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每當你回到家中的時候,老一輩人就會給你講一些道理,滔滔不絕,久不停歇。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老人”都挺愛說,他們會把自己經歷的所有事情告訴你,讓你得知他們曾經犯過的錯,走過的彎路,做過后悔的事,好讓你不要重復他們的一切。
就在最近,我的一個朋友即將打算去別的城市打拼,和我一起聊了聊,他說在這段時間內,他有種深切的感受,“學習真他的媽的重要”,曾經在大學一度沉迷于玩樂,傻乎乎的以為這就是人生,快哉快哉!
因為一次的想法,覺得天天這么玩也不是辦法。所以,就出去報了一個學習班,沒想到這就成為了他在畢業辯論當中最有資本的事情,所有的課題都是自己做的,讓他充滿信心。
他說,以前覺得學習,一點用都沒有,什么知識改變命運都是瞎扯,直到這次的經歷才讓他感覺的知識的力量,也因此,他覺得我最起碼在找工作的時候,不至于有點慌。
我心里其實在為他的想法默默地點贊,因為我也知道學習真他的媽重要,如果一個人不成長,停滯不前,最終受到傷害的只會是你自己。
所以擁有積極主動的心態是我們成長的康莊大道,我記得俞敏洪在一次演講當中說過,我在創辦新東方的一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坎坷和磨難,但我會一步一步的去努力克服,在新東方感覺到已經處于舒適區的時候,我會去想,要做出改變了,所以,后來成就了天使基金。
這是給我最大的體會,我記得在我學習演講的時候,面對臺下的學員,難免也會感到緊張,害怕,恐懼……而你所要做的就是走出舒適區。
仔細想來,我們為什么害怕做一些事情,不敢當眾講話,不敢涉及其他領域,不敢學開車等等,因為我們處于舒適區當中,沒有意識到,也不敢想有一天我們為此付出代價。
這也是我加入小灶群,學習演講,寫作,讀書以來最大的感悟,積極主動的去做任何事情,走出舒適區,你會獲得更多的自信心和勇氣。
當然,我們必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有明確的目標,以終為始來踐行。比如:我每天要寫晨讀感悟,我先規定自己每天寫多少字,內容,質量等等先不考慮,之后完成一段時間后,達到每天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寫出來,再考慮其內容,是否適合大眾的口味,是否值得閱讀,從中能夠學到什么,對他們有什么幫助等等,一點一滴的積累,慢慢的前行,總比什么都不做要強。
要事第一這點我相信大家都會理解,就是人生中有四件事:? 緊急但不重要的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既不重要又不緊急的事和重要又緊急的事。
每一天起來的時候,要想清楚,今天最重要也最緊急的事情是哪些,首先要完成的。因為這是我們當前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比如:今天要開會,我是否把材料都準備妥當?PPT是否運作正常?講稿內容是否邏輯清晰?提前應對的所有問題是否已經想的全面?等等都是要考慮周全,做到以防萬一。如果這些都做好了,那么你在同事,領導眼里的做事能力也會提高一定的檔次,何樂而不為呢!
生活中不乏有大大小小,平平淡淡的事情,以小見大常常會體現出我們做事的能力和思想的態度。
擁有過硬行動力的前提,首先擁有積極主動的思想,是獲得成就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