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推動著商業模式的不斷更新。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產業環境日趨變化,傳統的商業模式正在逐漸被顛覆,使得商業生態圈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概念。于是企業紛紛布局商業生態圈,實現企業運營管理創新,或者是加入一些大的商業生態圈,在互助共生的環境中尋求自身企業的發展。那么,構建商業生態圈是否會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生態圈優勢是否能取代競爭優勢呢?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重新進行思考。
商業生態圈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與自然生態圈相似,每一個處于商業生態圈中的企業都需要有自己的上下游產業鏈,然后形成一個體系,企業之間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如今移動互聯網已經走進人們的生活,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促使消費者朝著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趨勢發展,這些都促進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商業生態系統不斷演進,甚至演進方式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新的商業生態圈中,各種商業模式分工協作,已經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傳統的生態系統是以價值鏈為基礎,上下垂直發展,而新的商業生態系統則是橫向協同發展。另外,在新的商業生態圈中,共創共享模式取代了競爭攫取的模式,持續發展取代了成長衰落模式。
縱觀全球商業的發展,商業生態圈已經是一個歷史的必然性。一個企業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了解互聯網背景下的商業生態趨勢,對商業生態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些內容本書中都有涉獵。另外,在本書中,人們還可以充分理解商業生態圈中的互愛、互助、互惠、共享、共生、共贏等核心理念,從而圍繞核心展開自己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策略。當人們掌握了商業生態圈中的構建要領以及在生態圈模式下的經商策略,更能將大數據作為商業發展的支撐,那么企業想要健康發展就不再是難題。
不同的企業所處的商業生態圈是不同的,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戰略也不相同,但是無論是自己構建生態圈還是加入到別人的生態圈都必須要認識生態圈的規則、掌握一些發展要領。本書列舉了很多成功企業的生態圈構建歷程,并對它們的發展情況進行仔細的分析比較。希望讀者可以從中得到一些經營企業的寶貴經驗,使自己的企業更加出色。
在未來,商業生態圈必定會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而處于這個大環境下的您也一定需要了解商業生態圈的魅力并加以運用。希望您的企業越辦越成功!
編輯推薦:
推薦1: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催生了互聯網商業的崛起。
推薦2:商業生態圈,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使商業呈現出了全新的面貌。
推薦3:商業生態圈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核心理念,正是在這些核心理念的支撐下,商業生態圈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節奏不斷獲得發展。
推薦4:商業生態圈的構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企業慎重決策,有效工作,通過與外界持續有效的溝通才可以完成。
推薦5:在商業生態圈模式下,企業經營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企業要獲得發展,必須要學會在生態圈模式下的經商策略。
推薦6:商業生態圈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大數據是隨著互聯網商業的發展而出現的新的商業要素,大數據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信息流量。
推薦7:商業生態圈已經席卷整個商業,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商業模式。敏感度極高的企業進入整個業界的前列,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在商業生態圈經營模式下快速發展,迅速成長,成為引領時代發展的精英。
目錄:
第一章?互聯網背景下商業生態大趨勢
第一節?分工協作顛覆傳統商業模式?
第二節?互助共生成為未來商業發展的方向?
第三節?互聯網背景下的大都市商業圈?
第四節?實現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第五節?共享經濟背后的商業密碼?
第六節?商業生態化發展是歷史的必然?
第七節?未來企業競爭是生態圈的競爭?
第二章?什么是商業生態圈
第一節?商業生態圈是企業互助的平臺?
第二節?商業生態圈的萌芽?
第三節?商業生態平臺時代的開始?
第四節?商業平臺競爭戰略?
第五節?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
第六節?大連接時代的微信生態?
第七節?微商生態的繁榮發展?
第三章?商業生態圈的核心理念
第一節?互愛之心是商業生態圈形成的基礎?
第二節?互相幫助是商業生態圈價值的體現?
第三節?互惠互利是商業生態圈存在的前提?
第四節?共享是商業生態圈的靈魂?
第五節共生讓商業生態圈的效益最大化?
第六節?共贏是商業生態圈的終極目標?
第四章?商業生態圈的構建
第一節?從企業內部開始生態圈的構建?
第二節?企業領導的選擇?
第三節?網絡安全是商業生態圈的命脈?
