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新年開工4條忠告

一、認真努力,埋頭苦干

認真工作,意味著勤奮,意味著是對工作始終抱有誠實的態度。

我們從心底品嘗到的真正的快樂,就在工作之中。對工作漫不經心,而想從娛樂和興趣中尋求快樂,結果可能會有一時的快感,但決不會獲得真正的喜悅。

如果不能從占人生比重最大的工作中獲取充實感,那么,我們必將感到空虛和不足。

只有在認真努力、埋頭苦干并有所成就時,我們才能體味到其他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真正的歡喜和快樂。

正因為如此,我一直向員工強調認真努力、埋頭苦干的重要性。此外,“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也是我一直強調的理念。

在“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基礎上,再加上“認真努力、埋頭苦干”,才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認真努力,指的是全身心投入某項工作的態度,而這種努力的態度能夠完善一個人的人格和人性。

人生的富足感,源于自己的工作

在我們的世界里,尤其是制造業,有些人被稱為“名家”或“達人”。

他們正是因為傾其一生、埋頭工作,所以才到達了那樣的境界。如果努力不夠,勢必無法成為名家達人。

換言之,名家達人不僅專業水準高超,其心靈及精神狀態也達到了非常崇高的境界。

不僅技藝高超,還能把自身的心靈狀態反映到精美的作品中,讓人感動和觸動。這樣的人才算是名家達人。

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只能通過認真努力、埋頭苦干。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提出異議:“工作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愛好和娛樂也是必要的。”

但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托詞,一些人無法認真投入自己的本職工作,因此把興趣愛好作為替代品,試圖從中獲得喜悅。

只有埋頭于本職工作,從中獲得喜悅才算得上是稱職的企業家。

不管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企業家都要以守護員工、家人和客戶為己任,認真努力工作。這點非常重要。


只有勞動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格

對于領導者的資質,中國明代的著名思想家呂新吾在他的政治學論著《呻吟語》中有所論述。書中說到“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

也就是說,他認為領導者的首要資質是“具備時常深入思考事物本質的厚重性格”。

呂新吾還在《呻吟語》中提出“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換言之,頭腦聰明、才能出眾加上能言善辯,只能算是第三等資質。

為了建設更為和諧美好的社會,必須要起用具備呂新吾所說的"第一等資質"的人(即人格高尚者)來當領導。

然而。人格既非先天稟性,也非恒久之物,人格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有的人生來具備高尚人格,有的人則沒有。

就算生來人格高尚,但能夠堅持一生不變的人卻少之又少。這是因為人格與人所處的周邊環境息息相關。

在不同的環境下,隨著時間流逝,人格既可能朝著好的方向變化,也可能朝著壞的方向變化。

既然人格是如此善變之物,就不能只通過一個人當時的人格水準來判斷他是否適合當領導。

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拔領導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思考人格的形成過程以及完善人格的方法。

我認為,完善人格不能靠知識的習得,而要靠每天的勞動。也就是說,我們通過拼命努力工作,不但能獲得生活所需的物質,還能完善自身的人格。?

我以前常說:“晚節不保之人甚多,而年輕人往往正義感強烈,因此要趁年輕時貫徹正義,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如果在年輕時經歷艱難困苦,并通過努力工作形成了高尚人格,即便到了晚年,也不容易動搖和改變。

努力埋頭工作對完善人格、拓展人生也起著關鍵作用。正因為如此,我一直倡導大家在工作時要“認真努力,專心致志”。

二、改變心態,愛上工作

改變“心態”

我原本也像隨處可見的小青年一樣,興趣多變,不善于將心思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那么,像我這樣的年輕人,為什么在50年這么漫長的時間里能夠一心一意專注于工作呢?

那是因為我付出了努力,我讓自己喜歡上了自己的工作。

只要改變“心態”,每個人周圍的世界就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對于新型陶瓷的研究工作,一開始我并沒有什么興趣。在大學時我專攻的是當時最熱門的有機化學,但我想去的公司不肯錄用我,所以我不得已才就職于松風工業。

這是一家生產絕緣瓷瓶、屬于無機化學領域的企業,而研究新型陶瓷也是被分配的、不得不做的工作。

但是辭職轉行又沒成功,我只好留在這里。于是,我決定改變自己的“心態”。“埋頭到工作中去!”我努力說服自己。

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熱愛工作,但至少“厭惡工作”這種負面情緒必須從心中排除。

開始時,有一半是強迫自己,但不久就變得積極主動起來了,而且喜歡上了這項研究。再后來,就大大超越了喜歡不喜歡這樣的層次,感覺到了這項工作所包含的重大意義。

“天職”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親自制造出來的。

“迷戀”工作

熱戀中的情人,在旁人看來目瞪口呆的事情,他們卻處之泰然

這一點有過戀愛經驗的人都能理解。我年輕時雖說一心撲在工作上,但也不曾忽略過這樣的感情。

在創建京瓷以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星期日,有時我會邀請關系親密的女孩去看電影,看完后送她回家。

本來電車可以直達,但有幾次我故意提議從前一站就下車,邊走邊聊,慢騰騰地走了很長的路才將她送回家。

其實每天工作到很晚,身體應該很疲倦了,然而,走這么長的路我卻絲毫不累,而且還非常愉快,勁頭十足。

“有情人相會,千里變一里”,這句話真實地表達了我當時的心情。工作也一樣,應該迷戀工作、熱愛工作、擁抱工作。

在旁人看來,“那么辛勞、那么艱苦的工作,太可怕了!簡直無法忍受,根本無法堅持。”

