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大熊 著
聰明與智慧
“聰明是一種生存能力,而智慧是一種生存境界。
世界上聰明的人不多,估計十中有一,而智者更為罕見,估計百里無一。
在現實生活中,不愿意吃虧的是聰明人,而愿意‘吃虧’的是智者。
聰明人與別人做事總能保全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智者更多看重的是長遠利益。
聰明人能把握機會,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出手;而智者知道什么時候該放手。所以拿得起來的是聰明人,放得下的是智者。
聰明多數得益于遺傳,而智慧更多靠修煉。
聰明能獲得很多知識,而智慧讓人更有文化。反過來,一個人知識越多越聰明,而文化越多越智慧。
聰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謂耳聰目明;而智慧靠心,所謂慧由心生。
聰明人喜歡處處示強,超人一籌;而智者則喜歡示弱,含而不露。因為他知道示弱不僅是一種智慧,亦是一種力量。智者常常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情。”
以上這段話很容易理解,就不贅述了,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成功的人不僅僅聰明,更多的是有智慧。
智慧就是30%的聰明加上70%的格局。
有一個朋友,頗為聰明,幾乎無懈可擊,凡事都在計算之中,不曾吃過什么大虧。對事業伙伴如此,對老公也如此,最后就是在離婚的時候也基本全身而退,確實是個聰明人。稍微注意一下你會發現,這么聰明,怎么離婚了呢?這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呢?只能說,小格局上確實獲得了勝利,大格局上卻輸了未來。
隨著信息大爆炸,現在的人都太聰明了,都有很多的知識,各個領域都很精通,但是卻都不太有文化。這也導致了很多企業家的感慨,現在的員工都太聰明了,在自己的權益上寸步不讓,而且隨時盯著更好的機會,一不留神,就又攀了高枝。所以,一個老板對我說:太聰明的人我也不敢用,倒不如用一些資質平平的人,起碼可以踏實用得住。
所以,不聰明的人還是有救的,只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恪守自己的內心,不去亂占便宜、多吃虧,還是有前途的。聰明的人大部分還是在給有智慧的人打工。聰明人天賦好些,加強一下自我修煉,獲得智慧也是事半功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