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場景是不是非常熟悉:明明才工作/干活/學習半個多小時,心里卻已經有了一絲倦怠,恰好手機上彈出來一條信息,仿佛是解放的信號,恰逢其時的內心有個聲音在說:"感覺干了好久的活兒了,是時候放松一下了."然后各種花式葛優躺,休完了五分鐘又續上五分鐘,最終刷到百無聊賴所有能刷的信息源都瀏覽了一遍之后才依依不舍的放下手機回到正事上來.
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休息嗎?這種情形下,答案顯然是個大大的NO.
1.經常分不清真累假累
人在越松散的狀態下工作,反而越容易感到疲倦,故而明明才工作了半小時,卻仿佛過了一個世紀.同時內心里不停的有個懶惰的小人在跟自己說:好累啊什么時候能歇一會兒.而但凡這種情況下發生一個可以中斷手頭事情的理由,都會成為你這匹野馬奔向草原的借口.
回想一下真正面對DDL全神貫注的時候自己的狀態,勁頭十足的連續干活干上好幾個小時都不會覺得疲倦.
因為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奉行及時享樂的主義的.管他活兒干沒干完,先癱會兒再說.內心里總是找一些所謂很累的借口來麻痹自己,久而久之習慣這種狀態之后,動不動一工作就累,就會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癥狀了.
而相應的后果我們都懂,什么臨考前一周學一門,肝ddl肝到凌晨甚至還能感動自己,某個考試沖刺失敗掛了之后追悔莫及等等等等.
所謂延遲折扣嘛,簡而言之,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2.事情只有你回到正規才會變好(Things will only get better until you go back to work.)
先上一幅圖闡述靈感來源:
最愛的MF
我們在整個放松-拖延-掙扎-接著拖延-百無聊賴-痛心疾首的自我良心折磨大戲中,其實大家都很清楚自己是不痛快的,因為,事情沒有做完.像是總有根刺卡在喉頭,飯又要怎么吃得香.
我們總是不停地告訴自己說,我再歇一會兒,狀態再好一點我就回去干活.其實賴在那種躺尸的閑魚狀態,事情不會有任何改觀,這在我們心里是門清的.
Wake up, young lady/lad.
我們只是純粹的想躲個懶,縮回自己的安全區不愿出來.
But you should realize, what you really need shall never be relax before your job is done.
3.請享受無法逃避的痛苦(Please just embrace those pain that you can never run away from)
這是我極少數喜歡的雞湯語句中的一句.
恩高三那年智能手機沒丟之前的壁紙
最深切的體會來源于幾乎每天的體能訓練,當我真正全神貫注,盡力去做每一組動作的時候,我是沒有任何精力去思考其他事物的.腦子里只有我要到極限了嗎,我還可以堅持嗎?可以,然后不斷地在仿佛死了之后,在大口喘氣中又感覺仿佛重獲新生.
一旦你有一次這樣的經歷,你就會醉心于那種專注的決絕的不顧一切的感覺.
因為這種狀態同成長是一樣的,你必須要不停地把自己推到一個不情愿的境地,才有可能往前走.
Only when you push yourself out of that comfort zone can you have a chance to step forward and become better,
難得煮了一碗雞湯,回來說點現實的方法論.總是想著休息一直拖拖拖拖到DDL截止前最后1s心力交猝的人們吶.
你可以設置一個合適的任務內容并限定相應的時間,同時在一整段時間內盡量涵蓋所有必須做完的即使是不愿意完成的(工作).只允許必要的中斷事項發生,比如老板的來電,wc(別帶手機).真正熬過你慣性的那個所謂的疲憊點之后,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
Every pain is just in your mind, so trust me, everything's gonna be much better than you can ever expect to be once you pass that so called tiring point.
真正當你完成了所有工作并且發現效率出奇的高的時候,你大概會有種平添浮生一日閑的快意吧.
You will experience a period as if you are gaining an extra day of this amazing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