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边€在孩提從未出過遠門時,因著那些歌詠桂林山水的美文,就對如詩如畫的桂林充滿了無盡的憧憬和想象。幸運的是,這個九月因公有幸與桂林相約。
列車飛馳,窗外,九月的北方已是秋風(fēng)蕭瑟,黃葉飛舞,完成了收獲的黃土地裸露著休產(chǎn)后的蒼涼,路人已是厚衣包裹,抵御著漸深的寒意。一年中十之七八是對寒冷的印象,自然,北方人就要艷羨南方的溫潤美好了。
一夜之間,列車越過了陜西河南,伴隨著并不明艷的旭日升起,車已經(jīng)在武漢境內(nèi)穿行,須臾便抵達武漢站。
北方的秋天是寂寥冷峻、明凈樸素的。晴天,天高遠而純凈,藍得沒有一絲雜質(zhì),太陽熱烈,枯黃的草叢里偶有羊群閑適的吃草,牧羊人棉襖包裹,斜臥陽坡,吼幾句山歌亦或秦腔。陰天時,云層厚重,冷風(fēng)肆虐,少有雨天,冷是凜冽的干冷。南方的秋天是溫潤潮濕、濃艷厚重的,草木依然葳蕤,卻是深厚的濃綠,雨霧朦朧,陽光總籠罩在云霧之中,并不熾烈,時隱時現(xiàn),熱是潮乎乎的熱,滿身都往外滲漏細密的汗粒。
這樣的對比從第二天的惺忪睜眼中就有明顯感覺,車窗外的武漢到處是湖泊、江河,到處是綠意蔥蘢,北方此起彼伏、連綿不絕的山脈已經(jīng)消失不見,平原之上偶有木林覆蓋的小山包、丘陵或者是秀麗俊俏的獨峰林立,溫度也在一路升高,車上的旅客大都在起床的時候換上了單薄的裙裝短褲。
從蘭州沒有直達桂林的列車,我們在漢口要轉(zhuǎn)乘大巴前往武昌車站,再乘坐發(fā)往桂林的動車。大巴車從橫貫長江的二七長江大橋上穿過,浩浩淼淼的長江煙波籠罩,帆影點點,“不盡長江滾滾來”“唯見長江天際流”“大江東去浪淘盡”一句句耳熟能詳?shù)脑娋溆砍瞿X海,原來古人的描述是那么的真實準確,長江的雄渾氣勢唯有唐詩的大氣上口才讓人吟詠的過癮。
武昌、漢口、吉慶街這些遙遠的地名腦海中十分熟悉,是因為有一個時期曾經(jīng)閱讀過湖北作家池莉的好多作品,在武漢短暫停留,匆匆而過,我無法感知到小說中熟知過的那些風(fēng)土人情。小說是俯沉在生活最深處的,需要在生活中細細感知,詩歌卻是升華在生活之上的,因此一面之緣便能讓人有深刻的體驗。
動車到達桂林時,天色已晚,大街已是燈火璀璨,道路兩邊蔥蘢的桂花樹花期初盛,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桂香,想必桂林的得名于此情此景應(yīng)該大有干系。
第三天的行程從一大早開始,導(dǎo)游小韓是個很有特色的苗族姑娘。第一句自我介紹時,她幽默的問大家猜猜她是哪個名族,瞅著她接近100公斤的體型而且又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大家異口同聲回答是“壯族”,小韓笑著說大家猜錯了,其實壯實的她不是壯族而是苗族,苗族人稱朋友的發(fā)音接近于“狗肉”,因此大家可以稱她為“韓狗肉”,大家哈哈大笑,車內(nèi)一片歡樂。小韓告訴大家,別看她胖,不符合漢族人的審美,其實她在苗寨里可是能當(dāng)寨花的,苗族人選寨花要符合三個條件,“腳大屁股大嗓門大”,車內(nèi)哄然大笑。細細一想也不無道理,這里土著的苗人大都生活在條件艱苦的崇山峻嶺之中,腳大便于勞作,屁股大便于生育,嗓門大吆喝起來清晰,不需要跑更多的路途。也許是小韓為活躍氣氛的杜撰,也許確有其事,但幽默的導(dǎo)游為旅途增添了不少的樂趣,讓大家開心游玩,開心了解風(fēng)土人情。
桂林市地處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桂林的喀斯特地貌主要由距今4億~2.5億年前晚古生代海洋沉積厚達數(shù)千米的碳酸鹽巖地層組成。遍布全市的石灰?guī)r經(jīng)億萬年的風(fēng)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huán)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
來桂林就不能不瞧瞧獨具特色的溶洞。
冠巖是桂林洞奇石美的代表之一,地貌特點突出,開發(fā)力度大,是唯一集海、陸、空游覽為一體的立體式巖洞。所謂集海、陸、空游覽為一體也就是既能乘船穿行于溶洞之中,也能乘坐電車或者索道觀賞。冠巖洞內(nèi)左右迂回,深邃陰森,四壁鐘乳石突兀,被歷史沖刷成了各色造型,或似人似物,或似鳥似獸,或成林成景,千奇百態(tài),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其后參觀的被譽為國賓溶洞的蘆笛巖洞內(nèi)也是奇石磷峋,雄偉壯麗,在彩燈的掩映下,景觀迷人,令人目不暇接。更為神奇的是當(dāng)?shù)鼐用窨可匠陨剑浞掷卯?dāng)?shù)貎?yōu)質(zhì)的桂北大米、馨香的桂花和純質(zhì)的漓江水,在溶洞內(nèi)發(fā)酵釀酒,將酒坊藏于巖洞。恒定的溫度、飽和的濕度加之獨特的釀造工藝,汲桂林山水之靈氣,納天地之精華,釀出的三花酒醇凈綿甜,乃酒中珍品,跟桂林的奇山秀水一樣,久負盛名,洞內(nèi)濃郁的酒香味更是沁人心脾。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觀賞完桂林的奇洞怪石,長途勞頓的身體也稍得修整,隊伍便前往陽朔,蕩舟漓江,真正品味桂林的山,漓江的水。
