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22 日,某友人發微信內容大致如下:早上驚聞上大學時候的教導員病逝,享年64歲;良師益友謝世,寫詩句如下:
忽讀噩耗句,淚飛傾盆雨
滴滴相思淚,聲聲泣濕履
紙灰飛白碟,淚血染紅蛾
秋蟬似有情,齊聲奏哀樂
一朝生死茫,思念自難忘
來年清明節,春雨愁斷腸
三載教導恩,欲報難覓人
此去天堂村,應是遍地春
看完之后,心生同感,鄙人上學過程中,也曾有多名恩師相助,早幾年還自卑自己發展一般,不敢相見;這幾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各類曾經幫助自己的人,一 一開始答謝;在幾位恩師面前,也用顫抖的口語,說出心扉之言,感恩之語。于是乎,心氣和順,有空沒空跟恩師聊幾句,真是開心愉快。
于是提筆附言曰:
師恩難忘心悲切,噩耗傳聞淚千行
莫道世間真情少,千古不缺各種恩;
平常人做平常事,唯有各恩銘記心,
但愿人生各如愿,各恩還報在當今。
寫完之后,覺得十分不妥,即刻刪除。今天中飯,跟人聊起,又有人同室親友,遙想幾年前,某父輩親人去世,千里聞訊,也是如此的痛斷肝腸,于是提筆寫下:
忽聞噩耗句,淚飛似傾盆
雙手掩不住,悲聲沖破唇
頓覺天地暗,悲情環繞身
眼前紙灰舞,腦中現英魂
遙思當年景,諄諄銘記心
傷今魂西去,何處報深恩
悲聲難言語,手顫難成文
此后清明節,千里祭慈親
愿大伯,姨媽的在天之靈,能聽到不孝人遲緩的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