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才之士,降臨大唐
? ? ? 憲宗元和七年(812年)獲嘉縣,大詩人李商隱誕生。其父李嗣李縣令,在朝政下班回到家后,只聽聞丫頭“恭喜老爺!恭喜老爺!恭喜老爺!是公子!是公子!”李縣令心中大悅,家族香火在他這一代總算得以傳承。在叔父李逸的賜名下,商隱擬字為“義山”,寓意義重于山,今后能成為情深義重的有德之士。
? ? ? 在母愛父疼和姐姐們的愛護下,咱們大詩人李商隱茁壯健康的成長著,小小年紀就表現(xiàn)出非凡的記憶力,姐姐教他什么,他很快就能學下來,而且能夠流利地背誦下來。
? ? ? 春去冬來,四時更替。長到少年時期的商隱失去了父親的愛,父親得病久治不愈,從此丟下了孤兒寡母。剛剛十歲的商隱在父親的離世后就擔負起了家的責任,授徒為業(yè)的叔父——李逸叔父,是位學問淵博、淡于名利、品行高尚之人,在商隱父親的離世后,給予商隱一家莫大的幫助。李逸叔叔在看到商隱寫的字后,雖有些稚嫩,但卻十分工整秀麗,在叔父的建議下,商隱通過替人抄寫一些文字材料,增加收入,補貼家用生活開支。李逸叔父見商隱是位可塑之才,讓商隱上午去自己家上課,直接跟班讀書。 勤奮好學再加上擁有過人天賦的商隱,字跡越來越秀麗圓熟,遒勁老道,學業(yè)日益精進。眼看為父守喪期限將滿,母親年邁,家中兄弟姐妹漸長,在家鄉(xiāng)一直守著也不是辦法,且家用開支越來越大,商隱急需謀一個仕途之職,早日撐起門戶。
? ? 二、步入社會,謀生謀職
? ? ? ? 在本家親戚李讓山的引領下,商隱來到了繁華東都——洛陽。洛陽城是僅此于長安城的又一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是一座繁華且文化氛圍濃重之城,因為這里聚集了全國許多著名的詩人、畫家和各色藝人,或謀求入仕的,或交流學藝的。都是許多政界大官居住的地方,這里配有“分司”這一行政機構,是用來安置朝廷中的閑散大臣的。商隱來至洛陽依舊通過擁書販舂維持生計,也就是這樣一個名人集萃之地,結識了忘年之交白老,時任蘇州太守的白居易和視自己如親兒子般的恩師令狐楚。在人生與仕途這條路上,恩師令狐楚給予商隱物質與精神的支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據(jù)兵叛亂,討伐戰(zhàn)爭歷時兩年才得以初步平定,為避免戰(zhàn)火復起,穩(wěn)定新收失地的局勢,朝廷特派出素以穩(wěn)重著稱的大臣令狐楚前往。商隱深得恩師喜歡,在恩師的提攜栽培下,今體詩文已學成,恩師也為他謀得幕僚一職,此后,令狐楚將軍身旁多了一位身穿白衣的青年公子。
三、仕途坎坷,屢試屢敗
? ? ? 轉眼到了,商隱該是成家立業(yè)之年。商隱豈有不急之理,急于考取功名,好安家落戶。看著好兄弟令狐綯在新科進士上,榜文有名,更是覺得自己如同“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描寫那般,只能羨慕。在官場黑暗的年代,豈是文筆卓越者就可進士的,沒有高官顯貴的推薦,李商隱在初次科考以失敗告終,主考官不是自己所拜見過的蕭瀚,而是另一位考官賈?,落榜后的商隱暗自鼓勵自己“沒關系,明年再考,反正自己年輕”。在積極備考一年后的商隱滿懷信心參加大和六年(832年)科考,主考官還是去年的賈 ?,商隱再次落榜,這次打擊比前次更大,但是商隱還是自我鼓舞“當年韓退之考進士,不也是三科不第嗎”
? ? ? 落第歸來,商隱苦刻攻讀半年后,在恩師令狐楚的排下,與令狐緒同往進京應試。大和七年(833年)的主考官依舊還是賈踈,商隱又一次落榜,然與自己同往赴考的七兄都已進士及第,此次落榜打擊對商隱更大了。商隱思及八郎令狐綯話“沒有權貴推薦,要考上進士比登天還難”,心中一陣悶憋,文章千般好,不如權要一紙書,想著想著把自己用來“行卷”的詩文統(tǒng)統(tǒng)拿出,撕成碎片,用火燒了,以解失意之苦。