蕩舟漓江,船在前行,水在后移,兩岸山石聳立,形態(tài)各異,奇峰倒影,碧水青山,水在山間,山在水中,碧波盈盈,山影巍巍。偶有鸕鶿掠過水面,驚起一灘漣漪。立于船艄,清風(fēng)拂面,清涼沁人心脾,世間煩擾似乎都會隨風(fēng)飄散,獨留一縷閑適愜意伴人前行。
當(dāng)夜留宿陽朔。
總?cè)丝谥挥?0萬人的陽朔縣風(fēng)光秀美,有漢、壯、瑤、回等11個民族,2014中國最美麗縣名單中, 陽朔以秀領(lǐng)天下美居第一,也有陽朔山水甲桂林的美譽,陽朔縣城距離桂林市65公里,因一條西街而文明遐邇。
夜色籠罩下的西街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叫賣聲、烤涮味、不同膚色人群,讓這里充斥著濃厚的世俗熱鬧。漫步西街,必須得在人群中穿梭。不到一公里的西街,全部用本地產(chǎn)的檳榔紋大理石鋪成,暗青油亮,兩旁是清代遺留的低矮磚瓦房,白粉墻紅窗,透著嶺南建筑的古樸典雅,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鎮(zhèn)建筑模式。白天路過此地時,還是閑適安靜的一方小鎮(zhèn),道路兩旁全是店鋪,但人不是特別多,到了晚上,才發(fā)現(xiàn)這里真的是風(fēng)情萬種,熱鬧異常。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服裝店、手工藝品店、各種手工制作糕點零食店、酒吧、啤酒魚大排檔、燒烤攤……各店鋪門前金發(fā)碧眼者多過黃臉黑發(fā)者,連店鋪的裝修裝飾也是中西合璧,漢語、外語招牌并掛。據(jù)說店鋪內(nèi)的服務(wù)員、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賣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真實與否不得而知。有人說,游覽西街完全是一種體驗——她濃濃的鄉(xiāng)村氛圍中流淌著純正的小資情調(diào),樸素的民風(fēng)里包容著令人驚訝的國際元素。作為中國第一條洋人街,最大的外語角,名副其實的地球村,“西街”引起中國眾多旅游城市、旅游景點的克隆。但莫若說,這里是一個聚集世人繁雜之心的蒸籠,各色情思交融雜匯,升溫發(fā)酵,做成了一鍋顏色味道都熾烈異常的大燴菜。但凡出行者,有逃逸尋找閑適者,有獵奇追尋新鮮者,有人云亦云不知所為者,有縱情山水怡情易性者,有噴吐憤懣調(diào)節(jié)心理者,有寄情偶遇彌補情感缺失者,等等。但陽朔西街,成了一個匯集地,他們都過客此地,成就了陽朔的獨特風(fēng)景。有三五成群,悠閑啜飲者;有大快朵頤,吞食饕餮者;有酒吧暢飲,共話知己者;有昏暗角落,傷神落淚者;有過街踱步,好奇打量者;有暗自驚喜,氣味相投者……陽朔,是繁華深處的逃逸,是逃逸相聚的繁華。
在陽朔,還有一處不能不去處,那就是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
身臨劇場,才能感受到創(chuàng)作的偉大,觀看演出,才能體會到藝術(shù)的震撼。具有鮮明張藝謀特色的大場面、大陣容和唯美視覺效果,山水做舞臺,明月做燈光,水波蕩漾處,漁民們?nèi)鼍W(wǎng)捕魚,對歌起舞,演繹民族風(fēng)情,演繹藝術(shù)盛宴,歌舞裊繞,微風(fēng)拂面,如詩如畫,似真似幻。
劉三姐是廣西的一張名片,是壯族女子的形象代言人,她聰慧機敏,歌如泉涌,優(yōu)美動人,忠貞不屈。在廣西,圍繞劉三姐的歌舞故事傳說典故層出不窮,新中國成立后,電影及歌劇《劉三姐》更是讓她家喻戶曉。近年,隨著旅游業(yè)的升溫發(fā)展,當(dāng)?shù)匾劳械赜騼?yōu)勢,大打名人效應(yīng),著名導(dǎo)演張藝謀親自掛帥導(dǎo)演歷經(jīng)五年艱辛創(chuàng)作,制作完成了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于2004年3月20日首次正式上演?!队∠蟆⑷恪肥且徊恳詮V西桂林陽朔書童山段漓江兩公里水域為舞臺,十二座山峰以及天空作為背景,融合劉三姐山歌、廣西民族風(fēng)情與桂林山水等多種元素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队∠蟆⑷恪芬牙塾嬔莩?,000多場次,觀眾高達300萬人次,而票房收入高達6億元。
秀美旖旎的桂林山水孕育了靈秀聰慧的桂林人,也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地方風(fēng)情,吸引著世人千山萬水來此一睹真容。桂林的山比起北方的山,自有險峻的神韻和靈秀的風(fēng)采。桂林的水比起黃河的雄渾長江的壯闊,自有其纖細柔媚的動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鐘靈毓秀的桂林,聰穎智慧的桂林人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打造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旅游產(chǎn)業(yè)鏈條。在桂林,可縱情山水,可歸隱田園,可獨釣清江,可放歌山野,可沉入繁華,可品味清幽。桂花飄香時節(jié),領(lǐng)略了桂林的風(fēng)情萬種,縱隔千山萬重水,時時猶聞桂花香。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