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夏日風光,美貌的少年,同性題材,還有古典音樂與雕塑,海德格爾與赫拉克利特,巴赫與李斯特,所有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讓call me by your name看起來,就像是一道品相精致的法國甜點。
作為非原著黨,大概是由于年齡差,之前下意識以為本片的主導人物會是Oliver,導致看電影時心理預設被顛覆不少,帶來許多詫異與驚喜。
導演的碎片化剪輯與大量的生活化場景,盡管讓影片的結構略顯松散,但重要轉折點處理到位,攝影在色彩和構圖上十分考究,仍然造就了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順著這些場景來看,Elio的感情變化其實是非常明確的。
1.巴赫與李斯特
前二十分鐘里,影片對Elio的感情處理其實頗為曖昧。
從一開始那句“鳩占鵲巢”,到在排球場上生氣離開,餐桌上抱怨Oliver傲慢,再到自慰被打斷,在泳池邊偷瞄Oliver,這一階段,Elio對Oliver的態度始終非常模糊,他對Oliver的欣賞與不滿,似乎都只停留在面對新朋友所常有的情緒上。
但在小酒館里,Elio頗驚喜地問Oliver怎么知道這個地方,以及后來透過浴室看Oliver換泳褲的背影,又很顯然在暗示Elio對Oliver的特殊情感。
這一部分始終讓人捉摸不定,像是感受到了一些東西,但很難明確那是什么。
大膽猜測,這一處理是為了表現此時Elio的內心狀態。因為不清晰的不僅是觀眾,還有Elio本人。這個新來的美國人帶來的新鮮感與吸引力讓Elio感到興奮,卻也讓他覺得困惑。
直到用吉他彈奏巴赫的情節,Elio的態度才開始變得明晰。
這里在音樂家的選擇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對比。巴赫的音樂節奏相對舒緩,且嚴謹平穩,與浪漫主義有較大區別。而李斯特作為浪漫主義大師,節奏和風格都十分具有表現力。
Elio回屋后,用李斯特的方式兩次演奏了改編過的巴赫,Oliver卻一直堅持想聽巴赫的版本,Elio戲弄得逞,在Oliver要離開時才彈奏巴赫的原版。
這似乎成了這段感情的一個暗示。在兩人的關系中,Elio顯然是熱烈主動的一方,而Oliver,則注定會回到平穩的生活。
盡管這一場景的情緒十分輕松歡快,甚至可以說是之前所有場景中兩人相處最舒服、也最有火花的一場戲,但接踵而來的,卻是Elio在涂鴉本上寫到,不該說以為Oliver不喜歡巴赫,以及,他認為Oliver不喜歡的是他。
他介意自己對Oliver說過的話,也擔心Oliver不喜歡自己。至此,Elio的態度才逐漸從暗轉明,從模糊轉向明確。
2.赫拉克利特與泳褲
影片中段,Elio翻看《宇宙的碎片》,發現了Oliver夾在書中的筆記,上面寫著Oliver對赫拉克利特思想的理解:“河水的流逝并不意味著萬物變幻無窮難以重現,而是說有些事物因變化而永恒”。
在這一場景之前的兩場重頭戲里,Elio把暗戀者的小心思表現得恰到好處。海灘的夜晚一邊抽煙一邊看Oliver與女生跳舞,此處Elio的特寫給我帶來的觸動大于片尾,極力克制的愛慕與嫉妒幾乎要沖出屏幕。
(必須跑題夸一夸甜茶,此前一直看到他身上甜蜜憂郁又充滿活力的少年氣,但這一幕他所表現的Elio相當成熟,甚至有一絲略陰鷙的病嬌感,看得出可塑性很強,駕馭其他類型的角色應該也沒問題,非常期待以后的作品)
海灘跳舞后,Elio與Oliver之間像是在進行一場你來我往的斗氣,你和奇亞拉調情,我就炫耀和瑪琪亞的好事將成。Elio還十分“好心”地表現得像是要撮合奇亞拉與Oliver,換來的則是Oliver在車內氣憤的指責。
這場斗氣以Elio的主動求和告終,Elio跟隨父親與Oliver一同去了考古現場,并向Oliver伸手言和,工作結束后三人一起游泳,Elio和Oliver在暗夜中高呼彼此的姓名,為后面互換名字埋下伏筆。
而在這一場景之后,便是Elio翻看《宇宙的碎片》,并跑進Oliver的房間拿下他的泳褲,躺在Oliver的床上,這處并不隱晦的性暗示,徹底將Elio的感情展露給觀眾。
隨后Elio看樓下的Oliver時,1st monment驟然響起,節奏歡快、輕松又雀躍,就像夏日貫穿長廊的涼風。這一BGM昭示了Elio此刻的感情變化——他終于確定了自己對Oliver的愛意,此前的不解與模糊統統一掃而空。
結合赫拉克利特的觀點,世間萬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而Elio對Oliver的感情,也正是在不斷的變化中升溫。
3.騎士與公主
不敢開口的騎士與愛而不自知的公主的故事,很顯然讓Elio有了很大的共鳴,受故事影響,Elio在皮亞韋雕塑前向Oliver袒露心聲。開始談話前,兩人分別站在雕塑的兩邊,彼此距離很遠,沒有直視對方的必要,無論對Elio還是Oliver,在這種情況下討論這樣的話題,比坐下來直接告白輕松得多。
但Elio的自白接近尾聲時,兩人已經走到圓形雕塑的終點,再次相聚,Elio再次向Oliver明確心意,試圖躲避的Oliver則無處可躲,被迫直面。