? ? ? 令狐楚被調職回朝任檢校右仆射,太原幕府解散,已無法安排商隱這個白衣人職務。幾番周折,商隱投奔華州刺史崔戎,按姓氏排行,崔戎是李逸叔父表弟,對商隱這位賢侄賞識與喜愛更是不在話下。大和八年,崔戎為商隱取得“鄉(xiāng)貢”資格,即可進京參考,手續(xù)齊備。人脈關系也已為商隱打通,這年主考官不是賈踈,而是崔戎幕府判官李潘哥哥李漢,故此次進第機會甚大。然而好運與商隱插肩而過,眼見考期將至,因商隱為崔戎連夜寫狀表,勞累過度加考前綜合癥,生病倒下難以參考,錯失良機。
? ? ? 在沉寂了五年以后,開成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是商隱一生中最值得慶賀的日子,終于及第,榜文有名。
四、情路漫漫,終得一人
? ? ? 初戀總是美好而又難有結果的,柳枝姑娘是一位識文斷字,喜歡音樂,兼擅詩畫之俏女子,在本家表哥李讓山介紹下,才子佳人就這樣互相認識了。郎有情妾有意,無奈商隱當時年少尚不成熟,一心想著考取功名后,方?再八抬轎迎娶佳人。可惜佳人經不起等待,被強嫁于他人。商隱得知心愛的姑娘已嫁他人為婦,傷心不已,大病一場。好在還有母親在伴,家人親友寬心問候。
? ? ? 人生沒有因為一次情場失意或仕途失意,就停止前進,一切都還在往前延伸著。
? ? ? ? 幾次未能及第之打擊,讓商隱心灰意懶,無心求舉入仕。何不暫且拋開功名之念想,尋一方仙境之地棲息片刻。遂商隱和同是考場失意的伴友劉從政前往那個叫“玉陽關”的地方修道學仙,開始了“學仙”生活。在這個美得猶如桃花境般的地方,商隱對靈都觀中修道公主身邊的陪同道姑華陽動了心,不久商隱再次戀愛了,幸福來得這樣真切美好。相聚時光總是短暫的,離別的日子又是漫長的,大詩人李商隱在這時揮筆寫下了名流千古的詩句: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 ? ?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當美好的愛情還沉浸在耳鬢廝磨,你濃我濃之時,商隱又再次失戀了,華陽陪同公主起駕回了宮廷,斯人已去,情不得果。商隱心中好不是滋味,但又別無辦法。再繼續(xù)待在玉陽關,只會徒增傷感。
? ? ? 回去家中,療養(yǎng)一個月后,商隱繼續(xù)開始謀劃前途之業(yè)。在開成二年總算得取名第,也該如母親勸說那般是時候成家了,在新識友人韓瞻的介紹下,商隱認識了韓瞻未婚妻的小妹王幼娘。初次相識,商隱一見鐘情,鐘情于幼娘白皙臉龐泛起的那抹朝霞,內心如小鹿亂撞般激烈跳動,涌動起一種感覺:這個人將是我的妻子,她將與我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同度過余下人生旅途。
? ? ? 開成三年(838年)的春天,商隱27歲,王小姐18歲,一對壁人,在月老雙親見證下成婚。十指緊扣,便是良辰;佳人在伴,便是美景,在一片裊裊升起的氤氳香氣中,冉冉紅燭打在墻上,小夫妻倆緊緊依偎……
五、余生很長,還好有你
? ? 雖已及第,可沒有分配工作。商隱新婚不久就又去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離別在即新婚夫婦自是難舍難分。商隱滿懷信心順利參加了考試,發(fā)揮極佳,十日之后,已從內部得知成績?yōu)閮?yōu)等,眼看成功在望,可到吏部正式公布博學宏詞科榜文時候,卻沒有李商隱這個名字,商隱如被悶打一棍,百思不得其解,為何榜上無名?莫非八哥令狐綯因為給自己介紹對象而自己沒同意,又婚于王氏?商隱思來想去找不到落榜的原因,又納悶又沮喪,好在數(shù)日后,收到愛妻的信,心中得以寬慰。經過幾天慢慢訪查,商隱已知曉八九,自己此次能中第雖是八哥令狐綯出面推薦,商隱也心存感激,斷不敢忘,況自己能有今日學識也承蒙恩師一手栽培,自己娶了王茂元之女,純是婚姻方面緣分,絕無拉幫結伙,搞什么牛李黨爭,而自己娶誰家之女有什么關系,又何況自己老丈人好像并無什么黨,商隱越想越委屈,憶起和八哥令狐綯、七哥令狐緒曾經同窗共讀時的幸福溫馨時更痛苦不堪。
