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和單位同事一起去了當地的一家特教學校,主要收的是一些孤獨癥兒童,看完后感觸很深,就又接著看了下李連杰和文章主演的《海洋天堂》,想深入了解下孤獨癥兒童,也想看看這些孩子的父母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
一、關于孤獨癥。
孤獨癥,又稱自閉癥,發病率大約在三萬分之一,男女孩大概是三比一或四比一,我們去的學校里,也是男孩居多。
關于孤獨癥,我以前的感覺是這些孩子不愛說話,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后來學校的老師告訴我,不是不愛說,而是不會說,這些孩子缺少語言表達能力,要不是對事情缺少關注,你說你的,他做他的;要不是認準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怎么也改不了,而且有時候情緒會失控,總之,很難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但這些孩子也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容易鉆一方面,對一些事情特別敏感,有一些領域的天才就是孤獨癥;還比如,他們的眼神特別純真,笑起來很溫馨、很打動人。
孤獨癥的兒童又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自己表達感情的方式,我們對他們不了解,但不能否定他們的天真和可愛。
孤獨癥孩子的父母,注定要比一般父母付出更多,承受更多,他們的世界我們未必了解,他們的付出,一般父母也很難體會。
為了呼吁更多人關心孤獨癥兒童,每年的4月2日被定為“世界自閉癥日”,而《海洋天堂》就是講述自閉癥兒童和他父親的一部影片,很真實,也很感人。
二、恩重如山-寫給孤獨癥兒童的父母
《海洋天堂》一開始就是李連杰帶著文章跳海自盡的鏡頭,后來才知道原來李連杰飾演的父親得了絕癥,將不久于人世,而文章是孤獨癥,無法一個人生活,在無法托付、無人托付的情況下,只能是帶他走。
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兩人的自殺計劃沒有成功,回到現實生活,我們才看到孤獨癥是什么樣子。文章的表演很到位,手總是習慣性舉著,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歡說話,非常的執拗,動手能力比較弱,一切都依靠他的父親。當然他也有特別可愛的地方,比如愛游泳,愛歸置東西,非常天真。
作為孤獨癥孩子的父親,注定沒有選擇,注定要付出更多,在他媽媽接受不了現實自殺后,他更是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了14年。
他沒有自己的生活,他的生活就是照顧孩子;他沒有完全放松的時候,多數時候都是提心吊膽;他沒時間、沒精力考慮自己的病情,他只希望孩子能有個好的歸宿。
他怕孩子將來一個人無法生活,于是一遍遍教他一些生活常識;他怕孩子不習慣沒有他的生活,于是背著個海龜殼,一遍遍告訴孩子,爸爸將來就變成了海龜,你看到海龜,就是看到了爸爸。
當然影片中也有很多溫暖的地方,比如文章飾演的大福在父親去世后,突然長大了很多,很多事情雖然做的比較慢,但總是在一點點進步;還比如,很多人關心著大福,給予他很多幫助。
有時我也在想自己,真的差很多,對自己的要求不嚴格,對孩子的關心不到位,遇到事情,真正能承受多少,又能負擔起多少,是否應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盡更多的心,用更多的力,和她一起成長,留下更多的回憶呢?確實還有太多的功課要做。
愿所有孩子健康成長,愿所有父母付出終有回報。
end。謝謝閱讀,天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