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觸微信公眾號之前,我對新媒體是沒有概念的,是不清楚的,并且除了知道投稿可以拿稿費以外,不知道在新媒體寫作可以賺錢。
我想其實很多像我一樣的人也是不清楚,不知道。思維依然停留在傳統的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上,進一步的認識充其量就是把那些東西放到了網絡上。
就像我們上班使用的操作系統,一份手工報表和一個系統報表的不同,我以為微信、百度、360就是互聯網。
參加了弗蘭克寫作訓練營以后,才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認知被無限次刷新,才知道自己就是那個井底的青蛙。
什么是新媒體?
所謂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區別,不在于出現時間的先后,而在于傳播方式和內容形態的不同。
新媒體的本質在于:人人都可以是生產者,人人也都是傳播者。
那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有什么區別呢?
傳統媒體:在我們意識里就是報紙、雜志、電視等,這些東西,都是較為專業人士通過采編、報道、分析和傳播信息,一個源頭發信,我們就是那個接受信息的人,雜志社、電視臺做什么,我們就接受什么,是一對多的單項傳播。
新媒體:依托于網絡(主要是電腦、手機),人人可以寫信息發布,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傳播、接收者,是多對多的傳播,最重要的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
新媒體的主要特征:快速、分散、碎片化,可以互動、跨界,內容更豐富,可以是圖片、文字,也可以是視頻、語音。
自媒體也叫自我營銷的媒體。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自媒體人,通過寫作在移動互聯網的空間發聲,占領一個屬于自己的ID,通過寫作與他人鏈接,通過寫作可以實現創收。
微信公眾號只是自媒體平臺的一種,一個可以通過寫作與外界鏈接的路徑,其他的路徑還有很多,如:簡書、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
上面說了那么多概念,就是想表達一個意思: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個知識泛濫的時代,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一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時代。
這樣一個時代,我們要想不做那個井底的青蛙,必須要打開認知的窗口,從改變思維方式開始。
改變思維方式就是要多學習,我認為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寫作。
新媒體時代,寫作一定要知道的四種思維方式
我在《弗蘭克寫作訓練營》學到的寫作的四種思維方式,受益匪淺:
一、競爭思維:所有吸引人注意力的東西都是競爭對手。
弗蘭克老師說:寫作不是簡單地寫作,是在做產品,是在做人,是和讀者交朋友。
作為一個寫作者要做好兩件事情:
一是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 ? ? ? ? ? ? ?二是保持讀者的注意力
這個時代,就是一個注意力變現的時代,一切吸引眼球的東西都會帶來效益,那么文字就與其他吸引眼球的東西變成了競爭的關系,這就是競爭思維。
二、產品思維:把文字當成產品。
你的產品是針對什么群體的人,這些人都有什么需求,這個都是要考慮的。
寫作的時候,要認真了解馬斯洛需求理論,把馬斯洛需求理論當做拐杖來使用。
你寫的東西一定要給讀者帶去參考價值,滿足特定人群的需要。比如給讀者帶去提供賺錢的思路;讓讀者擁有優越感;解決讀者的痛苦;為讀者帶去愉悅;節省讀者的時間等等,寫文章的的時候,要從這些方面思考。
三用戶思維:換位思考。
文章是寫給誰看的,要了解讀者的需求,要分析信息的更新速度,要知道發文的時間,讀者看信息的場景。
比如你的文章如果是晚上8:00發,這個時間人們可能在家里,就可以發一些思考性的文章,或者相對長一點文章。這樣才有可能會被點開,被轉載。
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
四、銷售思維:請給讀者一個看你文章的理由。
這是一個快速的時代,讀者每天要接受大量的信息,為什么要看你的文章不是別人的。
所以,寫作和做產品、做人一樣,你的文章內容要足夠好,就相當于產品的質量和功能要足夠好一樣,你還需要有好的口碑,還要不斷的打磨出更好的東西,才能得到認可。
看完這四點,是不是被刷新了認知,我是。
寫作最重要的應該不是“寫”,而是“思考”。
新媒體時代,自媒體寫作不僅僅是寫作這么簡單。寫作絕對不是自嗨。以前總認為,過于迎合讀者,有點功力,其實做一下換位思考,想一想讀者為什么要看你寫的文章,看你文章,從中有什么收獲。
所以把文章當做好的產品,為讀者提供價值。才能體現寫文章的意義和樂趣,才能從寫的過程中感受這個時代的脈搏。
從弗蘭克寫作訓練營學到的不僅僅是寫作的技能,教給我們怎么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寫作的觀點、寫作的思維、寫作的邏輯);怎么與人交流(寫作的選題,寫作的表達效率),一些新的思維方式,新的認知。
網上有一篇文章是這么說的:當你在寫作的時候,你意識到了思維的宏觀性,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
那么如果你堅持去寫作的話,就會產生一次一次認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