第四節?價值創造是商業生態圈存在的意義?
第五節?生態圈治理是其健康發展的前提?
第五章?生態圈模式下的經商策略
第一節?商業生態圈的特點?
第二節?商業生態圈存在的意義?
第三節?商業聯盟的巨大優勢?
第四節?圈層商業的廣闊前景?
第五節?社群經濟的巨大市場?
第六章?商業生態的大數據支撐
第一節?認識大數據?
第二節?大數據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大數據讓生態圈更智慧?
第四節?大數據與信用生態圈?
第五節?如何將大數據“變現”是關鍵?
第七章?經典商業生態圈案例分析
第一節?小米手機的商業生態?
第二節?順豐的物流商業生態?
第三節?萬科的房地產商業生態?
第四節?騰訊的社交生態圈?
第五節?百度的智能硬件閉環生態系統?
第六節?阿里巴巴的商業生態圈?
第七節?汽車之家的汽車生態圈?
第八節?迪士尼的游樂生態圈?
附錄
商業生態圈的特征?
電子商務商業生態圈的構建?
互聯網金融商業生態圈的構建?
影視行業商業生態圈的構建?
精彩試讀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催生了互聯網商業的崛起。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商業模式已經突破了以往傳統的商業禁區,一場全新的商業變革正在席卷整個經濟領域。新的商業生態已經成熟并且不斷向傳統經濟模式發起強有力的沖擊,商業生態在互聯網的支撐下已經展現出新的發展趨勢,科技對于商業的一場變革開始了。
第一節?分工協作顛覆傳統商業模式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革命猛烈地沖擊著傳統的商業模式,正在大幅度地改變著當今的市場特質和消費結構。在傳統的商業模式中,企業注重的是渠道建設、人員促銷以及商品展示,希望通過各種廣告營銷活動擴大品牌和商家的知名度。但是在今天互聯網的驅動下,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被顛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類型的新型商業模式的分工協作。它們是適應“互聯網+”時代特征的商業模式。各類企業成功轉型,不再在產品上競爭,而是在商業思維和模式上展開激烈的角逐。
社群商業模式
這種商業模式是以互聯網虛擬社群為市場目標的商業模式。互聯網的發展促使信息交流越來越便捷,人們已經沖破地域空間的限制從不同的物理空間聚集在同一個平臺上,于是社群就這樣形成了。這些個體之間具有新的共同需求,并且逐漸形成規模。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物質欲望和消費潛能,于是各種不同類型的社群蘊含著極大的消費潛力和市場價值。在這個基礎上,社群商業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關注并且加以應用。
社群商業模式主要是以工具為基礎,以社群為平臺,最終實現商業交易的功能。例如微信最開始只是一個社交工具,是一個提供人們聊天的平臺,但是隨著用戶群體的不斷增多,其中又增加了朋友圈點贊和評論等社區功能,然后又添加了微信支付、手機話費充值、購物等眾多的商業功能,根據海量用戶的多樣化消費需求,各個商家在其中尋找自己的目標群體,形成社群商業模式。
跨界商業模式
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跨行業經營已經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為什么企業沒有通過實業轉型就輕而易舉地在其他行業中干得風生水起,顛覆了傳統的行業呢?事實上,這與互聯網的本質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即用高效率來整合低效率,將傳統產業中比較核心的要素提取出來進行再分配,從而使生產關系進行重構,使整個系統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升。而眾多的互聯網企業就是在這種極速變革中產生發展起來的。因為資源共享、開放,所以企業更加容易獲取傳統行業中的核心技術和產品,然后建立起高效的生態組織系統,更好地運營。互聯網企業可以利用這個良好的平臺直面消費市場和用戶,達到直接溝通的效果,減少了中間很多不必要的運營環節,使得銷售成本大大降低。因此當一個企業進行跨界經營時,能夠迅速捕捉到行業內的關鍵要素,然后進行重構,在該市場中迅速占有優勢地位,實現行業的顛覆。相比較而言,傳統行業會受到既得利益等諸多因素的約束,所以發展上束手束腳難以取得大的突破,但是互聯網企業進入新的行業以后,沒有既得利益,所以也沒有任何顧慮和束縛,可以在該行業進行商業模式和商業思維的創新,并且還能夠對行業中已有的模式進行重構或顛覆,取得較大的成功。
長尾商業模式
