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一個人的愛情

沒看之前非常期待。結果,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看了一半,沒看下去。音樂、美術、攝影都很贊,但要說兩位男主之間的感情嘛……我真沒看出火花。

看著鋪天蓋地的贊譽,讓我對自己產生了質疑……我一直以為是因為我從沒有過少女心,所以體會不到兩個人間的chemistry。

我又嘗試看小說,還特意找了一個陽光特別好的下午。一樣沒看下去。

小說可能是由于我的偏見。對于這類感情過于泛濫、文字過于精致的小說,我一向敬謝不敏。直到最近,一口氣讀完了小說,才又把電影翻出來看完。(個人認為,這部小說很適合雨天讀,特別是前半段對于欲望糾纏的描述,適合又陰沉又憋悶的雨天。)

故事其實非常簡單。

大海,烈日,蟬鳴。不發生點啥都對不起地中海的夏天。

Elio的父母都是大學教授。父親每年會邀請年輕學者到位于意大利維埃拉的別墅小住,算是對后輩的提攜與關愛。Oliver是被選中的美國學者。他的到來擾亂了Elio的心。想靠近又不敢靠近,想表露心跡又怕拒絕,想愛他又怕他。試探、猜忌、沉迷,一段僅僅為時六周卻終身難忘的初戀。

小說都是以Elio的視角在刻畫整個故事。大段大段的內心獨白,把Elio單戀時的痛苦、對Oliver的癡迷、挑明心跡后的踟躕、熱戀時的狂喜、分別后的懷念,描繪得細膩精致。

“我能夠將自尊輕易丟在他腳邊,只要他愿意彎腰撿起,我將心滿意足而別無他求。

“我甚至想親手殺了他,好讓他知道,他的存在讓我有多困擾。”

作者文字好不好?顯然是好的。每一個小節拿出來看都是極好的。字間充斥的感情、欲望,恨不得將每個讀者淹沒。

如果把小說看成一名十七歲少年的私語,我覺得我可以接受。可如果看成描述兩個人的愛情,一段許多人一輩子都無法擁有的愛情,我認為小說并沒有完成任務。

癥結在Oliver。

Oliver這個角色太單薄了。單薄到兩個人間的相互試探你來我往變成了一個人的獨舞。

Elio一直在猜Oliver的心思。Elio認為,Oliver和他是一類人,他們聰明、狡猾、善于保護自己。Oliver的言行背后的心理,他都明白。這也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最初來歷。后來演化成兩個人間的私密游戲。我是你,你也是我。

“我喜歡我們的心像是在并肩而行的樣子,我們總能立刻猜出對方在玩什么文字游戲,卻到最后一刻才說破。”

Elio在他的獨語中曾提到在這場愛情里,沒有他者。他相信自己與Oliver的感情,是世界的真相。他們懂得彼此、擁有彼此。

“如果這世界有任何真實可言,真實就存在于你我相聚的時候。”

可在我看來,這與其說是真愛,不如說是Elio的意、淫。

在這段感情中,Oliver一開始是他欲望投射的對象。這一點小說里寫得很明白,年輕的Elio先遵從了自己的欲望,然后才深入思考他與Oliver的關系。所以,在小說里,Elio和Oliver上床后,第二天就和喜歡他的女孩上床了。他膽怯了。

Elio在通過旁人確定他與Oliver的關系,也在通過Oliver確認自己對愛情的理解。

后來的桃子戲,Elio對于無條件接納自己的Oliver有了更深刻的感情。

Elio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一名十七歲少年的激情與能量,通過他者,構建起他的世界。初戀嘛,無可厚非。年輕嘛,總是對自己過分關注,對傷害他人心安理得。

愛情多數時候是與欲望分不開的。也無可厚非。

可如果把這種情感定義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真愛,就有些問題了。作為一個十七歲少年的初戀,停留在自己小世界里幻想是正常的。但無論從小說還是從電影看,都不能推斷出Oliver持有和Elio一樣的想法。

反倒更容易看出Oliver的成熟與事故。從Oliver的言語中能推測出來,他的家庭遠沒有Elio的開放包容,他所經歷過的往事,也比活在小別墅里的Elio豐富得多。他這么圓滑、這么招所有人喜歡,都源自他的過往。

Elio父親對在兩人分手后對他說的話,是對的。年紀大了,學會了保護自己,不會再全情投入地去愛一個人。那么,對于年長Elio七歲的Oliver而言,他是否也在逐漸喪失瘋狂去愛的能力?

Oliver可能沒有。但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沒有給出足夠的線索讓我們去判斷。

Oliver的形象那么模糊,因為他只是一個投射、一個影子。電影里Oliver的遠不如Elio出彩也有這個原因在里面:演員能抓住的東西太少了。

在小說里,Elio明確說過,他對Oliver的過去不感興趣,他有現在的Oliver就夠了。但我認為,這對于任何成熟的感情而言,都不足夠。

曾看過梅·薩藤對愛情的描述,“我一直把愛情想象為一次旅行,它的結束就像一個人再次回到自我一樣。激情地愛一個人,價值就在于它把你的自我帶入一場通往陌生地域的旅行。”

對Elio而言,他遠沒有成熟到能體味異域旅行的年紀。從始至終,Elio都活在維埃拉的小別墅里。塔里有音樂、有書籍,還有Oliver。他想象中的Oliver。

“回頭是錯。向前是錯。看開是錯。努力糾正所有的錯。結果同樣是錯。他們的人生就像錯亂的回音,永遠埋葬在封閉的神殿里。

電影的結尾符合我對兩人關系的想象。Oliver在電話那頭,只有聲音傳來,告訴Elio他要和斷斷續續交往了兩年的女友結婚了。沒有前因后果,全由Elio猜測。沒有Oliver的臉,他的表情全由Elio腦補。Oliver的形象從始至終都不是完整的。

掛下電話后,Elio獨自對著鏡頭哭泣,后面在為節日聚會做準備的家人來來去去,與他無關。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小說里有交代,在挑選來別墅進修的候選人時,Elio第一次看到了Oliver的照片。從那時起,Elio就愛上了Oliver。

可以說是一見鐘情。一見鐘情多少都有點一廂情愿。

這只是Elio一個人的故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