? ? ? 商隱也只得回去家中再令做打算,夫妻倆許久未見,幼娘見丈夫變瘦了心疼而又愧疚,噙著淚花“義山,是不是由于娶我的緣故你才被黜落”,商隱不想讓愛妻擔憂,趕忙應道只是自己文章不好,自己落榜和夫人沒有關系。都說小別勝新婚,一夜溫情繾綣,夫妻倆十幾天緊繃的心弦徹底松弛。商隱找了個清靜的地方,和愛妻一起度過了一些時日,此次出游散心,有愛妻陪伴,有美景同行,商隱心情稍微有好轉,讓憂傷破碎的心得以了休整。
? ? ? 開春四年(839年)春節(jié)過后,商隱戀戀不舍告別了愛妻,再次赴京參加吏部拔萃考試,他不甘心當一輩子幕僚。只要拔萃科能通過,由吏部擬官(即分配工作)就可以。此次吏部選萃考試,商隱順利通過,被任命為秘書省的校書郎,乃正九品上層的官,這一年商隱29歲。
? ? ? 生活在光陰里舒展,愛情在瑣碎里痙攣。商隱忙于奔波生計,奔赴各處任職,與妻子幼娘分分合合,雖聚少離多,但夫妻倆依舊恩愛如初。春末夏初,妻子幼娘為商隱誕下個小胖崽子“袞師”,為紀念與白居易的忘年交,給兒子取下乳名“白老”,好不易在家中待上些時日,商隱又再次踏上任職的路途,妻子幼娘再次面對與丈夫的別離,難免泣涕淋淋,氣噎喉堵,也只一語:一路保重,到那里多來信。
? ?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
? ?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
怎樣的雨夜?怎樣的思念?漫漫長夜,多想此刻就伴于妻兒身邊,然好男兒志在四方,當以仕途前程為重!
? ? ? 一朝仕途未報,何以輕心?也想朝夕常伴左右,攜手共游花木叢林。分別的苦楚,愛妻我何曾不深有同感?
? ? ? 商隱又一次與妻兒別離,前往徐州入幕,一年多的時間里,商隱游覽了不少名勝古跡,寫下了一些詠史懷古的詩篇。在這一年中,商隱性情很開朗,建功立業(yè)的欲望又一次高漲“舊山萬仞青霞外,望見扶桑出東海。愛君憂國去未能,白道青松了然在”。可惜商隱總是與機遇錯位,好不容易被徐州府主盧弘器重、信任,又偏遇府主患疾不愈,命歸黃泉。商隱仕途之燈塔剛剛亮起又消失黯淡,只得回去家中。在信里得知這一年妻子又為自己添一小女,商隱略感欣慰。
? ? 歸家心切,商隱快馬加鞭,直奔長安城。可是這一次妻子幼娘沒有出來迎接,商隱推開內室的門,眼前一副慘淡景象。正值初夏時節(jié),妻子捂著一床厚厚棉被躺著。面容憔悴,臉色蒼白,頭發(fā)散亂,眼窩深陷,目光呆滯,顴骨突出,失去了往日的風采與神韻。我的妻,為何信上你只字未提病情?只報平安。
? ? ? 幼娘不想讓丈夫擔憂,其實疾病因產后身體虛弱,又恢復不好,故病情加重。思君之苦,幼娘在無窮無盡地等待丈夫歸家日子中耗去大量心血。
? ? ? 見是丈夫歸來,一把緊緊摟住商隱脖子,一訴衷腸,淚水決堤。商隱見妻子病重至如此,也流下了眼淚,趕忙請來醫(yī)術高明的郎中為愛妻治病,幾服湯藥下去,妻子這才稍有好轉。
? ? ? 病根難除,時好時壞。商隱寸步不敢再離,緊伴倆側,妻子病情從未真正恢復健康,病況日益惡化。正值30,如花似玉的妙齡,終是未能渡過難關。
? ? ? 看著愛妻在自己懷里永遠沉睡下去,商隱輕輕撫摩著她的柔發(fā)和美麗面頰,心如刀絞,淚如雨下,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腦際中。
? ? ? 我的愛妻,你怎么可以先我一步,前邊的路那么黑,你要小心,棺內土中,你還發(fā)熱嗎?還有疾病纏繞嗎?我已決心不離你,可你為什么離我而去?你知道我現(xiàn)在的心嗎?商隱撕心裂肺一般,只感到胸口隱隱作痛。
六、一弦一柱,莊生曉夢
? ? 妻子幼娘不在的日子,商隱是這樣的難過、悲傷,無論看到什么都與自己和幼娘聯(lián)系起來。看到成雙成對的小鳥,他嫉妒;看到狐飛的鴻雁,他可憐同情。
? ? 可是人生還得繼續(xù),商隱接到了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派人送來的聘書,請他去做掌書記,問他是否愿意,又一次面臨做京官還是入幕的抉擇。最終毅然拋下一對小兒女,由幼娘的姐姐他們夫妻倆代為撫育兩個孩子,只身遠赴東川任職。
