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見大家說,我就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啊,我非常善于傾聽,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讀完這一章,我才知道我們平常的傾聽有多么的糟糕,我們自以為的善于傾聽很多時候是那么討厭和霸道,不可理喻。
為了搞懂什么是合格的傾聽,首先還是先理解什么是傾聽。雖然都是聽,可是傾聽與聽卻有較大不同,聽是聲波傳到耳膜引起振動后經聽覺神經傳送到大腦,是一個生理反應,而傾聽是大腦對這些生化電波沖動重新建構成原始聲音表征之后再賦予意義的過程,是有一個思考和反饋的過程,這就將傾聽從生理反應提升到了一個行為能力層面上了。如果不如此在意這個概念的話,那所謂的傾聽也就變成了心不在焉的傾聽。
傾聽是由諸多元素組成的,包括聽到、專注、了解、回應、記憶。這里包含了主動的行為,將這些主動行為揉合到一起才會形成有效的傾聽,有效傾聽與無效傾聽的差異就在于反饋的呈現方式。而無效的傾聽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包括虛偽的傾聽、自戀的傾聽、選擇性傾聽、隔絕性傾聽、防衛性傾聽、埋伏性傾聽、魯鈍的傾聽。這些傾聽初聽起來似乎我們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可是細想一下,生活中我們總是在應驗著這里面的某些場景和反應,比如說自戀性的傾聽,我們總是不經意間就把主題轉換到我們感興趣的話題上面,然后自己開始滔滔不絕了,或者經常只是魯鈍式的傾聽,只去聽取對方表面上的言語,而根本不去分析和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正是這些錯誤的無效的傾聽,造成我們在溝通上的問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真的并非是有意進行這種無效的傾聽,我們大多時間里是沒有意識到或者受到其他影響,這些影響因素包括超負荷的信息、心不在焉、飛快的思想、費力、外在的噪音、錯誤的假定、缺乏明顯的益處、缺乏訓練、媒體的影響等等。為了避免這種無效的傾聽,我們就需要了解這種技巧,并時刻能夠注意到。例如少說話、擺脫注意力分散、尋找關鍵的意思等方法。
一個優秀的傾聽者,需要除了避免無效的傾聽之外,還應該學會一些正確的反應。作者羅列了很多不錯的反應類型,例如借力使力,通過問話的方式來鼓勵對方的話題,溝通過程正確的釋義等。關于釋義是常常會使用到一種反應技巧,釋義就是以你自己的字詞重述剛才說話者的信息內容而并不增添任何新東西,這種傾聽者將所解讀的信息再重新說一次的做法為釋義或積極傾聽。釋義技巧的成功關鍵在于要用你自己的措詞重述別人的觀點,以便能再一次對信息進行交叉檢視。這種方式非常適合于生活和工作中,可以進一步的確認理解和表達,避免無效的溝通,在使用過程中常常會三種技巧
1. 改變說話者的措詞
2. 從你所接收到的對方信息當中,抓出一個具體例子,來向說話者說明你所了解的程度
3. 反映說話者的潛在寓意
另外,在傾聽過程中,支持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支持時,我們常常要有非常明確的方法,包括同情心、同意、提供協助、贊美、恢復信心等,但要也要明白這其中的技巧和真謗,而非所謂的“冷安慰”,這種冷安慰常常會使事得其反,包括:
1. 否認別人擁有感覺的權力
2. 看輕事情的重要性
3. 聚焦在“彼時彼地”,而非“此時此地”
4. 火上加油的評斷
5. 自我防衛
同時,在支持過程中也要給予正確的回應,注意如下:
1. 對他人內心的掙扎提供支持,但不表達自己贊同或否定的想法
2. 觀察對方對你的支持性回應
3. 要了解到支持也不是永遠受歡迎
在傾聽時,我們也常常會對傾訴者表達的意思進行分析,可是分析也是要適當和講究方法的,需要注意到如下:
1. 在提出解釋時,使用試控性的口氣會比絕對性的口吻更好
2. 你提供的分析應該是要合邏輯性、接近事實的
3. 確定對方的準備度足夠,適合接受你的分析
4. 確認自己提供分析的動機是基于協助,而非借此突顯自己聯盟或顯示對方差勁的
有一些人喜歡在聊天交談的時候給人以忠告,可是忠告并不如想像那么般經常有效,在忠告前需要確定如下四種狀況:
1. 在提出忠告以前,一定要確定你所根據的解決策略信息是正確的
2. 問自己尋求你的忠告之人是否誠心愿意接受
3. 當你所提出的建議行不通時,要確定接受你建議的人不會將罪責怪到你身上
4. 用顧全面子的態度來傳達忠告
下面再說評斷,評斷這個事情確實需要慎用,因為我們畢竟了解的狀況有限,太輕率的做出評斷很容易會造成一些誤會和尷尬,評斷時要注意:
1. 當在困境中之人向你尋求評價時你再提出自己的評價
2. 當你向對方提出評斷時,你的動機應該是真誠、建設性的,而不是為了去奚落對方。? ? 例如:我告訴你這是為了你好這類的話
在最后,傾聽的反應還要注意一些其他因素,包括性別、情境、傾聽的對象、以及自己平時的風格。例如女人更喜歡給予和接受支持性反應,而男人比較缺乏提供情緒性支持技巧,更傾向于提出忠告或轉移話題等等。
傾聽是溝通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其重要性與表達相比有過之無不及,所以能過這章的學習,收獲了許多平時不太注意的內容,在以后的傾聽過程中一定會多加運用,避免誤會和尷尬,做一個真正合格的傾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