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周六一幫朋友約著一起去爬山,我們選擇了一個比較難爬的山來爬。爬到半山腰便沒有路了,山上長滿了荊棘,很難走。我們幾位只顧悶著頭往上爬,走著走著,就被擋住了,只好抬頭觀察一下,后隊變前隊折回來重辟新徑。發現這個問題后,我們商量了個辦法,先抬頭看好路再爬,少走了好多彎路。
? ?通過這件事,我想,登山時經常抬頭看路,可以避免走很多冤枉路,還可提高行進速度,盡快到達山頂。我們在工作當中是不是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呢?有很多時候領著工作便只顧悶著頭往前干,干著干著干不動了,才抬頭發現偏離了目標和方向,甚至忘記了出發點。更有的自作主張改變組織計劃,按自己的想法行事,背離組織意志,造成目標上下不一致。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恐怕就是沒有抬頭看路,進行充分的規劃設計,預見可能出現的問題,統一思想。由此我想到了我們正在實施的高效能人士執行四原則,通過制定最重要目標、引領性指標、建立激勵性記分表、開好問責會議,使組織內部始終目標一致,朝向一致,形成合力。每一次的更新計分表,召開問責性會議,就是提醒我們抬頭看路,調整思路,改變行為,朝向目標。
? ? ?當然,目標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我們可以采取目標倒推法,從結果開始往前推,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或階段目標,設定完成時限,這樣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會享受到一份成就感,增添完成下一個小目標的信心和動力。就如同登山,每走完一段路,便小憩片刻,觀察確立下一段目標,確定路徑,然后披荊斬棘、堅定不疑的走下去。在一次次抬頭看路中,實現目標,享受過程。(2017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