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8日,是女人的節日;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的節日;8月1日,是軍人的節日。這些日子看似多少與軍嫂有點關聯,卻沒有一個真正屬于軍嫂自己的節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 ? ? ? 在內地軍營,嫂子來隊是一件很平常、很簡單的事兒,但在雪域邊關,高原軍營,嫂子來隊卻成了連隊盛大的節日。在那里,她們有屬于自己的季節——每年7、8月,被官兵稱作“軍嫂季節”。因為孩子放暑假,西藏進入降水期,大多連隊氣候宜人,每年這個時期,便成了嫂子們進藏探親的旺季。
? ? ? ? 嫂子來隊,是苦中有甜的季節。嫂子進藏,說是苦旅一點也不為過,特別是第一次進藏、丈夫在邊防一線的。清爽的季節,當飛機平穩降落,迎著雪域午后強烈的陽光走下舷梯,嫂子們或多或少有一種莫名的感動而熱淚盈眶,雖然遠在邊防的丈夫不能接機而心酸和委屈,雖然出現了高原反應。邊防的路雖然艱險,卻無可阻擋愛的力量。不管遇到多少艱辛,甚至有生命的危險,只要嫂子們走了一趟自己愛人走過的路,看一看他深愛的雪山和陣地,真切地體驗了一把只屬于西藏和丈夫的真實生活,嫂子們無不也想著捧一把高原的云,輕輕地放在丈夫的手心。
? ? ? ? 嫂子來隊,是愛恨交加的季節。沒來隊時,盼著能早日飛到丈夫身邊,但到部隊后,又常常門對空門、獨守空房,碰上丈夫有任務外出執行的,嫂子們少則一兩天,多則一兩個星期地等著,甚至一些軍嫂剛下飛機,還沒趕到連隊,丈夫就已經踏上緊急任務的征程,嫂子不得已獨自返航。嫂子們最害怕探親結束離隊的那一天。剛到部隊,難受的高原反應讓嫂子們覺得日子太慢,但適應期剛過,又覺得和丈夫和兵兄弟們在一起的日子過的太快,還沒過足滋味兒就得走了。這一來一回,嫂子們經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煎熬。但是,每一個嫂子,每一次部隊探親,她們始終保持著幸福和快樂。因為嫂子們深知,這短暫的相聚來之不易,不管多苦多累,嫂子們帶給丈夫、帶給軍營的只有快樂和歡情!是的,不管高原軍人是一棵怎樣的參天大樹,軍嫂們都為大樹撐起一片天!
? ? ? ? 嫂子來隊,是活力四射的季節。嫂子來隊的消息,大伙兒都會樂顛顛地奔走相告,像過年似的打掃衛生、布置房間、美化營區,出奇地勤快。不管來自何處,嫂子們總是捎來一些花種草籽,這個習慣在談戀愛時就有了。空暇時間和官兵一起把荒蕪的地方翻上一遍,灑下種子、澆上水、鋪上薄膜,每日精心呵護。這個季節,對于高海拔來說,正是播種的好季節,嫂子帶來的這些,就是給連隊最好的禮物。和嫂子在一起,兵們的口才出奇的棒,思路出奇的活,表演出奇的到位。不用干部骨干說,那呼號聲震天響、那訓練勁使不完。有時干部骨干磨破嘴皮子都解決不了的問題,嫂子輕吐一句玉語,便輕松化解。因此,嫂子有時在想,這帶兵不像丈夫說的那樣難啊。因為嫂子一來,歡聲笑語蕩漾著整個連隊,連營區里的一草一木都活了。
? ? ? ? 嫂子來隊,是想家的季節。俗語說“老嫂比母”,嫂子來隊的季節,每名戰士都體會得到“軍嫂比母”的情懷。嫂子來隊,帶來了家的溫暖溫馨。都說“80后”、“90后”的軍嫂不會縫補、不會家務,但哪個戰士的衣服掉了紐扣、衣服撕破了口,嫂子都會耐心地繡花似地縫的齊齊整整;誰過生日了,嫂子甚至一邊百度食譜,一邊現學現用地炒出幾個小菜,然后一杯飲料、一曲生日快樂歌,即使沒有蛋糕,但這是兵們最難忘的時刻。在這里,嫂子把連隊當成了家,把五湖四海的戰士當作親兄弟。嫂子來隊,讓整個連隊充滿了別樣的親情味道、家的氣息。
? ? ?
? ? ? ? 高原軍嫂來隊,就是一個季節。這個季節如詩,怎么寫也寫不夠;這個季節如歌,怎么唱也唱不完;這個季節如畫,怎么描繪都不過分。因為,在每一位高原軍嫂的心里,都在默默地守候一個詩和遠方的承諾,她們用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與戍守高原的丈夫同甘共苦,用缺氧的愛和兵丈夫一起守護祖國的邊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