situation)--當時的形式,面臨的困難和障礙;
T(Task/Target)--面臨的任務、目標,需要完成的事情;
A(Action/Attitude)--采取的行動、態度,具體的行動步驟;
R(Results)--取得的成果,對成果量化評價。
四宮格圖示
1.我們準備一張白紙,從中間對折兩次,將白紙分成四個相等的部分,在左下角寫上數字1,左上角寫2,右上角寫3,右下角寫4,數字代表時間順序。
2.我們要在這張紙的四個方格中,用圖畫的方式,畫出你人生中最有成就感的四件事情,也就是成就事件,要按照時間順序來畫。
3.請注意,你畫畫的技巧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成就事件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4.還需要提醒各位,成就感并不一定是獲得了社會承認和別人的認同,關鍵是你感覺當時很有成就感就可以了。
利用Saw法則進行分析討論
兩人一組,互相進行分析討論,分析成就事件中你都運用了哪些能力?按照能力三核--知識、技能、才干進行分類,看看哪些能力被使用的頻率較高?將這些能力按優先次序進行排列。
02
求你夸夸我
有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求你夸夸我”這個方法是借用旁觀者的視角來看清自己的優勢。怎樣操作呢?你可以給熟悉自己的人發郵件或者發微信,請對方回答如下問題:
“在您眼中,我最優秀的地方是什么(是某種性格、某種能力、某種品質……)?為了幫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請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
為了保證良好的反饋效果,強烈建議不要群發信息,而是分別單獨給朋友發出去。你可以在郵件或者微信中先夸夸他們,再請他們夸自己。這樣,對方收到你的夸獎會感覺到很欣喜,自然也就會很愿意給你回復郵件啦。而且我在用這個方法的過程中,我還發現,你給對方寫得越具體詳細,他給你的回復內容就會越多哦。
03
借助專業的測評工具
借助一些專業的測評工具來幫助自己發現優勢。例如,有一個測評工具很不錯——《優勢識別器2.0》,既是一本專門介紹各類優勢的書,也是一個優勢測量工具。書中帶有測評密碼,憑密碼登錄測評官網做完測評后,將得到一份個性化的《優勢識別和行動計劃指導》,可以幫助你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發揮自身優勢。測評的結果會得出你的五大優勢,當然最重要的不僅僅是這個結果,關鍵的問題是接下來的你將如何運用和發揮你的優勢。在測評報告中,有一系列的提問可以幫助你深入挖掘優勢,并有具體的行動建議可供參考。
怎么樣,發現你的鉆石的方法我就先介紹這三招啦,如果你還覺得不靈,我還有最后一個大招:那就是:找職場導師獲得專業指導。
蓋洛普公司對于優勢的定義是:通過持續的近乎完美的表現,在特定方面持續地取得積極成果的能力。通常來說,優勢是已經外化出來的一種積極表現,這種表現是被他人所認可的。
因此,基于天賦和優勢的定義,二者之間的關系就變得非常簡單,簡單到可以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即:
這個公式表明:
1)首先,我們的優勢需要天賦。因為天賦是與生俱來的模式、感受或行為,是我們自然而然甚至是不假思索就能做到的事。基于天賦,才能構建真正獨一無二的優勢。
2)但,僅有天賦還不夠,優勢的發展來源于投入。在實踐練習、技能培養和擴充知識方面進行投資,才能更加高效地利用天賦,從而建立優勢,創造價值。
因此,天賦是種子,優勢是結果。
那些沒有形成優勢的人,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就是沒有發現自己的天賦,要么就是即使發現了,也沒有有效投入。
始于天賦,終于優勢
大家知道,多年來,中國乒乓球隊一直稱霸世界乒壇。近年來,我們已經很少看到決賽的兩名對手中出現外國人的情況,大部分都是兩個中國人對決。
我清楚地記得,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隊再次奪冠,那一次是孔令輝戰勝了瑞典選手瓦爾德內爾。
2000年悉尼奧運會,孔令輝戰勝瓦爾德內爾獲得乒乓球男單冠軍
比賽結束后,一名記者問當時的中國隊主教練蔡振華:“能否介紹一下中國隊的訓練? ”
蔡振華說:“我們每天訓練8小時,專練我們擅長的打法。”
記者問:“你能說具體些嗎?”
