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影視劇中有很多演繹古代宮庭生活的作品,在這其中也多多少少有對公主日常生活的描繪。可電視劇畢竟是電視劇,有很多虛構的成分,真正在歷史的各個朝代,公主們有哪些權利呢?她們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漢代
在漢代,封建理學還未誕生,并且保存了母系社會的一點余溫,因此相比其他朝代,漢代的女子有著后世女子無法想象的社會地位,其參與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都是其他朝代無法比擬的。在漢代,無論是貴族婦女還是平民女性,都有著自由和寬松的生活空間,她們的精神更加獨立,言行更加率性,感情也是更加熱烈奔放的。另外,漢朝時還沒有那么多的女性節烈觀的出現,卻有著對愛情婚姻的相當自主權。社會對女性也極為寬容,女子再嫁三嫁那是極為平常而自然的事情。不僅平民之女卓文君可以“夜奔”司馬相如,演繹出千古佳話,至高無上的皇后太后公主都可以再嫁乃至三嫁四嫁。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漢景帝的王皇后也都是再嫁之身,大臣和百姓也無人非議。漢武帝為了讓母親開心,竟然親自接來了他同母異父的姐姐,并賜爵封邑,等于向全天下公開了太后入宮之前的再嫁之身。開國大臣陳平的妻子在嫁給陳平之前居然已經嫁了五次,放之當下,都是讓人目瞪口呆的。漢代也被稱為史上婦女最自由的朝代。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都是出身歌妓,身世卑微,卻也一樣地母儀天下,無論是大臣還是民間,全都認可。
唐代
要問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公主最彪悍,答案肯定是唐代,唐代的公主絕對是最牛的公主。開國時期的平陽昭公主可以帶領一支七萬人的義軍,號稱娘子軍。她的能力讓大老爺們兒都汗顏。而太平年代的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燈,換老公的速度比皇上換老婆的頻率都勤。從唐朝當時的法律條文中也可以看出在當時整個社會中,女性權力的上升,比如唐代律法中關于結婚的規定雖然依舊需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卻多了這么一條:諸卑幼在外,尊長後為訂婚,而卑幼自娶妻者,已成者婚如法。大意就是,孩子在外面自己娶了老婆,只要是在父母之言以前發生的,婚姻就是有效的。這就相當于承認自由戀愛。而且唐朝時期允許婦女離婚和喪偶再嫁。而公主作為專制君主的家庭成員,又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優厚的待遇。唐代公主“視正一品“,還配有邑司令、丞、錄事等屬官分別掌管財貨出入、田園征封之事。公主不僅在政治上尊崇,而且還有優厚的經濟待遇。唐高宗以前,公主實封三百戶。除了不能參與政治外,唐朝的公主算是很自由的了。
明代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時,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對國家統治造成的不利局面,他定下了一套皇家公主迎娶駙馬的獨特制度,朱元璋規定,駙馬要從平民百姓或者是小官吏中的家庭中選擇英俊善良的男子。而且一旦一個家庭中有男性做了駙馬,那么它的近親便不可以擔任朝廷的官員,也就是說,即使高干子弟們迎娶了公主,那么他們的父親、祖父也必須辭官解甲歸田。這就導致很多駙馬都是商人或是游手好閑的富二代,他們能夠賄賂負責駙馬選拔的太監宦官,成為駙馬的機會非常大,因此造成許多悲劇,使得明朝的公主成為最苦逼的皇二代。
萬歷十年(1582),萬歷皇帝的親妹妹永寧長公主要選駙馬。北京城有個姓梁的富豪,認定這是個攀龍附鳳的機會,便使盡手段,賄賂大太監馮保,讓梁家子弟梁邦瑞參與海選。經過重重審查,梁邦瑞果然中選。可實際上,這個梁邦瑞早已重病在身,大婚當日竟在婚禮現場流鼻血。收受梁家賄賂的太監們撒謊說大婚見紅乃是喜兆,眾人一通哄騙,硬是把永寧長公主推進了梁家大門。梁邦瑞病入膏肓,新婚之夜都吐血兩升,自然無法行人倫之事,永寧長公主到了此時悔之晚矣。新婚剛滿一個月,梁駙馬便一病嗚呼。永寧長公主寡居數年后也郁郁而終。
清代
清朝貴族女性統稱格格,滿語的意思是小姐。清太宗皇太極稱帝后仿照明制,皇帝之女始稱“公主”,并規定皇后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翻閱清代史書,很容易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清代的格格極少有生兒育女者,并且十之有九得了相思病而死亡,因為她們平日很難見到自己的駙馬一面。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來,清朝格格們出生后,一般都由奶媽負責照料,難得與生母見上一面,自出生至婚配,母女見面次數屈指可數。尤其甚者,每當格格出嫁,都由皇帝賜給專門府第,駙馬只能住在府第外舍。如果格格不召幸的話,駙馬是不能隨便進府與公主見面的。但格格每召幸一次駙馬需要花費很大的周折,要花許多銀錢賄賂管家婆奶媽,才能如愿以償。如果格格不賄賂奶媽,即使格格宣召,奶媽必尋找借口多方阻攔,甚至責以恥笑。作為封建社會的青年女性,格格本來懦弱、羞澀,哪敢為此據理力爭,只好聽任奶媽的擺布。即使進宮拜見母親,也就是她們的皇額娘,格格們也羞于啟齒。由于長期不能與駙馬團聚,不僅生兒育女的機會甚少,而且許多格格因長期思夫成病,以致過早地離開人間。
縱觀歷史可以發現,古代公主的地位從漢代以后逐漸開始下降,這和封建社會禮教觀念變化密不可分,尤其從宋代理學的出現開始,在理學的影響和長期滲透下,從宋初到南宋的幾百年間,民間對于婦女的地位和觀念本身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要求女子三從四德,而作為皇家的女兒,公主自然也代表皇家的形象,逐漸被封建禮教禁錮。雖然歷史上也出現了太平公主、安樂公主等擁有權力的女性,但是大多數的公主還是淪為了政治的犧牲品。