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雀在后說的就是他們,來看看“陰謀臉”的戲精們怎么不動聲色hold住全場

有這樣一些角色,面上看著平平無奇,沒有什么特別。甚至既不屬于面相兇惡的奸人亦不是偉光正的正派臉,但是看到最后總會讓你發出一種原來如此的感嘆,這就是本期顏技派小水要說到的“陰謀臉”,整個人看起來云淡風輕、不冷不熱,卻能僅用一個眼神就讓人毛骨悚然。一種千帆過后才終于識得他真面目的角色類型。

近的有《軍師聯盟》里的荀彧(王勁松飾),遠的可以想起《潛伏》里的李涯(祖峰飾)。而其中《甄嬛傳》里的皇帝(陳建斌飾)、《偽裝者》中的王天風(劉奕君飾)、電影《嫌疑人X的現身》中的石泓(張魯一)也都用各自獨特的表演,讓觀眾先迷惑、而后驚醒。

暗地里機關算盡的“恬淡”帝王——雍正

在《甄嬛傳》中剛看到陳建斌飾演的雍正帝時,小水是覺得有些不適應的。常態是懶散和游蕩花叢,時常是眼皮低垂,癱坐在龍椅上或后宮各處。難道真的是因為后宮戲要壓低男人戲份的緣故,但就算如此,小水依然不相信影帝級的陳建斌在局里會演個陪襯呀~

果不其然,陳建斌飾演的皇帝是個悶聲不響的狠角色。比如在察覺到果郡王和甄嬛的關系時,這場召回果郡王的戲中,眼里精光盡現,至此觀眾也發現了漫不經心的動作中蘊藏著了大陰謀。慢聲細氣,一手轉著念珠,仍然是斜靠在龍椅上,悠然間就已寫好了果郡王必死的結局。

其實陳建斌處理這類“陰謀臉”的角色技法算是嫻熟。前幾十集中藏著的滿腹計謀,只等著時機到了。還能在偽裝的滿心不舍中略顯無奈的賞你刀子,最終還維護了顏面和盛名。

在小水看來他對這種角色的處理主要是通過一松一緊。懈怠懶散的狀態是松,沉溺女色的假象是松,這讓對手不設防,同時也把觀眾蒙在鼓里。待他在談笑間陰謀已實施完畢時,觀眾就感受到了陰謀中窒息的緊,并且是猛然一緊,至此角色張力畢現。

混跡于鬧市的淡定嫌疑人——石泓

小水剛知道《嫌疑人X的獻身》選擇張魯一出演時就篤定這次肯定有大驚喜。對張魯一的演技早在看《紅色》時就被征服了。只是就算知道他確切的人物設定,還是猜不透他會以什么方式出演。

過長的頭發加上胡子拉碴,無論是在家里亂作一團的桌子旁還是寫滿數學公式的講臺上,甚至放在街道上,你看到的都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中年男教師的形象。

整天佝僂著身子目不斜視地快步走過街道,像是一個自卑的小人物。生活不得志,自己懦弱無什么志氣,凡事都按部就班,是不愿也不敢打破常規的眾生相,就像他每天固定的招牌套餐,得過且過罷了。

但隨著故事展開,他的狠厲和果決也是瞬間迸發的。我們不相信以前頭都不敢抬高的石泓竟是心思縝密的嫌疑人。張魯一的表現是屬于計謀完全隱在心里,典型的喜怒不形于色。他抓住了角色一貫陰沉的感覺,不聲不響的把人引向一個認知的誤區,他是無害的也根本沒能力殺人。然后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給對手致命一擊。

瘋狂外表下藏著算計的革命者——王天風

在《偽裝者》中或許每一個人都知道王天風是一個厲害角色,但是他把自己也算進“死間計劃”里,并且甘愿當一枚棄子是大多數人想不到的。他的雷厲風行可以在處事態度上看出來,正因為他外現的大嗓門、急脾氣,壞都寫在臉上,所以總覺得王天風似乎與不顯山露水的“陰謀臉”并不符合。

