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前面的話:聲音的練習沒有捷徑,正文我會詳細介紹聲音的進階過程,但請允許我在前面念叨兩句。
《綻放聲音》算是我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次付費網絡課程,6+1次課140人微信群上課。老師科學的指導,加上自己還可以的領悟力以及按時練習交作業,我所得到的進步的確是遠遠超出199元的支出的。
我幾乎是聽完文瑞老師的免費微課,就立馬購買了課程,原因無他:之前去面試一個早教機構的時候,那個前臺居然用一種很嫌棄的口氣說,請說普通話好嗎!那一刻我真的很崩潰。作為一個在長沙長大的溫州人,我一直以為我的普通話是秒殺大部分湖南人的,但這一擊讓我有了學普通話的念頭。
不過聽完免費微課我才發現,聲音的學問可深了,不僅僅是說好普通話,字正腔圓就夠了。換句話說,你真的會發聲嗎?
第一堂課
我們學習的是打開口腔,挺軟腭。我之前一直覺得自己說話說話聲音小,其實就是沒有打開口腔。沒有打開口腔就意味著說話時口腔的內部空間小,所以聲音出不來。在這里老師推薦的練習材料是《白石塔》: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
練習時務必把嘴巴張大,特別是讀白、塔、搭這幾個字,你用手摸自己耳垂的下面,你是可以感受到里面是凹下去的。
不過挺軟腭又是什么呢?其實還是一種增大口腔內空間的方法,像我以前說話軟腭是塌下來的,自然口腔空間小,現在經過文瑞老師有意識的提醒教導后,我已經會故意在說話時挺起軟腭,這種身體的記憶,效果不要太棒!
第二堂課
我們學習了腹式呼吸。不學不知道,一學嚇一跳,原來我肺活量一直都很小,即使堅持晚跑一年還是沒有改善得真正原因,是因為我用的是胸式呼吸。我再次慶幸自己花了這199元,連呼吸都不會,還好意思從普通話開始學。(辨別自己是胸式呼吸還是腹式呼吸其實特別簡單,把兩只手分別放在胸部和肚子上,然后吸氣看哪只手上升了,就說明你用哪種呼吸。)
改變的過程是有些不自在的,但我很快就習慣并獲益良多。在這里,老師練習方法是數棗:穩住氣息,隨著勻速吐氣慢慢數棗,不能時快時慢。(注:不要只注重數字的增長,是要氣息拿捏的穩妥,感覺自己在進步,數字是順便提上來的)
剛開始我也只能數個20最多30秒,后來老師的一句話驚醒夢中人:其實我聽你數棗還是可以多數十幾個的,要對自己狠一點,數到自己快要背過氣的期限值。然后我就真的對自己狠了,一下子數到50多秒,現在慢慢穩定在60-70秒了,又是一個要對自己更狠的瓶頸期!反正現在每次數到手腳酸麻,好似剛跑完800米一樣,就覺得——我是不是又找到減肥的好辦法了?
第三堂課
我們學習了共鳴的運用。主要希望達到的效果是講話多用胸腔、鼻腔共鳴,減小聲帶的壓力,這樣說話大聲或是說話久了嗓子就不會太累。但共鳴的體會的確是挺難把握的。老師的教導過程是讓我們分別發三個音體會高中低音的發音位置:
高音發“嘿”——鼻腔共鳴,胸腔不震動
中音發“哈”——胸腔共鳴
低音發“哼”——腹部用力,胸腔、鼻腔不震動
除了中音,學員們普遍表示高、低音的體會挺難的,畢竟只把胸腔當一個氣息的通道而不引起震動也是挺困難的。所以,我們就拖堂了,各種學員分享、老師答疑,大家也算是勉強過了這道坎。
第四堂課
我們學的是吐字歸音。是的,我們總算學到了矯正普通話的時候了!這里就不多做概述了,老師采用的就是最大眾、但效果最好的——繞口令法。無論你是l,n不分還是前后鼻音不分,努力練習,一定會有改變的!
第五堂課
我們學的是音從心出。你以為普通話標準就夠了,no,no,no! 在這個“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年代,你難道不希望自己的聲音更有親和力、更有號召力、更有感染力嗎?為什么我們平時讀詩、讀文章的聲音會比平時說話的聲音更動聽一些呢?因為你融入了感情。為什么你會對著自己的寶貝女兒說話更溫柔一些呢?因為你把女兒放在了你的心里。試想一下,如果你在講話時都是如此真誠,并且把對方放在自己的心里,音從心出,還怕自己的聲音沒有感染力嗎?
我在這門課里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聲音是有自己的能量的。也許你聽過那個實驗:實驗人員準備了三杯一樣的水,對著第一杯水每天說“謝謝你”,對著第二杯水每天說“我愛你”,對著第三杯水每天說“我恨你”。如此一周后,實驗人員觀察三杯水的結晶,發現說“我愛你”那杯結晶最好看,而“我恨你”那杯的結晶十分尖銳難看。
所以說,聲音不僅反映了你自己當下的狀態,更能影響別人。我最近也開通了自己的喜馬拉雅聽電臺,每日模仿體會丁建華老師的《致橡樹》朗誦以及其他詩篇,這是我在群里體會到的另一個重點:任何學習,從模仿開始!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我的喜馬拉雅聽電臺,見證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