蔡振華說:“我們的哲學是,如果你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所長,你的優勢就會大的足以淹沒一切弱點。我們的贏球手只打正拍。盡管他不擅于打反拍,但他的正拍勢不可擋,所以仍能穩操勝券。”
所以,世界冠軍的養成同樣遵循了最基本的理念,即投入在自己最大的天賦上,和它死磕,就能創造完美的能力,得到完美的結果。
將天賦和特定領域的知識技能相結合
那么,如何投入呢?具體投入些什么呢?事實上,一個人的優勢是由知識、技能和天賦三個部分構建而成的。
這里的知識指的是所有我們懂得的東西。技能指的是如何讓知識規范化的操作步驟。而天賦就是一種本能的、可被高效使用的思維模式、感受或行為。
因此,在天賦和優勢之間的“投入”指的就是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從而讓天賦找到自己真正可以施展的領域。
例如,一位為病人打針幾乎感覺不到疼痛的護士,她的優勢是這樣構建的——
一位成功和團隊創造出業績的產品經理的優勢是這樣構建的——
進一步總結,知識讓我們入門,技能讓我們勝任,天賦讓我們脫穎而出。
我一直相信,決定我們在一個領域能否成為職業高手的關鍵,往往是天賦,因為知識和技能是所有人都可以學會和復制的,只有獨特的天賦是他人無法復制的。 但同時,脫離了知識和技能,一個單一的天賦也沒法形成優勢。就像我們剛才舉的例子,無論護士,還是產品經理,形成優勢都是知識、技能、天賦相結合的過程。
當然,選擇哪一個領域/行業的知識和技能與我們的天賦相結合,往往與興趣、性格、熱情、機遇等其他因素相關,這篇文章就不再深入。但可以肯定的是,選擇更能發揮我們天賦的領域,加上正確的實踐方法,的確是可以加速我們獲得優勢的。關于這一點我,我們以后會談到。
構建優勢的一般策略
最后,總結構建優勢的一般策略:發現-結合-提升-強化——它也詮釋了“始于天賦、終于優勢”的全部過程。
任何事只要肯努力,我們都能做到80分。所以在沒有做到80分前,先不要談天賦的事!
優勢=天賦× 投入。
是想姚明知道自己打籃球的天賦,但如果他不勤加練習的話,也不會成為籃球高手對吧?
所以,始于天賦,終于優勢,中間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堅持!
胡適先生給人題字,喜歡寫“為者常成,行者常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和“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功不唐捐”原文出自《法華經》。意思是:你付出的努力和功德,從來不會白白地付出,終于有一天,會回到你身上來。所謂功不唐捐,就是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回頭發現自己無意中做了件大事。
所以今天最后送大家的就是四個字:
功不唐捐。
拓展閱讀:
1、《10天謀定好前途》 ,洪向陽
2、《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古典
3、《現在,發現你的優勢》,馬庫斯.白金漢
4、《蓋洛普優勢識別器2.0》,
5、《騎驢找馬》,徐小平
相關鏈接: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何規劃你的學業生涯:
http://mp.weixin.qq.com/s/B8qwl1PDGgA2QLY6p3Ku4Q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如何認識你自己:
http://mp.weixin.qq.com/s/j4sOve8-ax_XoqUbiQEboQ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探索職業興趣?
http://mp.weixin.qq.com/s/cJG5QxefcbpNtUqJ3lFJ0g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職業興趣深度探索(2)
http://mp.weixin.qq.com/s/CZX7J2XKD85D_SS1okfA2A
程達
國家注冊職業生涯規劃師、心理咨詢師
專注高考志愿填報、職業選擇與定位
生涯規劃暢銷書—《選對》三部曲作者
CDP(Career Develop Plan)課程體系創始人
微信號abe-EQ2080 ?QQ1424570017
關注即送大禮包!
第一重禮:近三年高考志愿填報數據庫
第二重禮:生涯規劃自助手冊
第三重禮:高考志愿、職業規劃相關電子書
第四重禮:高情商訓練系列資料
第五重禮:出國留學熱門資料
獲取大禮包的方法:
1、關注微信公眾號;
2、關注歷史消息;
3、得到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