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沒有耐心的時代,社會風氣太浮躁了。
總是聽到有人做出這樣的評價,言語中透露出對這個時代的失望。人們開始緬懷過去,唱著《從前慢》,念著從前好,隔了時光濾鏡去看,過去的那些日子如夢似幻,“民國熱”“八十九十年代熱”一波一波的刮起來。
不知足的慣性推動著人們總是將目光投往別處。反正,最好的時候不會是現(xiàn)在。崇古貶今的風氣一直存在,生活中這種例子也常見,東西總是人家的好,飯是人家的香,就好比很多家長,眼睛總是盯著別人家孩子的優(yōu)點,對照自家孩子身上的缺點。但如果別人也來指責自己的孩子,這些家長怕是立馬就要翻臉了。
抱怨現(xiàn)在的那些人,如果真將他們放回過去,恐怕一天也呆不下去,掙扎在溫飽線上的,日日奔波苦,那些日子哪里有那么好。
這個社會真的那么浮躁嗎?那些站在制高點人云亦云的指責這個時代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真的這樣嗎,為什么。
進入現(xiàn)代化社會以來,流水線商品開始普及,機械代替了手工,有利有弊,社會機器運轉速度加快的同時,也極大的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電子產品的出現(xiàn),網絡的發(fā)達,人人都可以發(fā)聲,有了更多的途徑去認識不同的人。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于是,在接觸中付出的耐心隨之減少。
大齡單身朋友橘子年輕有為,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帖征友,收到很多回復,回著回著就石沉大海了。他感到莫名其妙,氣憤地同我講:人不可貌相,為什么就沒人肯踏踏實實的去了解呢,耐心都去哪兒了?
耐心去哪兒了?
耐心在這個時代是奢侈品。處處都是選項,處處都是假象。你憑什么要求人家對你有耐心?又沒有感情基礎,又不知根知底。大家都很忙,都是成年人了,沒空去鉆研你的靈魂,喜歡快速的篩選,靠一些具體的指標來衡量是否繼續(xù),以此避免高昂的機會成本。純情的守望是少年才玩兒的游戲。成年人都是從長大的少年,在耐心中流過血,碎過心,浪費過光陰,已經學乖了。他們可以荒廢的時間段已經過去了,如果現(xiàn)在還對于每一個似是而非的選項還去講耐心,是愚蠢。
哦……橘子似懂非懂,若有所思。
其實,他又何嘗不是這樣,當看到長相不佳,身材差勁的女孩子總是一票否決,完全忘記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
過去的人,交往的圈子非常有限,于是,他們會沉下心來慢慢的發(fā)現(xiàn)對方身上的好,將感情基礎打牢,因為選項太少,他們也會更加寬容,牽了手便是一生。而現(xiàn)在的人,選項太多,就開始苛刻起來了,反正還有備選,這個不行就再找,社交圈子里也充斥著泛泛之交。
大家都很忙,沒空去聽心,新鮮處處有,知音無處尋。
如果說浮躁是一種時代病,可畢竟我們享受著它的好。我們不必舟車勞頓,想見的人,可以立馬看見,想聯(lián)系的人,我們即刻可以聯(lián)系上。過去看到詩詞傳情的故事,嘆古人真可憐,說不定擦肩錯失便是一輩子。可如今,這么方便快捷的時候,為什么,我的心中空空,卻找不到那個人了。
辯證法到處都是,狄更斯《雙城記》的開篇這段話,放到任何一個時代都適用。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jié),這是黑暗的季節(jié);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不管這個時代如何,我們僅此一生,只能擁有這僅此一次的時代。
在抱怨的還在抱怨,房價太高,空氣污染,工作困難,節(jié)奏太快,可明明是人們的生活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置身其中,沒有人能只享受好的一面。
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聽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