但如果你迷戀這個工作、熱愛這個工作,那你就能夠承受,一切都不在話下。

正因為迷戀工作、熱愛工作,所以我就能長期堅持艱苦的工作,一以貫之,無怨無悔。

人就是這樣,對于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辛苦也無怨言,也能忍受。而只要忍受艱苦、不懈努力,任何事情就都能成功。

喜歡自己的工作——僅僅這一條就能決定人的一生,我想這么說一點也不過分。

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一個人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而且,即使進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職位、從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這樣幸運的機會幾乎沒有。

大多數人初出茅廬,只能從“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開始。

但問題是,多數人對這種“不喜歡的工作”抱著消極態度,因此對分配給自己的工作總是感到不滿意,總是牢騷滿腹。

這樣下去,本來前程似錦的人生只會白白虛度。無論如何,必須得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要把“被分配的工作”當成自己的天職,抱有這種心境非常重要。

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腳踏實地,從眼前開始

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往往就像尋找一座空中樓閣;與其追求幻想,還不如先愛上眼前的工作。

只要喜歡了,就能不辭辛勞,不把困難當困難,埋頭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頭工作,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力量。

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獲得大家的好評。獲得好評,就會更加喜歡工作。

這樣,良性循環就開始了。

要想做出成績,首要的就是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喜歡工作,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只要你這么做了,人生就將碩果累累。

三、把自己逼入絕境

即使遭遇困難,也決不逃避。

當你陷入困境、苦苦掙扎時,如果抱有“無論如何也必須成功”的緊迫感,就會發現平時忽視的現象,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人們常說“火災現場的爆發力”這句話。當人被逼入絕境時,只要抱著誠實的態度,正視現實,迎難而上,就能發揮出平時難以想象的力量,絕處逢生。

人往往趨向于避難就易,因此,要時時有意識地把自己逼入后無退路的精神狀態,這樣就能夠催生出連自己都驚訝的成果。

尤其在大環境惡劣的時候,更要謹記這個道理。

為了解決各種問題,我經常“故意”把自己逼入絕境。面對殘酷的現實,不是選擇逃避,而是選擇與問題正面交鋒,故意把自己逼入困境。

《京瓷哲學手冊》里有這么一句話——只要拼命努力,把自己逼至極限,終會得到“神靈的啟示”

當然,靈感源于每個人自身的努力,但我覺得可以認為是神靈看到我們苦苦摸索的樣子,而動了惻隱之心,于是給予了我們啟示。

如果把自己逼入絕境,不但能獲得精神層面的靈感閃現,還能發揮物理層面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超乎想象。

所謂“逼”,即“讓自己全身心投入”之意。心無旁騖地專注于一事一物,是一種精神與意識高度集中的狀態。

不僅如此,如果把自己逼入絕境、埋頭于研究工作,還能產生另一個意義。

竭盡全力把自己逼入絕境,到達了“盡人事”的境界,就能心生“自己已經努力過了”的自豪感,從而進入“待天命”的心境。

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下,周圍企業紛紛倒閉,自己的企業也陷入訂單銳減的窘境。即便如此,自己仍然拼盡全力地埋頭工作。

這種“盡人事”的態度,能讓自己的心態保持平和。

反之,如果沒有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事事半途而廢,那么等到公司倒閉時,肯定會后悔:"早知道那時候再努力一把就好了。”

所以,我們做事時要竭盡全力,到達“盡人事,待天命”的境界。

換言之,“把自已逼入絕境”其實是一種手段,它能讓自己進入“安心立命”的清澈心境。

四、心存浪漫,描繪夢想

在京瓷的創業期,我把自己稱為“做夢的夢夫”,不斷地向員工訴說自己的夢想。至今我仍時刻不忘追逐夢想,保持一顆年輕的心靈。

人生本來就充滿美好的希望。只要能不忘描繪夢想,心存浪漫,秉持積極的思維方式,那么就能開拓未來。

即便在充滿挫折的青少年時代,我也沒有忘卻夢想,始終懷抱希望。我認為,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因為秉持了這種積極的思維方式。

我經常說:“不管遭遇怎樣艱苦的狀況,也絕對不能對自己的人生和企業的將來持悲觀的態度。”

雖然現在面對艱難困苦,但是要持有“今后的人生一定是一片光明!”“自己的公司一定會成長發展!”這樣積極的思維方式。

不能發牢騷鳴不平,不能懷有陰暗憂郁的情緒,更不能怨恨、憎惡、嫉妒。這樣負面的思想,會讓人生暗淡無光。

人生過得幸福的人,都持有積極的思維方式。

即便別人看來是災難般的境遇,他們照樣樂觀開朗,積極面對,甚至把災難看作促使自己成長的機會,因而心存感謝。

抱這種心態,人生就會時來運轉。

世上的一切現象,都是由自己的心靈和思維方式招致的。因心靈的狀態,即思維方式的不同,人生和工作的結果就會發生180度的大轉變。

這是非常單純的道理。對未來抱有希望、樂觀開朗、積極行動,乃是讓工作和人生變得更好的首要條件。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