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邁克爾.哈默的話說,流程是端到端的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活動串連接。流程首先是端到端的,什么是端到端?就是從源頭始發到結束消亡。除此之外,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客戶既有內部客戶,也有外部客戶,既有上游客戶,也有下游客戶,核心在價值創造。那價值又是什么?就是圍繞對象的QCDS。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流程是一系列活動的串連接。所以我們講的流程再造,就是基于客戶價值創造的業務活動的RECS。
截止今年,公司已經陸續打了3年的流程戰。在流程這條路上,毫不夸張說,走在了大部分制造企業的前端。對于企業來說有哪些核心流程呢?
首先,直接面向客戶的是LTC交付流程,從商機到回款。前端是MTL流程,其次是訂單開發流程(解決1→N的問題),中段是OTD訂單履約流程,后端連接著ITR售后流程,直接為客戶創造價值。
其次,是面向LTC的另外2條核心流程,上面是產品開發IPD流程,下面是供引ISC流程。一個通過制單與LTC交互,一個通過采購與LTC流程交互。
最后,是基于企業經營的戰略與執行流程,通過績效牽引、支撐企業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客戶為導向,獲取商業成功。
以上,為制造型企業經營的幾條核心流程。要做好企業的流程建設,不僅要端到端梳理這幾條流程,核心還要弄明白幾個問題:
1、流程服務于客戶價值創造:比起傳統企業以股東收益為價值,強調的是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是【深淘灘、低作堰】的體現,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同時,收取合理的利潤與費用。這也是生態圈,價值鏈一體化卓越發展的前提。從政治上說,符合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
2、流程決定績效:當前績效有很多種模式,KPI、KOI甚至OKR,強調的是個人、團隊績效。這幾種績效模式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但是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會導致企業內部門墻加重,大家都以個人績效為牽引,往往忽視了企業的整體績效;與之對應的,企業更應該關注流程績效,把流程績效嵌入到組織命脈中,為企業的流程效率、質量負責;
3、流程決定組織:組織模式有很多種,現在最普遍的就是韋伯的科層制。無論企業還是政府,無不例外。同績效一樣的,這種組織模式,會導致企業大量的內卷,部門墻厚重,大家各自為政,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企業效率低下,機構、人員冗余,成為一個龐大的臃腫型組織。近年,很多企業開始嘗試流程型組織建設,以流程為綱,配套組織建設,讓每一個職員在流程中找到位置。再配合流程績效、流程變革,不斷ECRS重構,提升業務能效;
4、流程決定IT: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設數字中國的大背景下,IT關系國家,企業的命脈。很多企業大力推進IT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甚至出現不上系統等死,上了系統找死的尷尬局面。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把IT看得過重。IT的本質就是一種工具,是對業務的固化。因此,企業IT的建設,應該基于業務流程。脫離業務流程做IT,注定是一條坎坷的道路。
5、流程決定制度:制度是對業務的規范,決定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由誰做的問題。如果一個企業的制度很多,那么這個企業一定會很亂,且怨聲載道。優秀的企業,制度應該是相對簡明扼要的,大部分基于業務的規范,是以IT的形式沉淀進流程之中。在對應的流節,自動觸發留痕,防呆,一建關聯。解決人為主觀判斷的不合理與不公平性。
綜上,這是不同于當時代大環境下的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除以上幾個問題外,還要特別重視流程間的相互影響。為什么這樣講,本質而言,流程同企業組織一樣,不同的流程承擔了不同的責任。如果不能有機處理、正確認知他們的依賴關系,也同樣會導致企業內卷,管理成本增加。
那么應該怎樣做呢?核心是歸位,找到每個流程應有的位置。識別他們的中轉站,找到他們的輸入,輸出以及服務的客戶至關重要。
前文已簡述了幾條流程之間的中轉站,但是沒有講清他們之間的依賴關系。實際上每條流程之間都相互依存,互為輸入輸出,下面概述他們的依賴關系:
1、MTL流程的輸出商機,既可以作為LTC流程的輸入,也可以作為研發IPD流程的輸入;所以MTL與LTC和IPD的中轉站在商機,很多企業并不注重對商機的管理,從源頭上就注定了企業發展的格局,不會太大;
2、IPD流程的輸出SKU,既可以作為LTC流程的輸入,也可以作為訂單開發流程的輸入。所以IPD與LTC和訂單開發流程的中轉站在SKU,這里就出現了另一個重點,就是SKU的管理。他是決定了企業復雜度和競爭力的金鑰匙;
3、LTC主流程的輸出在不同的節點可以作為幾個核心流程的輸入。LTC交付過程中的異常、效率瓶頸、通用性、可靠性可以作為IPD流程的輸入,最終反應到SKU上;物料的質量,周期等要素可以作為ISC流程的輸入,中轉站在采購。同理,LTC的QCDS可以作為后端ITR流程的輸入;
4、ITR流程的輸出是客戶隱形、顯性需求,可以作為IPD(設計規范)、LTC(生產過程規范)、MTL(商機二次獲取)的再輸入,通過ITR形成一個有機的商業生態圈,形成價值鏈一體化卓越發展;
5、ISC流程的輸出可以作為戰略執行流程(供方管理,資源庫管理)、IPD流程(物料選型,反映到SKU上)和LTC流程(訂單評審等)的輸入;
6、戰略與執行流程(績效改進流程)是企業經營的牛鼻子,他的輸出是IPD、LTC、ISC、MTL的輸入,指導IPD的開發及MTL發力的方向。反之IPD、LTC、ISC、MTL流程的輸出可以作為企業戰略與執行流程的輸入,支撐企業戰略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