? ? ? 由于離開了長安,離開了朝廷中那爾虞我詐,處處陷阱機關的官場,離開了觸目傷感的故宅,又受到上司柳仲郢的器重和禮遇,商隱心情漸漸有所好轉。
? ? ? 可是一想起愛妻,心中又傷感憂郁起來,偶爾有值得高興的事,也只開心那么一會兒。大中七年(853年)的初秋,幼娘的忌日將到,商隱惦念妻子,惦記孩子,實在經受不了這強烈的精神折磨,他一下子病倒了。雖受鰥居狐苦,也再無續(xù)弦之意。
? ? ? 走遍東南西北,歷經春夏秋冬。大中十年(856年)的春天,45歲的商隱,回來長安。一對小兒女見到爹爹歸來,自然有一番親熱。
? ? ? 長安城也已歷經腥風血雨,已是物是人非,故人不在。商隱難免感慨起來,看到西下太陽,一首:
? ? ? ? ?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 ? ?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一切美好事物,在它即將結束的時候,都是這樣迅速的嗎?
? ? 大中十一年(857年),商隱再次動身離京,前往淮南、揚州一帶去稽查鹽院事物。此次與兒女分別,商隱特別傷心,看著小兒女可憐兮兮地向自己揮著小手,他轉身上車,眼淚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
? ? ? ? 初冬季節(jié),商隱完成在淮南、揚州巡院所屬地區(qū)的稽查工作返回長安,此行的最大收獲是游歷江南的許多古跡,寫下了許多首詠史名篇。
? ? ? ? 回轉運使衙門向上官匯報完工作后,商隱便拖著疲憊多病的身體,帶著一雙小兒女和兩名老家人回到了地處鄭州界內的滎陽老家。這時的商隱對時事與人生進行著深刻的反思,從十幾歲開始,他便有匡時濟世的雄心,一心想要中舉為百姓辦事,報效祖國。他只當一名縣尉,竟為受屈百姓伸冤而不怕得罪上級孫簡,他只代理幾天昭平刺史,便拼命工作以紓民艱。這是他一生能直接為百姓做的一點兒事了。
? ? ? 時代從未給他一點機會,直到現(xiàn)在,他還在期待朝廷再度中興。即使他早已被朝中那些大臣所遺忘,可他仍在癡心盼望著朝政的好轉。
? ? ? 商隱的身體漸漸衰弱下去,頭發(fā)快掉光了,牙齒也開始活動了,忍受著失眠帶來得痛苦,他覺得自己心血正在衰減。覺得自己太累了,經不住官場風雨的摧殘了,也不等待什么新的任命了。
? ? ? 這年的商隱50歲,躺在床榻上,看著守在自己身邊的一兒一女,袞師已經17歲,個頭長得和自己一般高,與自己年輕時一樣,是個標致的青年。女兒幼卿也已15歲,亭亭玉立,與她母親年輕時一樣美麗。想著他們即將成為孤兒,商隱心中一陣震顫,兩顆晶瑩的淚珠溢出眼角。
? ? ? 死神正向他走來,他不甘心就這樣離去,但心中明白,這并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他一陣惘然。
? ? ? 暮然間,他看到琴桌上擺著的那張錦瑟,那是一張裝飾精美的錦瑟,幼娘曾用它演奏過許多優(yōu)美的樂章。看到錦瑟,想起幼娘,想起幼娘陪伴自己走過的坎坷崎嶇人生的道路。
? ? ? 忽然間,他覺得,人生不過是夢一場,就如莊子所說的,究竟夢是真實還是人生是真實的都令人迷惑不解。商隱腦中又形成一首絕妙的詩篇,他很怕消逝,連連叫道:“袞師——袞師——”
“爹爹,孩兒在。”
“我已無力提筆,快用筆記下我最后一首詩”
“孩兒遵命。”袞師忙操起筆來,商隱一字一字清晰地說道: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
一弦一柱思華年,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 ? 袞師迅速地記下這首詩,再看爹爹時,商隱已閉上眼睛,雙目依舊微蹙著。
? ? ? 沒有顯赫的官爵,沒有豐厚的遺產,沒有隆重的葬禮,沒有高官顯宦來吊唁,他就這樣默默無聞地離開充滿苦難的人間。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