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幾個月前,公司來了個剛畢業的小女孩。
身材小小的,工作的時候認真忙碌。
她常被同事們打趣,答不上話的時候,臉上就露出囧迫的笑。
我坐在她旁邊,所以她跟我比較親近。
有一天,她停下手頭上的活,
眼睛失神地看著我說
“周周,我好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現在這個工作你不喜歡?”
“不知道,剛畢業只能先對付著。”
我想了一會兒,告訴她
“我前段時間跟你一樣地迷茫,我想過,這是因為我們對世界知道得太少了”
“你不是沒有選擇,而壓根就不知道有些什么選擇。”
她一臉懵懂地看著,顯然似懂非懂。
“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先認真工作,多觀察多思考”
2.
我原本也是不懂這句話的。
去年畢業的前幾個月,每天迷迷糊糊地醒來,涼水洗把臉。
笨拙地畫眉毛,涂口紅,穿起別扭的套裝。
抱著簡歷和學校推薦書,開始一天找工作的流程。
一天被排的滿滿的,高校們校招會時間經常沖突,
等著企業宣講完,投完簡歷或者一輪面試之后,
立馬起身跑出去找公交站,去其他的學校。
幾乎每天都是長沙公交一日游。
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進了一家國企。
找工作之前,還會問自己,到底想做什么,想要什么。
經歷了面試被刷面試被刷無數次之后,
那些什么糾結規劃、人生的大問題早就被我拋到腦后了。
我安慰自己,至少進了這家國企,
爸媽不擔心了,半個“鐵飯碗”了。
四年所學專業也不會被浪費啊。
3.
七月份,朋友跟我各自去了工地。
他那里偏僻,沒有WIFI,只有手機跟外界相連。
他有時候會跟我聊天:
“我想辭掉國企,我想去做新媒體運營。”
“你看看羅輯思維、同道大叔”
我說“哦”。
我壓根就不知道這些,接不上話。
新媒體是什么,運營是什么?
他說:
”我不能停下關注外面,互聯網瞬息萬變。“
我在手機這頭發著呆,
我壓根就忘了自己想要做什么了,也脫離了這個世界。
每天上班只管做做表格,整理文件,
下了班在網絡上消磨時間,悠閑地磕著瓜子看韓劇。
就在那一刻,我好像從噩夢中驚醒。
從七月份到十一月份,
我仍然在工地上待著,
日子在我這兒還是慢悠悠地走。
只不過這時候,我開始關注新媒體,開始看書。
十一月半,朋友告訴我他辭職了。
他真的要去做運營了,我開始又落寞。
我有種很無力的感覺,好像被很多人甩在身后了。
甚至開始焦躁。
我關注他著的動態,他每天寫文發文。
錄音頻,剪音頻,策劃活動、宣傳推廣。
在我十點就睡覺的時候,
他告訴我他正文思泉涌,停不下筆。
我突然被啟發了,對啊,寫字。
不是我以前最愛干的事么。
公眾號上那么多的原創內容。
老爸也經常鼓勵我多寫,我還有過作家夢。
前路的濃霧慢慢散了,我開始去接文字方面的兼職。
4.
直到二月份,我下定了決心辭職。
然后,找了現在的工作—文案。
盡管文案商業化,可能跟我的作家夢相去甚遠。
可這是離它最近的一次了。
為了做好文案,我開始努力去學習更多。
我的世界再也不是蹲在工地上望著的那片天了。
現在的生活工作,也會隨時出現新問題,
但對待迷茫,我有個基本的訣竅了。
保持好奇心、去觀察、閱讀、思考。
迷茫的時間會大大縮短。
(閱讀不僅限于書本,是問題的各種相關信息)
5.
其實,最毒害人的是自己都忘了自己的迷茫。
當你開始迷茫的時候,你在思考了。
這是個很好的開始。
不過,迷茫也真的是個難題。
它不會因為你視而不見消失,
反而更深刻地讓你焦躁。
它的化解的唯一辦法,在一段時間里
保持好奇心,觀察、閱讀、思考,從而受到啟發。
當眼界開闊的時候,當有的選擇的時候。
你會知道自己更想選哪一個。
后面的路就會容易的多了。
但是,請你還是要保持那個好習慣
保持好奇心,觀察、閱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