長尾的概念最初是由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來的。它主要描述的是在“互聯網+”時代,商品無論是流通還是銷售等各個環節都已經有了非常寬廣的渠道和平臺,生產和銷售的成本極大地降低,甚至到了個人也能承受的地步。同時隨著人們消費欲望的不斷釋放,人們越來越趨向多元化、個性化的商品消費,甚至更加推崇商品定制化的消費模式。這種消費心理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對傳統的大批量標準化的生產模式產生了非常大的沖擊,相比起來,多元化、定制化的長尾商業模式更加能夠適應新型市場的特征,其主要的核心就是多款少量,從而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這種商業模式對運營平臺的要求非常高,企業要降低庫存成本,然后通過強大的平臺為廣大的消費者提供產品或服務。
O2O商業模式
2012年9月的互聯網大會上,騰訊CEO馬化騰提出了基于移動互聯網地理位置信息的新機遇,那就是Online To Offline(O2O)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進行。從狹義上講,O2O就是指線上交易、線下消費體驗。一種是線上到線下,是指用戶在線上預定或者購買,在線下商戶實地享受服務;另一種是線下到線上,是指用戶在線下實體店中體驗商品,然后在線上進行購買。從廣義上講,O2O已經脫離單純的商品交易,而是用互聯網思維去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實現傳統產業鏈的轉型升級,也就是指通過開發共享、平等協作等互聯網思維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深度結合。這種商業模式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線上讓用戶消費更加方便快捷,可以突破空間限制進行多樣化的選擇;而線下消費可以使用戶看得見、摸得著,可以更好地體驗商品,線上線下結合起來可以讓用戶有更加滿意的消費體驗。O2O商業模式的成功運用主要依靠對二維碼的開發和運營能力,因為是線上和線下的關鍵入口,只有通過二維碼用戶才能夠接觸到蘊藏在后端的豐富資源。
免費商業模式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擁有龐大信息量的時代,不斷爆炸的信息促使人們很難將注意力集中到一個信息之上,因此,表現出注意力稀缺的狀態。如何在重要的互聯網企業中獲得用戶的注意力,就成為“互聯網+”時代最主要的核心問題。于是各個互聯網企業就開始通過各種模式來搶奪注意力資源。對于互聯網產品來說,最重要的競爭優勢就在于流量,只有滿足流量的要求,企業才會在此基礎上構建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商業模式,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因此可以說,互聯網經濟就是在吸引大眾注意力的基礎上,把創造出來的價值轉化為贏利。
無論在傳統的經濟形態中,還是互聯網的經濟形態中,用戶始終關注,并且影響消費選擇的就是價格因素,這也是眾多企業相互競爭的根本點。互聯網企業在傳統企業獲利的領域內,通過優質的、免費的產品吸引到大量的用戶群體,然后為這些用戶提供新型的、多樣化的產品或者服務,使得價值鏈產生延伸增值,進而重構原有的商業模式,高效、有競爭優勢的免費商業模式應運而生。
平臺商業模式
互聯網的開放共享性特征使市場和資源得到了無限的擴展與延伸。但是傳統企業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已經完全不能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在這種消費結構和消費心理的驅動下,企業必須要不斷地轉型升級,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和迅速的市場變化。而互聯網的特質正好符合企業的發展要求,于是人們在此基礎上打造出足夠大的商業平臺,將網絡中的各類資源進行整合,然后以合作共贏的宗旨吸引更多的企業和資源加入進來,逐漸形成一個高效的生態系統。這樣一來,企業就不會受到人才、能力、資源等方面的限制,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各類用戶的不同消費需求。
在平臺商業模式的打造和選擇方面,一般的傳統企業和小型的企業不適宜自己打造平臺,而是應該參與到已經構建好的平臺上來,這樣可以直接利用平臺已有市場,去發展自己的優勢資源和獨特服務,深度發掘用戶的痛點,然后創造自己的核心產品,逐漸創造出品牌,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自己創建平臺的較大投資,降低企業轉型的風險。
除了這主要的六種商業模式之外,互聯網企業還可針對自身的發展狀況創建出更多符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總之,如今的商業模式已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創新局面,各種商業模式分工協作,共同贏利,已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使商業生態的發展前景更加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