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我國六十年代的農村,穿手縫土布衣服的,與穿西裝褲及中山裝的可以說是牛毛與牛角的比例。只有在外當工人的,或者是公社及大隊干部,才有條件穿時髦些的衣服。
一個仲春的一天,有媒人給青年劉義介紹了一個對相,要要他去相親。可是,家里沒有體面的出門衣服,這可難壞了他的爹娘。
劉義爹娘經多人打聽,聽說大隊會計有一套藍色的中山裝制服,非常好看,特洋氣。劉義娘揣著惴惴不安的心,賣著老臉,跑了半條街,才找到會計家。劉義娘怦怦心跳著,腆臉看著會計緊繃的臉,說明來意。
會計又是撓頭,又是抓耳,好一番思想斗爭,最后才礙于老街坊的面子,極不情愿地走向屋內,小心翼翼地從床頭柜中取出嶄新的,疊得楞角分明的一身藍制服,交給劉義娘,又千叮嚀,萬囑咐,說明天去公社開表彰大會要穿,別穿臟走了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