這時Elio已經從騎士角色中跳出,雖然他并不十分確定Oliver的想法, 但對“說和死哪個更好”的問題,他顯然有了確定的答案,也完全變成這段感情中主動進攻的一方,十分強勢地迫使Oliver面對自己的感情。
隨后湖邊的接吻以及屋內那段荷爾蒙迸發的按摩戲碼,都是這一場景情緒的延伸,Elio在十分努力地試圖瓦解Oliver的防線。
不過,Oliver搖擺不定欲拒還迎的態度讓Elio有了些許動搖,Elio分別在接下來的三個場景中問了同一個問題:Oliver去了哪兒。每次的詢問都沒有得到答案,而Elio的情緒也逐漸低落。
盡管從母親口中,Elio得知Oliver對自己的喜歡更甚于自己對Oliver,但這并不能消解Elio的自我懷疑。之前在湖中的戲里,Oliver問Elio為何總喜歡貶低自己,也暗示了Elio性格中的消極與自我否定的成分。
于是Elio坐在樹下等待Oliver的場景,就具有了十分動人又悲傷的美感。Elio含在嘴里的六芒星項鏈,不時遮擋畫面的繚繞白霧,以及將黑未黑的天色,都將等待的時間無限拉長。
到這時,Elio在不斷為兩個人的感情而努力,但Oliver的態度的回卻讓他有些喪失信心。Elio沉浸在自我懷疑的煎熬中,等待似乎沒有盡頭。
4.桃子
關于桃子的戲,應該算是本片真正的高潮所在。
在此前,Elio主動結束了兩人之間的沉默,給Oliver寫信,再次試探Oliver的態度,而這次他的努力終于得到回應。
午夜臥室的戲處理的干脆又美好, 也正是在這場戲中,出現了本片的片名由來,那個著名的互換名字梗。靈與肉都契合的愛情是Elio所渴求的(與面對瑪琪亞的態度對比可看出),而Oliver的“Call me by your name and I’ll call you by mine”,正滿足了Elio的需要。
不過,兩個人真正的靈魂合一,實現在桃子的這場戲中。Elio玩桃子的場景已經不能算是性暗示,而是十分赤裸裸的明示。這顆桃子,某種意義上代表著Elio對自己的厭惡與羞愧,所以他在Oliver試圖吃桃子時努力阻止他,抱住Oliver啜泣,問他自己是不是很病態。
他不愿Oliver面對自己丑惡的一面。
但Oliver接納了桃子,也就是接納了全部的Elio,包括連Elio都不喜歡的部分。他愛他的一切,愛他青春的軀體,愛他高傲又自卑的靈魂,愛他的英勇,也愛他的羞恥。
于是到這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不再僅僅是情人間的小游戲,而是飽含愛意的自我剖白。至此,Elio已經徹底淪陷與這段感情中。
以上算是對Elio感情走向的一個大概梳理,但這部片子除了景美人美BGM美之外,其實也存在一些無法忽視的問題,所以接下來,我就要吐槽了……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Oliver的人物塑造。
因為影片從Elio的視角出發,Elio作為影片的絕對中心,他的家庭背景、愛好、朋友,以及他的想法和情緒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但關于Oliver,多數時候都只是碎片化地透露出冰山一角。
這種手法本身其實沒有問題,只是存在很大風險,稍稍失誤,就可能導致人物缺乏完整形象,甚至自相矛盾缺乏邏輯,極大削弱角色的可信度與飽滿性。
這一問題在Oliver回應Elio感情時表現得尤為明顯。
影片前半部分,Oliver其實是這段感情里看起來較為主動的一方,故意或者偶然地進行肢體接觸,在排球場上捏E的背,在泳池邊聊天,他都表現得十分積極,像是在等待著Elio被自己撩動。
所以從Elio表白開始,Oliver的舉止就變得頗為奇怪。他對Elio的拒絕缺乏可信的理由,而最終對Elio的接納更是轉折得十分突兀,就像是強行在這里插入一個障礙阻止兩個人在一起,而這個不知道是什么的障礙,又不知道怎么地、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消除了。
但這一障礙,似乎又在兩個人共度第一個夜晚后再次出現了。
這樣的處理讓Oliver在后半段一直處于非常別扭的狀態,如果不是看到BJ那場戲Oliver關上門后那個松了一口氣的驚喜笑容,我大概會徹底出戲無法理解Oliver這個人物。
盡管后面導演有隱晦提及社會壓力與Oliver家庭的壓力,但和BJ那場戲一樣,都更像是為這一失誤所做的補救。而且這些補救,都顯得十分單薄難以令人信服。
畢竟整部片子都在竭力弱化同性這一標簽,弱化世俗偏見對同性戀情的阻礙,在Oliver身上加上這樣的設定,實在有些矛盾。
此外,影片對女性角色的處理也非常模糊。除了母親,本片另一個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瑪琪亞,但是看完全片,她的作用實在讓人非常困惑,片尾瑪琪亞的主動和解更是有些莫名其妙。
還有就是影片中部分意義不明的場景和談話,其實十分容易給觀眾造成誤導。譬如出現了兩次的大篇幅關于意大利政府的談話,以及皮亞韋雕塑的特寫,幾乎要讓我以為這部片子有什么政治隱喻了。
不過,這雖然是部不完美的影片,但的確很美。也許導演在電影中透過對布魯埃爾的解讀已經表達了態度,因為“電影不是答案,而是現實的一面鏡子”。
就像巴赫雖然沒有寫過吉他譜,但那六周的美好回憶,卻真實存在著。
這樣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