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賞今天又迎來了一個周末,早上6點多點,大腦就清醒了。那就隨著清醒的大腦起床吧。
洗漱完畢,熬上稀飯,通讀阿拉丁。覺得此刻生活很美。
實際這兩天一直提不起精神。
一是為兒子長時間用手機不滿意。
二是為爸爸給兒子的精神引領,很欠缺。爸爸在物質上給兒子、給家庭的付出我很知足。在面對兒子的問題時,爸爸也很乏力。有時能鏗鏘有力地給兒子說出一些我不能達到高度的話。但爸爸的方式方法兒子是不接受的,所以讓引導的質量大打折扣。
在日常生活方面,爸爸不能塑造一個在某點上讓兒子佩服的角色,在兒子失落無助時也不愿尋求爸爸的幫助。而在某些方面兒子與爸爸是對抗式說話,當然,那句話對抗完,可能又回到啥事沒有。
這些都讓我不太舒服。
第三,我想與兒子老師見一面,但總有點底氣不太足。我深知,兒子的問題主要是家長造成的,改變也主要在家長。再說,兒子也不愿我見他老師,我只能背著兒子進行。
這些碎碎念牽制著我,高興不起來。
我想:一件件處理吧。
在兒子下午三點多想吃涼皮肉夾饃時,兒子說就吃小區門口的就行了。感賞老公說那家的不太好,直意開車去買回秦鎮米皮肉夾饃。
在兒子出他房間,說作業只剩語文一部分了,基本三四十分鐘就能作完,現在想休息會兒,我說好,我兒子越來越會規劃時間了。
于是,兒子打開電視,邊吃零食邊看。大約半小時,兒子說他喝完這瓶酸奶就去寫作業。我夸兒子:自律性怎這么高呢!媽媽都很佩服你。寫完咱們出去逛。
在4點多,兒子說,他想起來了,還有政治作業,其他作業在小黑板上寫著,政治作業在黑板上寫著。他只抄了小黑板上的,沒抄政治。我說:我兒子只要靜下來,記憶力好的優勢都表現出來了。
兒子說,要么先去逛,回來后再寫政治。
于是我們一起下樓,在下樓時,兒子在他口袋找出兩顆糖、兩粒花生,我們三個在電梯里享用了。感賞兒子會變魔法,變出好吃的。還與我們一起分享。
在下到一樓后,爸爸走樓梯下負一樓車庫。兒子拉著我坐另一電梯下車庫。我們當然快于爸爸先到車庫。兒子出電梯門時,作了個"??"的動作,小心翼翼地領著我走出車庫門,早于爸爸。兒子很滿足。
我們來到桃花潭公園,人較多。只有水域,沒見水鳥,欣賞了一下水鳥留下的足跡。從少量的植被看出了春的氣息。運動器械我們也不大感興趣。兒子提議,向回走吧,我們返航。
路上我又想到兒子坐在寫字桌前玩手機,想到想約兒子班主任的事。我表情木然,兒子問:怎么了,我說:今天沒運動,總覺精力不足。
我無意說到我在課堂上如何鼓勵后進生的事,兒子聽著,附和著。說:他的老師就是木頭。我說:可能是你們學校學生程度要好于我們,大部分孩子學習也很自覺,老師主要抓成績,在鼓勵這方面用力少些。我說:你們重點班更是這樣了,我們重點班也是以學習知識為主,剛才我說的也主要是對普通班孩子的鼓勵。兒子說:嗯。我接著說:我們老師都可會鼓勵人了,好多老師在這方面很善長,你現在好好學,高中來我學校,我們都歡迎你。兒子應聲:知道。
快到家時,我說:我真想見一下你老師,想好好聊聊。兒子說:千萬別見。
回家后,我以繼續要走步為由,下樓給孩子班主任打電話,表達想見一下,老師很客氣,很委婉拒絕了。說自己現在在外面,有事上班后去辦公室說。
實際我知道,孩子目前在學習上很缺自信,沒有成就感。看著班主任及帶課老師在微信群里發的那么長的內容,裝著對孩子們殷殷期望,指導家長在家檢查孩子哪些內容。我知道,一是老師真的希望每個孩子成績都好。二是老師壓力也很大,學校兩個重點班一直在比較成績。
而兒子在我以前的壓迫下,甚至在個別老師"恨鐵不成鋼"的指導下,在緊張的班級氛圍中,兒子對學習的熱情在減少,動力在減弱,成績進入了倒數,回家很大精力轉向游戲。
我理解兒子,只能慢慢來,慢慢消除對學習的阻力,慢慢獲得成就感。
下樓后,我跟爸爸聊了我對他的看法、希望。目前,爸爸如能有效引導兒子,效果絕對不是我能及的。爸爸之所以覺得對兒子乏力,是兒子在成長,爸爸在引導兒子方面是停滯的。爸爸只有自己來學親子教育,如果自己成長的速度超過兒子的成長速度,兒子的問題可能就不存在了。這也是家長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實際爸爸是經常看書的,對歷史人物、年代如數家珍,一有空就看歷史、時政、軍事。在自己與孩子的相處中頻頻卡殼,也沒想著來學點東西。我真希望爸爸也來學習親子教育課程。
剛才兒子告訴我,把作業寫完了,我擁抱了兒子。我說:寫完的感覺好吧!
我再次看了老師的課程,再次鞏固了,一些對我很有用的內容。
今天你這么早就寫完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呢?為什么在時間上有這么大的進步?真是讓我佩服。
只要孩子寫作業就是在強化他的好習慣,啟動新的習慣,弱化以前不好的習慣。家長要去聚焦孩子已完成了作業或部分作業,讓孩子體會到價值感,成就感。
因為孩子目前對自己也不認可,孩子也認為自己沒完成功課很不好。孩子要體會到價值感、成就感,只有來自家長對孩子的認可。
家長要看到孩子完成了部分作業,因為孩子目前也是在克服自己的阻力在學習,孩子在克服自己,來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每天學習的阻力減小一點,對學習的好感多一點。
投射自己好好學課程,領悟課程更多智慧,穩穩接住生活中所有的問題。
投射兒子煩溺網絡游戲,用更多的方式來獲得快樂。
投射兒子越來越禮貌,學會與身邊不同年齡段的人相處,發現生活中更多的美好,開心快樂每一天。
投射兒子課堂上與各科老師同頻共振,享受課堂,課后認真做好每項作業,鞏固知識,獲得成就感,越來越輕松的學習。
投射兒子分清主次,早上輕松起床,輕松開啟每一天。
投射老公越來越智慧,更好地承擔起爸爸、老公的角色,說話降低音調,越來越中聽,在交談中讓人身心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