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的大熊 著
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
這個世界有兩件事最難,一件是賺別人兜里的錢,一件是改變別人的觀念,前者似乎還容易些。作為曾經的專業辯論選手,我很早就知道,辯論永遠不可能說服對手,你需要的只是說服評委。所以,我從來不去干那些爭得臉紅脖子粗的事情。我80多歲的姥姥都知道,天天跟我說:“有話對真人說,有飯給真人吃。”換句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
你身邊永遠都不缺跟你講道理的人,也永遠不乏各種質疑你的人。我發現失敗者最喜歡做的事就是通過質疑別人的成績是虛假的,來換取自己心靈上的安慰。似乎這個世界上大家都沒有他明白,都沒有他能干,所以如果他沒有賺錢,那么別人賺錢也是假的。這種人我就稱之為:有才華的窮人。
其實很多時候,有人愿意花時間“教育”你,無論對錯,都是好事。我之前身家幾十億的老板教過我“堅韌耐煩”四個字。堅韌就是做事要堅持有韌性,耐煩就是不管多傻的人跟你說多傻的事情,你都要耐心聽,看看到底有什么學習的價值。我覺得他比我有錢,所以他說的我就聽,這個道理希望大家也懂。
這個標準和古代很不一樣。古代的人才選拔是看這個人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和才華,只要有公平的科舉制度,基本上還是可以篩選出很多人才的。而需要注意的是,那時候有機會受到完整教育的人很少,你有受教育的機會,其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這樣依舊會誕生很多窮酸秀才,比如著名的孔乙己。而在當前教育已經普及的情況下,這樣的人很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我的經驗,這個世界聰明的人很多,不太聰明的人也很多,大多都有好的結果,都能獲得自己的預期。失敗的人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自以為聰明,這實在太要命了。
沒有人能教給你他不具有的經驗,所以當你沒有錢的時候,教別人賺錢還是很困難的。我們最好一直試圖避免自己成為有才華的窮人,而當你開始試圖避免這種角色的時候,開始不再喋喋不休地指點別人,不再去質疑別人的成績或者成功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竟然慢慢有錢了。
意識怕太大,格局怕太小
現代咨詢很發達,基本上天下事你都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知道。這從很大程度上放大了我們的意識,讓我們清晰地知道,又有什么行業崛起了,什么人發達了,又有什么商業模式火爆了、賺錢了。意識是可以擴大的,但格局卻和你所處的高度有關系。換句話來說,之前廣闊的世界需要你站在高處才能看到,現在通過各種媒體就可以看到,但你的高度卻沒有變化,于是出現了矛盾。
很多人都想成為第二個馬云,或者第二個什么人,尤其是有人忽悠我們“ 成功可以復制”之后,創業青年們就更加熱血。他們不知道自己看到的創富故事都是加工后的結果,都認為這個結果是可以復制的,于是大家都紛紛沖出去,結果撞得頭破血流。因為你的廣度夠了,其實高度和深度還差得很遠。
一個意識很大、格局很小的人是很痛苦的,他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卻缺乏實現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是可以實現的。這基本上是目前年輕人的通病,大家都覺得自己會是下一個成功者,對自己眼前的事情卻往往不屑一顧。很多年輕人跟我說:我是要做大事的人,現在只是一個過渡。這讓我想起了那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在古代,見識和格局是統一的,讀書人比農夫一定更了解世界,知道更多信息和方法。而在現代,二者出現了很嚴重的背離,每個人都可以知道天下事,靠見識很難拉開人和人的差距。這時候,格局的重要性就提高了,但格局是做出來的,你必須站到那個高度,才能有那樣的格局。
所以我一直強調的是,我們如何守住自己的內心,發現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格局,而不是在各種意識的信息流中自我陶醉。決定你高度的不是你想做什么事,而是你做成了什么事。
每當你進入一個新領域的時候,你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和心態。比如你賺2000元和賺10萬元時的心態會不相同,格局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而之前想象自己賺到那么多錢的時候,自己要做的和當你已經擁有這些錢后要做的事也會完全不同。因為你不在那個層面,就無法想象在那個層面要做的事。
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眼下的、手頭的事情,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有的事情,可能開始你看不起,但最后爆發的價值,卻可能超出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