事實當然不是如此,劉奕君飾演的王天風確實是瘋狂的,但心思絕不簡單。直到他勸明臺投降都還是藏著自己的計謀。無論是對國民黨的抨擊、自己的不甘心還是無奈選擇的投敵他都是大聲喊叫出來的,看著他依舊熱血瘋狂,所以精明如明臺也沒能猜到他的死間計劃。

如果說前兩位是在隱藏自己實力,以靜制動玩陰謀的話,那劉奕君塑造的王天風就是用動掩蓋心底的細膩心思。外現的驚濤駭浪能看得見,對手也好做防備,所以他心底的算計才最有殺傷力。

在劉奕君演繹王天風這個角色時,他選擇的是外放的表演。他的表演從語言到動作都在加強這個角色的瘋狂、敢做的一面,所以最后留的這一手(用自己的犧牲來推進死間計劃)才讓觀眾意想不到。就像是一直大聲嚷嚷的人,你想當然的以為他沒有秘密,迷惑間就被他根本察覺不到的陰謀困住了。

儒雅外表下暗箭難防的特務——李涯

在《潛伏》中,當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李涯出現時,會有不少人驚嘆這個演員選得好。演員祖峰看上去書生氣很濃,身量又小,面孔還挺和善,沒有以往固化的壞人臉譜。所以觀眾都很期待他怎么去演特務,一個滿肚子壞水的陰謀制造者。

但他剛露面就設計試探余則成,并且在誘捕計劃中害死左藍后,再沒有人覺得他是書生氣了。在與站長商量計謀試探余則成時,就能在祖峰的表演里嗅到危險的氣息。慢吞吞地眼睛一眨說出的卻是殺伐果決的狠話,真像“溫柔刀”。

一面極度謙遜,在眾人面前做足了樣子,另一面卻無顧忌的說出臟話。祖峰飾演的李涯確實是頂著斯文外表干壞事兒,談笑時趁機放倒對手的角色,迷惑性很高。

祖峰飾演這類“陰謀臉”角色,能讓你看出來的是親近、平和,一副與世無爭的靜好模樣。但其實無形之前他就占盡了先機,等你發現自己早已被看透時已經身在陷阱之中了。

收斂鋒芒心機深沉的謀士——荀彧

在熱播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王勁松飾演的荀(xun)彧(yu)也是一個“陰謀臉”的角色。雖然一直給人不冷不熱不咸不淡的狀態,但是關鍵時候無論是曹操還是曹丕都會請他出謀劃策。

荀彧是陪伴在曹操左右的漢臣,就連最稀松平常的察言觀色都是有自己思量的。比如在第十二集中宣讀圣旨這場戲里。剛接到圣旨時的故意放慢動作來等待曹操從座位中起身,接著是有所指的看向曹操,最后在確定了曹操就是故意要站著而絕不會有下跪的舉動后才宣讀圣旨。

看起來像是退隱閑人的荀彧總能恰到好處的避開麻煩,論察言觀色他在《軍師聯盟》里當屬第一。就算內里很有計謀,他也不是陰險小人,反而不卑不亢,還能讓人肅然起敬。原來這種斂去鋒芒,一心為主的謀士就該是王勁松演的荀彧這種樣子。

表面波瀾不驚,內心卻是百轉千回。說荀彧宣讀圣旨中的每一個微表情、內心戲都是妥妥的200字議論文的網友真的不是夸張,演員王勁松也在自己微博中開了這場戲的表演課,有興趣的可以去偷個師。

“陰謀臉”這類角色很難表演,因為角色的設定大多是不動聲色但內心戲豐富的,很考驗演員的演技。如果精明過度就塑造成了奸人形象,但木訥太多就更尷尬了。這類表演更多的是需要演員更在意自己的細微動作和不同眼神的轉換,塑造讓大家難以辨別好壞的陰謀角色。能做到迷惑觀眾這一點,就基本成功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